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中,盛满了五色纸鹤。五色纸鹤中,写满了真挚的话语:
“老师,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这次没考好,我都不好意思见您了,您怎么还不骂我呢?”
……
每当周立新手捧这些纸鹤,都会情不自禁地微笑。微笑中,他眼前浮现的是那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庞,一桩桩五味杂陈的往事。
那是中华中学史无前例的一个班,几乎集中了年级中所有的“调皮鬼”“后进生”。班里42个学生,起始年级摸底考试均分遥遥垫底,连家长对他们都没有了期望。学校把这样一个班交给了当时才工作第二年的周老师,希望他能让这个班级有所改变。可周老师在家长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词,引来的却是家长们的疑惑与嗤笑:我们都管不好,你这个小年轻怎么管?可周老师偏要管,不仅要管,还要管好。带着年轻人不服输的闯劲,更带着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周老师全身心地投入了班主任工作。班里学生小Z,父母离异多年,成了无人管的孩子,连午饭也没有着落。周老师就带着小Z吃中饭,为此还专门买了电饭煲。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在父母那里没有体会到家庭温暖的小Z在周老师那里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原本性格孤僻的他变得活泼开朗了。多年后,已经是卫生检疫局的公务员的小Z回忆起那段和周老师蹭饭的日子,依然热泪盈眶。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周老师每天放学后都到学生家为学生义务补课,风雨无阻。家长们真心感激,邀请周老师吃饭,都被他婉言拒绝。这样坚持了三年,原本出了名的落后班级的中考成绩让学校和家长们大跌眼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周老师当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小N的家长是旅游公司的经理,为了感谢周老师对孩子的精心教育,特意邀请周老师一家出去旅游,邀请了多少次都没有去成。这位家长衷心地感叹:周老师,真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啊!
年少不更世事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而周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注重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益友。他喜欢给学生写信,在信中交换彼此对人生的认识;他喜欢和学生聊天,一次聊天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小D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生,高二时被学校选派到英国交流。那次交流生活给小D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回国之后,小D变了,原来那个积极向上的女生变得懒散、不思进取,成绩急剧下滑。家长的呵斥又让自尊心极强的小D不知所措,最终离家出走。得知消息的周老师心急如焚,在找到小D之后,他通过书信与小D交起了朋友。一封封充满鼓励话语的书信,一次次平等耐心的交流,让小D重拾了信心,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原先的小D又回来了,短短两个月,重燃斗志的小D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如果这是奇迹,那么是周老师的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难怪学生们都说:周老师,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周老师的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都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他们几乎都是从周老师身上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受到周老师的影响而走上了从教的道路。这其中,小吴应该是和周老师最有缘分的了。小吴的学生时代,是充满顽劣与桀骜的。老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到他那里都化为无形,烟消云散。可就是周老师,几年如一日的促膝谈心,事必躬亲,让小吴坚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高二选科,小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文科学历史。没有人会把小吴和历史联系起来,因为觉得不可能。可是小吴说:我要像周老师那样。一年的埋头苦读,小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师大历史系。四年之后,他又以优秀的表现成功考入中华中学,成了周老师的同事。昔日的师生如今成了同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小吴每次遇到周老师,还是很恭敬地称呼一声“老师”,像学生时代那样。这一声“老师”,只有小吴知道其中包含了多少发自内心的真诚与感激。
一年又一年,校园里每次都有新的面孔,每次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唯一不变的是周老师一颗爱生如子的真挚的心。他的爱也为他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尊敬。校园讨论版上那些饱含深情的赞誉、遥遥领先的得分(学生给老师评分),无不是对周老师最好的肯定。周老师说,这是他最大的幸福。为了学生之花越开越艳,他情愿做一片无名的叶子。
2003年开始,周老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先后担任年级部主任,2011年成为分管校领导,主抓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管理上,周老师将自己定位在一线,为一线服务是他管理的出发点。他以身作则,深受一线教师的信任与尊敬。所有高三教师一提起周老师,就会想起他的口头禅:“你放心,我来。”因为只要一线教师有事,第一个冲上去顶课或是监考的一定是他。每天学生上早自习,他已经到各班检查了一遍;晚上放学,班主任都走了,他才疲惫地离开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强大的责任心支撑着他犹如机器般运转。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周老师负责的高三年级每次都有令人欣喜的成绩。学校决定对高三年级组进行嘉奖,作为评价者的周老师,学校事务处处冲在最前面的他,此时却隐藏自己的光芒,躲在背后。给班主任的补贴,他一分不拿;公派出国机会,他不去争取;各种先进的称号,他淡然处之……别人都说他傻,他却一笑了之。他总是说:一线教师最辛苦,荣誉给他们,很应该。周老师的大公无私,使得他在教师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布置的任务,教师们都会很乐意地去完成,他真正做到了“其身正,不令则从”。
年轻教师工作上遇到困难,生活中遭受挫折,他都会像朋友一样给予最真诚的帮助。小管和小吕都是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工作积极负责,面临新高三,他们都很惶恐。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新人一般不带高三,更别提当班主任了。他们两个已经做好回高一的心理准备。周老师知道后,找两人聊天,鼓励他们要勇于争取。在行政会上,也为他们举荐。最终,小管和小吕留在了高三,并且依然是班主任。高三一年,周老师在工作上给予他们二人最无私的帮助,经常和他们针对学生问题交流到深夜。如今,两个年轻教师的工作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认可,他们对周老师的帮助也是感动至深。
一年又一年,管理工作头绪纷杂,主管高三任务繁重。但周老师本着一颗爱校如家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默默坚持。谁也不知道,在学校荣誉的背后,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的汗水!
走在校园里,如果遇到周立新,老师们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周老师,没有人会喊他周主任、周校长。大家都很喜欢这样一个和蔼、善良、无私的同事。周老师说:这是对他最好的称呼。为了学校之花开得更美,他甘愿做一片最普通的叶子!
爱学生、爱同事、爱学校,这么多的爱铸就了一个在三尺讲台上抒写一生的人的灵魂。然而,这么多的爱,在周老师看来,依然不够丰满。在他的身体中,历史已然化作鲜红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灵魂。他倾注所有的感情,调动所有的智慧,付出所有的辛劳,都只为了他的历史教学。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要在现实时空里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真是一种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他的课常常打动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周老师逐渐形成了“挖掘历史语言的魅力,尽量让每一节历史课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教学风格。他说,要在历史和未来之间似乎淌不过的河上架起一座艺术的桥梁,让学生尽享历史天空下的无尽风光。
他专业知识扎实,业务娴熟,曾获得市一堂好课评比一等奖,所上新课程示范课《商鞅变法》一课被省电教馆录制,并制成光盘,与人教版教材配套面向全国发行。在高考研究方面,多年来,他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坚持采用四段复习法,“知识梳理——单元复习——专题讲座——精讲精练”。
巧方法帮助学生赢得了时间和效益。2001年他所任教的文科综合均分211.1,位居全市之首;2004、2006、2007年历史单科均分127,位居全市第二;新高考不知多少次创造出100%的达B率。出色的高考成绩赢得了中学历史教学领域和同行中较高的公信力和认可度,曾在省、市电视台“名师课堂”栏目开设讲座10次,每学期面向全市开展高中讲座至少一次,多次参与全市高三模考命题工作,先后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新高考》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关于高考复习方法的文章。他注重新课标、新课程的研究,参与了北师大版、人教版教材以及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多年的教学实绩,为他赢得了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殊荣。
然而,种种成绩并未让周老师沾沾自喜。相反,他更加深入历史教学的研究中,努力实现新教改的突破。人到中年,工作繁重,要想打破原有的教学风格难上加难。但是,周老师深知不破不立,他渐渐突破了原先那种由语言感染的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情景式教学,即用问题的形式来解读教学目标、考试要求。这样一来,教学针对性强,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对教材进行整合,而教师也能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握教材。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周老师需要做大量的课件。这对于对电脑操作不是很熟悉的周老师来说,的确是件难事。可周老师从没想过麻烦别人,他挤出时间逼着自己学会了计算机的一些软件操作,所有课件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一堂45分钟的课,他要花2个小时去做课件。辛苦没有白费,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都让周老师感到欣慰。周老师还把自己花了大量时间做出来的课件拿出来和同组老师共享,让大家共同受益。学习历史,光有兴趣还不够,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必备的。周老师放弃了午休时间,到班级带领学生背诵知识点。同组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争先效仿。同组的万老师很认真地说:“周老师那么忙,还想到中午到班带学生复习,我怎么好意思躺在办公室睡觉呢?”就这样,周老师一个人带动了一组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发高涨起来。
问周老师为何要这样,他说他一直记得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副对联: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既然身为教师,既然做着传道授业的工作,怎能百无聊赖一事无成呢?因此,他时刻鞭策自己,不让一日闲过。同事们评价他是最勤勉的老师。周老师说:这是对他最好的夸奖。为了教学之花开得更香,他愿意做一片最平凡的叶子!
雨果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周老师从事的就是这样一份叶的事业。没有花的娇艳,没有果实的芬芳,甚至不会有驻足留恋欣赏的目光。但这些都不重要,在周老师心底,他只渴望做一片衬托鲜花的绿叶,一片美的叶子,一片幸福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