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玲,南京市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2019年,她接到任命至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主持工作,从工作20余载的普教系统转战到零经验的特教领域,作为一把手校长,她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从学校课程建构、教师师德建设、专业成长到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谋划。短短三年时间,她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的笃干实干,带领学校乃至区域融合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荣誉。
坚守初心,助力每一个生命绽放
学校秉持“让高质量教育惠及每一个特需学生”的理念,立足特殊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建构了包含核心模块、康复模块、展能模块和职业模块四部分的“康教一体化”学校课程,努力做到“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落实课标”,让每一个孩子都适性成长,全面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朱校长带领教师深入区内残疾儿童家庭,宣传政策法规,说服近十位家长把长期卧床在家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充分保障区域内特需儿童的受教育权。近几年,教师们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数十位脑瘫学生从不能坐立到独立行走;帮助自闭症学生通过有效的个别化训练在人际交往、语言沟通、环境适应方面有了较快的提升和发展;帮助智障学生通过“扬优模块”课程实施,充分挖掘其潜在优势,塑造健全人格。学生在各类节庆展演中能够自信地展示才艺,在校内外的公益活动中主动与人沟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能够勇于面对、主动求助。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
率先垂范,引领每一位教师前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朱校长深知这个道理,要求教师做到的,她永远首先带头做到。在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过程中,她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走进特教的800多天里,她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参加的培训课时上千,考察的校园、查阅过的书籍、听过的讲座更是数不胜数。在她的规划引领下,学校开展“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聘请特殊教育专家团队每月到校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同时,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韦氏智力评估资质认证、香港协康会PEP-3自闭症儿童发展评估、儿童发展能力评估、学前融合教育等资质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年轻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短短一年时间,便实现了学校在特殊教师基本功比赛中一等奖的零突破。2020年以来,我校教师在江苏省特殊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在南京市特殊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7人获评市区级骨干教师,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50%,在全区位居前列。
实干笃行,推进每一个资源中心发展
学校教师不仅承担着本校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肩负着区域融合教育学校的巡回指导工作,朱校长带领教师们每年分期、分类为融合教育管理者、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特需学生家长进行“系列化”专题专业培训,率先在省内完成“特殊教育教师持双证上岗”的目标,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3年来,学校组织开展集中培训30余场,讲座50余次,8000多人次受益,91名资源教师持双证上岗,远超我省要求人数。22名巡回指导教师完成了对区内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100多名随班就读学生的精准教育评估,从课堂观察、教育评估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课程调整,层层推进,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安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获得老师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同时,她积极推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南京市融合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我区有31篇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实践案例分获一、二、三等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1/5。2022年,在江苏省首届“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立德树人成功育人案例”评选中共有13篇案例获得一、二、三等奖,区域内有3所学校成功创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成功申报省、市特殊教育发展项目5个,区域融合教育工作在省市行政部门的视导、调研中获得一致好评。
深耕研究,形成区域特教工作品牌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平安校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级特殊教育有功单位、文明校园、青年文明号、智慧校园示范校,多次接待教育部、省教育厅专家领导及全国特教同仁到校调研参观。朱校长受江苏省教科院、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委员会、南京市脑科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邀请,多次开展专业讲座和经验交流。学校教师获得全国特教园丁奖、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特教先进个人、融合教育最美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员等荣誉,以及省、市基本功、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十三五”期间,学校2项省级课题、区域6项省市级随班就读专项课题均顺利结题,“十四五”已成功申报1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市级规划课题。近3年,教师发表论文、案例近20篇,另有8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一、二等奖。
奋楫扬帆逐浪高,乘势而上绘新图。朱丽玲校长将带领教师团队在工作中奉行“深专业,厚爱心,重研究”的精神,在提升特殊教育内涵品质的道路上继续深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