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徐州市

姚向芹:6年,24小时在线,她这样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徐州市桃园路小学教师姚向芹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姚向芹,1976年出生,18岁参加工作,从事教育28年,留着干练的短发,思维敏捷、言辞幽默,属于典型的行动派人物。20162月,担任徐州市桃园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6年来,姚向芹用不停机的电话、不停歇的脚步、不停止的追求,带领老师享受专业发展的幸福,给予孩子快乐成长的童年,努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校长手机号推给5500名学生家长,推对了!  

  桃园路小学一校两区,5500余名学生,所有学生家长都有姚向芹的手机号。因为学生众多,加之新教师占比达70%,家校矛盾时有发生,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沟通平台尤为急迫。考虑再三,姚向芹决定把自己的手机号变成热线,向所有家长公布自己手机号。每个新学年开学她都要求班主任通过家长微信群推送给家长,这样一推就是6年。 

  姚向芹笑着说,当初要推手机号,老师们是很有顾虑的,不过现在看来,推对了!这些年,通过跟家长直接对话及时化解了不少家校矛盾,消除不少师生误会,也纠正了教师教育中出现的不少行为偏差,还跟很多家长成为通信录里的好友。一边说着,她一边给我们展示一屏一屏的家长号码。 

  这个家长曾经夜里11点多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快要崩溃了。孩子患有多动症,班主任管不了,就把孩子每天在学校撕书、打架、乱扔东西等种种行为录成小视频发给家长,家长很无奈,求助校长。了解情况后,我多次找班主任谈话,希望班主任能换位思考,尝试改变教育策略,想办法每天从孩子身上找到一处闪光点,让父亲能看到希望。录视频的方向改变后,问题也迎刃而解。这个家长联合了几个家长强烈要求换老师,给我打电话,扬言不换老师明天就到学校门口拉横幅;这个家长反映班级里设置特殊座位,对孩子心理是一种伤害;这个家长投诉老师对孩子说话难听有侮辱性;这个家长反映自己孩子身高跟桌椅不匹配,希望学校关注…… 

  6年来,姚向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常常刚吃上饭,家长电话就打进来了;刚想陪陪年幼的孩子,家长就来咨询了;5点多还未起床,家长发的信息就来了……每一个电话后面可能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问题对孩子而言都是大问题,姚向芹一一解决,直至家长满意。24小时在线的电话,让这个师生人数众多的学校以极低的投诉率赢得家长口碑,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经常挂在家长们嘴边的话是:“有啥事找校长,我有校长电话。”“把孩子送到桃小,我们放心!”…… 

  走动式管理,在悄悄改变着师生们…… 

  姚向芹的计步器里每天步数达1.5万步以上是常事,稍不留意还会冲上2万步。因为有静脉曲张,有时夜里睡觉腿麻睡不着,就得把腿翘起来。走那么多路是因为一校两区都扩建、是因为一早一晚迎送学生,都安顿好了之后还想多听听老师们的课,多在走廊看看校园里孩子们的活动……姚向芹说,自己称这种工作方式为走动式办公,属于走动式管理。 

  2017年,两校区先后启动扩建工程。从图纸设计到方案确定,再到开工建设,姚向芹全程参与。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家中刚满3岁的双胞胎女儿经常见不到妈妈,偶尔见到了,哭着喊妈妈想要抱抱的时候,建设工地的电话又响起来。她只能红着眼圈放下女儿们,奔赴扩建工地。工期最紧的时候,姚向芹甚至连续一周没有回家,白天参与学校管理,晚上在工地跟进工期,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工作,确保工期如期竣工,孩子们如期入学。这种铁娘子的拼劲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跟桃小打交道的人都知道,这个学校的执行力很强,工作效率很高,干出来的活也很让人放心。 

  一早一晚,师生、家长们常常看见在校门口执勤的姚向芹。孩子们热情地跟校长问好,对于有些特殊的孩子,姚向芹会格外多问两句。下雨下雪天,姚向芹帮着低年级孩子脱雨衣、收雨具,在她影响下有些老师会主动为孩子服务,孩子们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家长们见到姚向芹会给学校提些意见或建议,学校上下午各一次提醒孩子喝水的铃声就是在一个家长提议下设置的。姚向芹说,在门口执勤还认了个亲戚,一位姓姚的老人让我认她当“大姑”,老人自己带孙子生活,一碰到教育问题就会给我打电话咨询。 

  姚向芹发现,听课反馈是迅速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好办法。白天只要有空,她就去班级听课,每学期要听100多节课,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馈。英语组谷雪,毕业第一年参加市英语学科赛课,她不仅亲自听课,还进行心理疏导,帮忙设计当天上课的头饰和衣服。信息组刘芷凡老师,大市基本功一等奖,赛课一等奖,她找专家指导,还把自己曾经参加比赛的经验分享给老师。 

   这些年,通过走动式管理,聊天式建议,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育儿理念逐渐改变,也改善了学校教师间关系,甚至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孙老师的孩子上高中后因为压力大不愿意上学,孙老师异常焦虑,跟姚向芹聊天后,情绪有了很大的缓解,调整了教育方式,孩子的状态有了明显改观。类似这样点点滴滴的事,姚向芹做了很多,她深知只有坚守制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才能构建喷薄向上和谐友爱的育人环境,这样的育人环境才能培育出饱满的种子。 

  学校要发展,不仅要兜住底线,更要时刻看高一线  

  一所学校想要不断发展,就不能仅仅抱着兜底线的想法,要时刻有看高一线的追求。面对很多中层校干害怕变化的思想,姚向芹进校伊始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制定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力争把学校办成徐州市一的名校,省内知名学校。 

  姚向芹的身上仿佛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为了学校发展、为了老师发展、为了提供更合适的教育给孩子,她给学校接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成立书记工作室,组建课程开发、品格提升、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团队,通过项目凝聚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凝,推动学校高位发展。这些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特色文化课程基地(优秀结项)”“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国家、省、市级成果荣誉100余项。 

  “支撑学校的是教师,铸就名校的是名师”。姚向芹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年度目标,都要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对照规划,学校提供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专家指导帮扶,推动教师自主发展。桃小有“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两个研修班,组建了名师大讲堂、特级教师工作室、区级党员名师工作室。5年来,学校先后涌现了1位正高级教师,2位特级教师、53位省市区名特优教师、150人在教育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在致力于打造儿童成长的乐园。学校充分开发教师特长及社会优质资源,组建了刻瓷、香包、串珠等30多个门类的校级社团,社团活动以走班选修的形式开展。延时服务实施之后,社团活动由原来的每周五1次活动,增加为每周2次活动。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现在的桃小基本形成了教师人人有项目,学生个个有特长的办学模式。 

  姚向芹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从教以来,潜心教改实验,多次参加省市级赛课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十余篇论文先后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的《泥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在教育部课程中心立项,并多次面向省市区开设讲座。本人先后被评为“徐州市农村优秀园丁”“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名校长”“徐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被授予“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当选“徐州市第十三届党代表”。 

  姚向芹常说,深知背负的责任重大,一直努力做到对得起这个职业。不知道哪一点点契机撼动孩子的心灵引领他成长一生;也可能哪里做得不对,关闭他一颗向上的心灵。当年一位老教师在退休欢送会上饱含深情地说:“我热爱教育事业,舍不得从这个岗位上下来。”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也希望到我退休那天能无愧地说出这句话:“我热爱教育事业,舍不得从这个岗位上下来”。     

责任编辑:周灵

姚向芹:6年,24小时在线,她这样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徐州市桃园路小学教师姚向芹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姚向芹,1976年出生,18岁参加工作,从事教育28年,留着干练的短发,思维敏捷、言辞幽默,属于典型的行动派人物。20162月,担任徐州市桃园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6年来,姚向芹用不停机的电话、不停歇的脚步、不停止的追求,带领老师享受专业发展的幸福,给予孩子快乐成长的童年,努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校长手机号推给5500名学生家长,推对了!  

  桃园路小学一校两区,5500余名学生,所有学生家长都有姚向芹的手机号。因为学生众多,加之新教师占比达70%,家校矛盾时有发生,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沟通平台尤为急迫。考虑再三,姚向芹决定把自己的手机号变成热线,向所有家长公布自己手机号。每个新学年开学她都要求班主任通过家长微信群推送给家长,这样一推就是6年。 

  姚向芹笑着说,当初要推手机号,老师们是很有顾虑的,不过现在看来,推对了!这些年,通过跟家长直接对话及时化解了不少家校矛盾,消除不少师生误会,也纠正了教师教育中出现的不少行为偏差,还跟很多家长成为通信录里的好友。一边说着,她一边给我们展示一屏一屏的家长号码。 

  这个家长曾经夜里11点多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快要崩溃了。孩子患有多动症,班主任管不了,就把孩子每天在学校撕书、打架、乱扔东西等种种行为录成小视频发给家长,家长很无奈,求助校长。了解情况后,我多次找班主任谈话,希望班主任能换位思考,尝试改变教育策略,想办法每天从孩子身上找到一处闪光点,让父亲能看到希望。录视频的方向改变后,问题也迎刃而解。这个家长联合了几个家长强烈要求换老师,给我打电话,扬言不换老师明天就到学校门口拉横幅;这个家长反映班级里设置特殊座位,对孩子心理是一种伤害;这个家长投诉老师对孩子说话难听有侮辱性;这个家长反映自己孩子身高跟桌椅不匹配,希望学校关注…… 

  6年来,姚向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常常刚吃上饭,家长电话就打进来了;刚想陪陪年幼的孩子,家长就来咨询了;5点多还未起床,家长发的信息就来了……每一个电话后面可能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问题对孩子而言都是大问题,姚向芹一一解决,直至家长满意。24小时在线的电话,让这个师生人数众多的学校以极低的投诉率赢得家长口碑,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经常挂在家长们嘴边的话是:“有啥事找校长,我有校长电话。”“把孩子送到桃小,我们放心!”…… 

  走动式管理,在悄悄改变着师生们…… 

  姚向芹的计步器里每天步数达1.5万步以上是常事,稍不留意还会冲上2万步。因为有静脉曲张,有时夜里睡觉腿麻睡不着,就得把腿翘起来。走那么多路是因为一校两区都扩建、是因为一早一晚迎送学生,都安顿好了之后还想多听听老师们的课,多在走廊看看校园里孩子们的活动……姚向芹说,自己称这种工作方式为走动式办公,属于走动式管理。 

  2017年,两校区先后启动扩建工程。从图纸设计到方案确定,再到开工建设,姚向芹全程参与。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家中刚满3岁的双胞胎女儿经常见不到妈妈,偶尔见到了,哭着喊妈妈想要抱抱的时候,建设工地的电话又响起来。她只能红着眼圈放下女儿们,奔赴扩建工地。工期最紧的时候,姚向芹甚至连续一周没有回家,白天参与学校管理,晚上在工地跟进工期,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工作,确保工期如期竣工,孩子们如期入学。这种铁娘子的拼劲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跟桃小打交道的人都知道,这个学校的执行力很强,工作效率很高,干出来的活也很让人放心。 

  一早一晚,师生、家长们常常看见在校门口执勤的姚向芹。孩子们热情地跟校长问好,对于有些特殊的孩子,姚向芹会格外多问两句。下雨下雪天,姚向芹帮着低年级孩子脱雨衣、收雨具,在她影响下有些老师会主动为孩子服务,孩子们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家长们见到姚向芹会给学校提些意见或建议,学校上下午各一次提醒孩子喝水的铃声就是在一个家长提议下设置的。姚向芹说,在门口执勤还认了个亲戚,一位姓姚的老人让我认她当“大姑”,老人自己带孙子生活,一碰到教育问题就会给我打电话咨询。 

  姚向芹发现,听课反馈是迅速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好办法。白天只要有空,她就去班级听课,每学期要听100多节课,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馈。英语组谷雪,毕业第一年参加市英语学科赛课,她不仅亲自听课,还进行心理疏导,帮忙设计当天上课的头饰和衣服。信息组刘芷凡老师,大市基本功一等奖,赛课一等奖,她找专家指导,还把自己曾经参加比赛的经验分享给老师。 

   这些年,通过走动式管理,聊天式建议,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育儿理念逐渐改变,也改善了学校教师间关系,甚至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孙老师的孩子上高中后因为压力大不愿意上学,孙老师异常焦虑,跟姚向芹聊天后,情绪有了很大的缓解,调整了教育方式,孩子的状态有了明显改观。类似这样点点滴滴的事,姚向芹做了很多,她深知只有坚守制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才能构建喷薄向上和谐友爱的育人环境,这样的育人环境才能培育出饱满的种子。 

  学校要发展,不仅要兜住底线,更要时刻看高一线  

  一所学校想要不断发展,就不能仅仅抱着兜底线的想法,要时刻有看高一线的追求。面对很多中层校干害怕变化的思想,姚向芹进校伊始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制定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力争把学校办成徐州市一的名校,省内知名学校。 

  姚向芹的身上仿佛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为了学校发展、为了老师发展、为了提供更合适的教育给孩子,她给学校接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成立书记工作室,组建课程开发、品格提升、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团队,通过项目凝聚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凝,推动学校高位发展。这些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特色文化课程基地(优秀结项)”“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国家、省、市级成果荣誉100余项。 

  “支撑学校的是教师,铸就名校的是名师”。姚向芹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年度目标,都要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对照规划,学校提供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专家指导帮扶,推动教师自主发展。桃小有“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两个研修班,组建了名师大讲堂、特级教师工作室、区级党员名师工作室。5年来,学校先后涌现了1位正高级教师,2位特级教师、53位省市区名特优教师、150人在教育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在致力于打造儿童成长的乐园。学校充分开发教师特长及社会优质资源,组建了刻瓷、香包、串珠等30多个门类的校级社团,社团活动以走班选修的形式开展。延时服务实施之后,社团活动由原来的每周五1次活动,增加为每周2次活动。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现在的桃小基本形成了教师人人有项目,学生个个有特长的办学模式。 

  姚向芹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从教以来,潜心教改实验,多次参加省市级赛课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十余篇论文先后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的《泥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在教育部课程中心立项,并多次面向省市区开设讲座。本人先后被评为“徐州市农村优秀园丁”“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名校长”“徐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被授予“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当选“徐州市第十三届党代表”。 

  姚向芹常说,深知背负的责任重大,一直努力做到对得起这个职业。不知道哪一点点契机撼动孩子的心灵引领他成长一生;也可能哪里做得不对,关闭他一颗向上的心灵。当年一位老教师在退休欢送会上饱含深情地说:“我热爱教育事业,舍不得从这个岗位上下来。”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也希望到我退休那天能无愧地说出这句话:“我热爱教育事业,舍不得从这个岗位上下来”。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