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徐州市

纪认振:培根塑魂 思政育人

——沛县歌风中学教师纪认振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一个教育工作者一辈子从来没有感受到自己灵魂的高贵,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这是他的座右铭——纪认振,从教三十五年,赤诚教育,不忘初心,思维前瞻,潜心育人;他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厚重的教育情怀完美诠释了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高贵的灵魂。

  深耕思政课堂,律己守正笃行

  纪认振1987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从此扎根思政课堂。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沛县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4年,纪认振任普通高中校长,事务繁忙、初心不改,仍然“身在一线,心在教学,志在育人”。他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辩思求真,启迪学生智慧纯朴、大道至简。徐州市评优课,他荣获一等奖;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近三年4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教育当成学问来做”——他,给了老师们最好的示范。

  延伸思政方法,创新凝聚同行

  纪认振坚持“以党建活动统领改革全局,立思政教育推动学校发展”。

  把党课引到课堂上,把思政课开在校园里。引领党员、干部:牢记身份责任,坚守信念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学用辩证思维;细致踏实做事,诚信宽容待人——用业绩和进步“给组织一张答卷,给社会一个交待,给自己一份安慰”。

  党小组领衔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性提出“党建+教育”“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建设教师成长共同体”“支部委员领衔教学督导”“讲、解题六步法”“‘1+N’艺术特色课程”等指导意见;明确“骨干、党员、干部‘三培养’机制”。

  开设“特殊思政课”,激发师生内驱力。他与老师们谈生活、探情趣、研教学;指导学生们树理想、铸品质、锻意志。纪认振利用县政协常委身份联系了12家现代高科技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发并实施了四大类、12小类、57门校本研修课程,两者结合延展学生学习广度,拓宽生涯规划、视野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在快乐中学习。

  坚持不懈的思政思维延伸,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改变了师生的精气神。2015年他带领学校以全省前3的成绩成功晋升“四星”;2016年以当年全市唯一的优秀等次通过“省课程基地”验收;2018年举办全市高中“家校共育”现场会,获一致好评;2020年创制“疫情防控演练”“疫情防控桌面推演”等,被列为模板在全县中小学推广。

  2021年度,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沛县‘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宁雪婷老师以高中组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决赛,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践行思政理论,敬业仁爱伴行

  纪认振擅用辩证思维破解难题,严谨忘我助人成功。在一次检查中他得知一位学生多次突发晕倒、各地医院检查都不得病因,已辍学。他去家访,了解到该生进入高中前后成绩、心理、性情反差特大,常常晕厥而不自知。他决定尝试一把,按“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事例与学生探讨绝对与相对、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理想与现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心魔慢慢驱散,重拾信心找回自己。待学生“复原”后,他便“悄然离去、不再打扰”,两年间“站在远处+密切关注”——这个曾经的“辍学生”一天天在变化,一天天在超越,一天天变完美,最终考取了南京大学!学生欢呼雀跃,家长喜极而泣,同仁们感叹神奇。有人曾问纪认振当初为什么要冒险尝试,他说:“仁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是人,更应是神!”

  多年来,纪认振心中装着学校,装着师生,却唯独忽略了自己。他常年住在教工宿舍,无休止的劳作加上无规律的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糖尿病、髋关节滑膜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常常依靠止痛药才能入睡,可第二天早上六点前大家依然会“准时”看到他的身影。2021年5月,临近高考,他痛到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可他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陪同师生走完这最后20天!医生只得给他开药暂时缓解,而他依旧搬把椅子每天守在高三楼前……

  6月底成绩揭晓:高考一本上线完成率超越上年158%,本科上线达92%,歌风中学名列全市新四星级高中学校榜首!学校喜获“沛县高考质量奖”!而他,却因病情加重住院达34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纪认振对事业的敬畏与执着为同仁们称赞,办学的理念与业绩备受全社会认可。他被推荐在全县“思政教育大讲堂”上授课,在全县安全生产会议上推广经验,连续3年在县政协全会上代表教育发言。他,已成为沛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和风向标。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勇立潮头,投身课改,站稳思政讲台,孜孜不倦;公正坦荡引领学校快速前进,默默求索助力县域教育更高位发展! 

责任编辑:周灵

纪认振:培根塑魂 思政育人
——沛县歌风中学教师纪认振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一个教育工作者一辈子从来没有感受到自己灵魂的高贵,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这是他的座右铭——纪认振,从教三十五年,赤诚教育,不忘初心,思维前瞻,潜心育人;他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厚重的教育情怀完美诠释了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高贵的灵魂。

  深耕思政课堂,律己守正笃行

  纪认振1987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从此扎根思政课堂。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沛县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4年,纪认振任普通高中校长,事务繁忙、初心不改,仍然“身在一线,心在教学,志在育人”。他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辩思求真,启迪学生智慧纯朴、大道至简。徐州市评优课,他荣获一等奖;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近三年4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教育当成学问来做”——他,给了老师们最好的示范。

  延伸思政方法,创新凝聚同行

  纪认振坚持“以党建活动统领改革全局,立思政教育推动学校发展”。

  把党课引到课堂上,把思政课开在校园里。引领党员、干部:牢记身份责任,坚守信念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学用辩证思维;细致踏实做事,诚信宽容待人——用业绩和进步“给组织一张答卷,给社会一个交待,给自己一份安慰”。

  党小组领衔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性提出“党建+教育”“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建设教师成长共同体”“支部委员领衔教学督导”“讲、解题六步法”“‘1+N’艺术特色课程”等指导意见;明确“骨干、党员、干部‘三培养’机制”。

  开设“特殊思政课”,激发师生内驱力。他与老师们谈生活、探情趣、研教学;指导学生们树理想、铸品质、锻意志。纪认振利用县政协常委身份联系了12家现代高科技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发并实施了四大类、12小类、57门校本研修课程,两者结合延展学生学习广度,拓宽生涯规划、视野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在快乐中学习。

  坚持不懈的思政思维延伸,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改变了师生的精气神。2015年他带领学校以全省前3的成绩成功晋升“四星”;2016年以当年全市唯一的优秀等次通过“省课程基地”验收;2018年举办全市高中“家校共育”现场会,获一致好评;2020年创制“疫情防控演练”“疫情防控桌面推演”等,被列为模板在全县中小学推广。

  2021年度,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沛县‘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宁雪婷老师以高中组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决赛,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践行思政理论,敬业仁爱伴行

  纪认振擅用辩证思维破解难题,严谨忘我助人成功。在一次检查中他得知一位学生多次突发晕倒、各地医院检查都不得病因,已辍学。他去家访,了解到该生进入高中前后成绩、心理、性情反差特大,常常晕厥而不自知。他决定尝试一把,按“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事例与学生探讨绝对与相对、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理想与现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心魔慢慢驱散,重拾信心找回自己。待学生“复原”后,他便“悄然离去、不再打扰”,两年间“站在远处+密切关注”——这个曾经的“辍学生”一天天在变化,一天天在超越,一天天变完美,最终考取了南京大学!学生欢呼雀跃,家长喜极而泣,同仁们感叹神奇。有人曾问纪认振当初为什么要冒险尝试,他说:“仁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是人,更应是神!”

  多年来,纪认振心中装着学校,装着师生,却唯独忽略了自己。他常年住在教工宿舍,无休止的劳作加上无规律的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糖尿病、髋关节滑膜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常常依靠止痛药才能入睡,可第二天早上六点前大家依然会“准时”看到他的身影。2021年5月,临近高考,他痛到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可他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陪同师生走完这最后20天!医生只得给他开药暂时缓解,而他依旧搬把椅子每天守在高三楼前……

  6月底成绩揭晓:高考一本上线完成率超越上年158%,本科上线达92%,歌风中学名列全市新四星级高中学校榜首!学校喜获“沛县高考质量奖”!而他,却因病情加重住院达34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纪认振对事业的敬畏与执着为同仁们称赞,办学的理念与业绩备受全社会认可。他被推荐在全县“思政教育大讲堂”上授课,在全县安全生产会议上推广经验,连续3年在县政协全会上代表教育发言。他,已成为沛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和风向标。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勇立潮头,投身课改,站稳思政讲台,孜孜不倦;公正坦荡引领学校快速前进,默默求索助力县域教育更高位发展!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