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徐州市

郭勇:坚守初心 真爱育人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教师郭勇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郭勇,从教25年,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铜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铜山区师德先进个人,铜山区教学先进个人,铜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门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和“球类运动进校园”论坛上多次受邀作交流汇报。

  心系学校,项目引领促发展

  2019年学校的“基于‘驿·道’文化的融通教育特色项目建设”成功申报为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项目立项以来,他和学校课程组成员一起深挖地域“驿·道”文化内涵,带领师生多次到汉画像石馆、徐州博物馆和徐州城南古驿道参观走访,丰富了师生汉文化知识和游学经历,为课程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拓展课程基地体验空间,他翻阅大量资料,亲自设计了学校的微驿道体验馆,给师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馆需要大量的驿道物品来充实,每逢周六周日他都会在早上六点之前赶到户部山古玩市场,这样可以赶早市,用最低的价格淘到体验馆需要的物品。为购买到一辆老式的邮递专用自行车,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驱车几十公里到退休老邮递员的家中求购。

   课程的实施需要专家引领,他带着课程组成员,到江苏师大、矿业大学、市文联、兄弟学校等找专家指导,有时为请动一个专家指导,托关系找朋友,不厌其烦,一心只为工作。课程验收需要节目展演,每一个节目从创意到编排到最后把关,他都亲自参与,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为迎接课程基地验收,他和课程组成员常常都加班到深夜,有时候晚饭就用方便面对付。“双减”政策推行后,他带领学校校干迅速行动,以“融通教育”特色课程项目为依托,顶层设计,统筹管理,从政策出炉的初衷和意义出发,反复研究,制定了“三堡实小延时服务计划方案”“三堡实小延时服务安排表”,以“特色课程”和“作业分层设计”为突破口,构建“1+X”服务模式。分年级,分层次,个性化的开展校级和班级特色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了80多个特色活动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付出就有回报,2021年10月学校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成功结题,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在省课程基地项目的引领下,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示范校、铜山区优秀教师读书团队、铜山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校、铜山区“四有”好教师团队、Steam创客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学校先后承办全国首届球类运动进校园教育论坛现场会、新兴项目进校园教育论坛现场会、省市合作体育项目现场会、铜山区科学素养提升现场会,2021年12月31日学校成功承办了徐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会,郭勇同志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情系学生,定制公交暖人心

  三堡实验小学地处苏皖交界处,典型的乡村学校,该镇2001年撤并村小较多,致使1000余名农村孩子需乘车到镇上上学,以前是家长和私人接送学生车辆达成协议,用私家大客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因私人车辆手续不齐全,没有营运证,存在超载等不规范行为,学生乘车有较大安全隐患。2021年暑假,为解决该校农村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郭勇同志不畏艰难和酷暑,在铜山区委办公室和铜山区教育局领导的调度下,奔走于徐州公交,铜山交警队,铜山交通局,三堡街道、新区街道以及学生所在的各个村庄、社区,和各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实地勘测道路,最后确定了二十余个自然村五十多个定制公交站台,尽可能地方便了学生乘车。他还和学校老师一起深入到学生家中,做家长工作,让孩子乘坐有资质的公交车辆上下学,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由正规的订制公交车来接送学生上下学。定制公交运行后,因校门口道路较窄,且通行车辆较多,孩子在309县道上下车存在安全隐患,郭勇同志在争得三堡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多方面筹措资金和项目支持,最终由铜山高新区管委会斥资500余万在学校门口309县道两侧修建了定制公交专用车道,让孩子们上下车都有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定制公交运行以来,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确保所有的孩子安全到家,他才回家,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切实保障了学生的乘车安全。

  关注疫情,以身作则保平安

  郭勇同志在抗击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一把手的带头作用。学校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生源复杂,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当地几次发生疫情,他几乎都是彻夜不眠,用微信群、电话等调度全体教职工,把疫情的相关的要求逐一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和家长,对家庭情况特殊,没有电话的学生,郭勇同志都是亲自想办法,联系村里的亲戚、朋友、同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确保一个不漏,并借助学校公众号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师生、家长的防控意识。学校构建了线上联防联控机制,每日通过微信平台查看市外返徐师生及共同生活人信息排查和回访跟踪上报的信息,所有数据他都亲自核实,确保无误,精准掌握每轮师生核酸检测情况及时将数据上报到区防疫系统,本次疫情7轮核酸检测,确保师生应检尽检,无一人次漏检。居家期间亲自掌控每位老师每个班级的线上教学情况,对没有条件参加线上教学的学生,他要求教务处制订精确的帮扶措施,安排专人走访送资料,不能走访的,安排任课老师电话授课,或者同村的条件好的家庭和学生一对一学习帮扶。学校的一系列举措,确保了线上教学保质保量,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他还带领师生线上认真学习消毒知识、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要求,做到精准防控。学校疫情防控的每一样工作,他都要求做细做实,充分做好复课前准备,他用行为、执行力为师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二十五载教坛漫漫路,郭勇同志用初心坚守着理想,真诚待人,踏实做事,用真爱教书育人,用真知托起希望,师者之爱随岁月的沉淀愈发灼灼其华。

 

责任编辑:周灵

郭勇:坚守初心 真爱育人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教师郭勇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郭勇,从教25年,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铜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铜山区师德先进个人,铜山区教学先进个人,铜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门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和“球类运动进校园”论坛上多次受邀作交流汇报。

  心系学校,项目引领促发展

  2019年学校的“基于‘驿·道’文化的融通教育特色项目建设”成功申报为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项目立项以来,他和学校课程组成员一起深挖地域“驿·道”文化内涵,带领师生多次到汉画像石馆、徐州博物馆和徐州城南古驿道参观走访,丰富了师生汉文化知识和游学经历,为课程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拓展课程基地体验空间,他翻阅大量资料,亲自设计了学校的微驿道体验馆,给师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馆需要大量的驿道物品来充实,每逢周六周日他都会在早上六点之前赶到户部山古玩市场,这样可以赶早市,用最低的价格淘到体验馆需要的物品。为购买到一辆老式的邮递专用自行车,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驱车几十公里到退休老邮递员的家中求购。

   课程的实施需要专家引领,他带着课程组成员,到江苏师大、矿业大学、市文联、兄弟学校等找专家指导,有时为请动一个专家指导,托关系找朋友,不厌其烦,一心只为工作。课程验收需要节目展演,每一个节目从创意到编排到最后把关,他都亲自参与,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为迎接课程基地验收,他和课程组成员常常都加班到深夜,有时候晚饭就用方便面对付。“双减”政策推行后,他带领学校校干迅速行动,以“融通教育”特色课程项目为依托,顶层设计,统筹管理,从政策出炉的初衷和意义出发,反复研究,制定了“三堡实小延时服务计划方案”“三堡实小延时服务安排表”,以“特色课程”和“作业分层设计”为突破口,构建“1+X”服务模式。分年级,分层次,个性化的开展校级和班级特色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了80多个特色活动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付出就有回报,2021年10月学校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成功结题,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在省课程基地项目的引领下,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示范校、铜山区优秀教师读书团队、铜山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校、铜山区“四有”好教师团队、Steam创客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学校先后承办全国首届球类运动进校园教育论坛现场会、新兴项目进校园教育论坛现场会、省市合作体育项目现场会、铜山区科学素养提升现场会,2021年12月31日学校成功承办了徐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会,郭勇同志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情系学生,定制公交暖人心

  三堡实验小学地处苏皖交界处,典型的乡村学校,该镇2001年撤并村小较多,致使1000余名农村孩子需乘车到镇上上学,以前是家长和私人接送学生车辆达成协议,用私家大客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因私人车辆手续不齐全,没有营运证,存在超载等不规范行为,学生乘车有较大安全隐患。2021年暑假,为解决该校农村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郭勇同志不畏艰难和酷暑,在铜山区委办公室和铜山区教育局领导的调度下,奔走于徐州公交,铜山交警队,铜山交通局,三堡街道、新区街道以及学生所在的各个村庄、社区,和各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实地勘测道路,最后确定了二十余个自然村五十多个定制公交站台,尽可能地方便了学生乘车。他还和学校老师一起深入到学生家中,做家长工作,让孩子乘坐有资质的公交车辆上下学,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由正规的订制公交车来接送学生上下学。定制公交运行后,因校门口道路较窄,且通行车辆较多,孩子在309县道上下车存在安全隐患,郭勇同志在争得三堡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多方面筹措资金和项目支持,最终由铜山高新区管委会斥资500余万在学校门口309县道两侧修建了定制公交专用车道,让孩子们上下车都有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定制公交运行以来,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确保所有的孩子安全到家,他才回家,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切实保障了学生的乘车安全。

  关注疫情,以身作则保平安

  郭勇同志在抗击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一把手的带头作用。学校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生源复杂,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当地几次发生疫情,他几乎都是彻夜不眠,用微信群、电话等调度全体教职工,把疫情的相关的要求逐一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和家长,对家庭情况特殊,没有电话的学生,郭勇同志都是亲自想办法,联系村里的亲戚、朋友、同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确保一个不漏,并借助学校公众号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师生、家长的防控意识。学校构建了线上联防联控机制,每日通过微信平台查看市外返徐师生及共同生活人信息排查和回访跟踪上报的信息,所有数据他都亲自核实,确保无误,精准掌握每轮师生核酸检测情况及时将数据上报到区防疫系统,本次疫情7轮核酸检测,确保师生应检尽检,无一人次漏检。居家期间亲自掌控每位老师每个班级的线上教学情况,对没有条件参加线上教学的学生,他要求教务处制订精确的帮扶措施,安排专人走访送资料,不能走访的,安排任课老师电话授课,或者同村的条件好的家庭和学生一对一学习帮扶。学校的一系列举措,确保了线上教学保质保量,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他还带领师生线上认真学习消毒知识、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要求,做到精准防控。学校疫情防控的每一样工作,他都要求做细做实,充分做好复课前准备,他用行为、执行力为师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二十五载教坛漫漫路,郭勇同志用初心坚守着理想,真诚待人,踏实做事,用真爱教书育人,用真知托起希望,师者之爱随岁月的沉淀愈发灼灼其华。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