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华同志怀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以行践言32个春秋,育万千桃李,矢志不渝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部身心都扑在学校工作上,用最美的姿态,编织动人的生命教育故事,成就学子们多彩的梦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从无到有,办负责任的教育
2018年5月,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家长的期待,张翠华接任闽江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当时的闽江路小学还是一片施工现场,市里要求必须九月份开学,也是从那时起,张翠华开始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从睁开双眼,到深夜入睡,她每时每刻都在思索,新学校该如何建设?该办怎么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她白天跑工地,大至资金、各项手续,小至外墙颜色、花园设计,师生桌椅板凳,都需要张翠华校长谋划决定。对于新学校而言,没有系统的设计,没有文化的加持,没有教育理念的承载,学校就只是空洞的建筑,因此,到了晚上,她要和专家讨论、设计学校的育人系统、办学理念,她深知“文化基因”力量的重要。开学在即,新学校师资短缺、没有资金,她绞尽脑汁,协调工作,筹集资金,这期间,张翠华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奔波中,磨坏了三双厚底鞋,被钢筋划坏了数件衣衫、每天爬上爬下造成膝盖积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头发成片掉落。她坚韧前行,闽江路小学在2018年9月1日正式开学,现在已经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从有到优,办有质量的教育
张翠华同志经常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小学,小学应该做什么?小学的珍贵在于它盛放孩子整个童年生活,促进孩子一生生命绽放。基于这一理念,张翠华以儿童优质生长特点为基础,以“成长型思维”为核心理念,全力架构了“333润养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计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打通儿童成长与世界之间的通道。
在先进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闽江路小学的教师们深受启发,干劲十足。然而,这所新学校里,绝大部分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教学经验严重缺乏。为此,张翠华探寻多种路径,促进教师成长,请名师讲座、经验交流沙龙、开展师徒结对、教干每周推门听课、教干示范课等,她坚持亲自进课堂听课指导,听遍每一位年轻老师,每次听完课,她都会耐心细致的交流指导,教师们无不受益良多。每学期,张翠华根据教材类型分别在不同学段开示范课,手把手引领年轻老师打造高效课堂,寻找最佳教学路径。
就这样,张翠华校长带领着她的教育团队,不到一年时间,学校在邳州教育界打出了小小名气,得到了家长、教师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邳州教育界一颗闪亮的明珠,升起了!短短四年里,她参与的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并结题,她主持的“十四五”规划课题在省里作为重点1课题立项了,她领衔的徐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获一等奖,她建设的徐州市“学南通”项目也获一等奖,她在省级核心刊物发表了数十篇经验论文,开了7场讲座,她荣获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和“徐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她是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在“双减”实施和探究的实践中,她提出了学校必须走高品质、有内涵、内生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出并实施了重构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减负提质,聚焦作业设计、流程监控、作业评价三个核心变量,优化创新延时服务,让延时服务成为学生幸福生长、生活的新的增长极,改革评价方式,一二年级取消书面考试,进行活动、小组闯关的乐考游考形式等思路和做法作为典型在邳州小学推广。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节水型学校、徐州市书香校园、徐州市绿色学校、邳州市巾帼先进单位、邳州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二十项荣誉,学校多次代表邳州迎接省市级检查,承办徐州市“彭城好爸妈”家校共育现场会、校长高端论坛现场会并代表发言,学校创新特色育人活动在学习强国、江苏省少先队、徐州教育、都市晨报等媒体平台报道,得到了省市级领导的关注和认可,并亲临学校督查指导工作。
亦师亦友,办有温度的教育
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张翠华校长喜欢在校园里走动,教师上课的状态,学生听课的习惯,楼道是否整洁,食堂是否卫生,她总是要亲眼看一看才能安心。她不仅要求老师对孩子心里要有爱,眼里要有光,用生命的陪伴教育温暖每一个孩子,而且她在孩子眼里,却更是最温柔可亲的校长妈妈。课间,孩子们最喜欢和校长妈妈做游戏,有想法或困难找校长妈妈谈心或写信,每一次暖心的交流,张翠华的心总是暖暖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关爱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张翠华校长对“特殊”孩子更加关注和呵护。
一次下午晚放学,张翠华在校门口值班,三(9)班的李明引起了她的注意。班主任一边紧握着他的手,一边放路队,而李明还在不断挣扎,似乎想要摆脱班主任的束缚。李明这个孩子,张翠华早有耳闻,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又是外地人,一家人靠低保和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加上父亲酗酒,脾气暴躁,导致李明性格比较偏执。想到这里,张翠华快步上前去询问情况。班主任把孩子交到母亲手里后,开始讲述:原来是在班里和同学有一点小摩擦,李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掀翻了自己的桌椅。李明母亲听后斥责了他几句,谁知这孩子居然挣脱开母亲的手,撒腿就跑。正值放学高峰期,马路上车流滚滚,李明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年轻的班主任似乎被吓到了,张翠华来不及多说,忘记膝盖积水的疼痛,拔步追去,此时天色已晚,冬夜的寒气弥散开来,孩子能跑到哪去呢?张翠华一边奔跑一边思索,最终把目标定位在学校东侧的小树林。“李明!李明你在这儿吗?”夜色昏暗,难辨人影,终于在林子深处发现了团缩在阴影中的李明。经过耐心地劝说,张翠华牵着李明的手回到了校园,李明的母亲扑向前来,泣不成声。那对相拥而泣的母子身旁,站着满身狼狈的张校长,头发乱糟糟的,脸上似乎是被树枝划破了,可她的眼睛却那样明亮、柔和,正微笑地注视着身旁的母子。
就这样,张翠华校长带领她的团队一直奋进在育人路上,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学子的人生梦想,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当代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今后她初心不改,只为那一树一树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