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蕾,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湾头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科技辅导员,扎根乡村教育10年。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015年、2017年被评为扬州市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2021年被评为扬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22年被评为广陵区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广陵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广陵区最美科技工作者,2016年、2018年被评为感动广陵·教育风采人物。
吃苦耐劳,在科技教育上创新探索
她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科学课堂。2019年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推荐计划,2020年入选江苏省“教海探航”专家型教师发展培训计划,2021年被评为扬州市第五期“英才培育计划”优秀教育人才。
在准备参加江苏省小学科学优质课比赛的日子里,为了方便学生操作,她自己动手制作学具,“电钻打孔、浇筑蜡块、切割钢筋”这些男教师做起来都觉得费劲的活,她从一点不会,慢慢摸索,到最后熟练操作。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每次浇筑过的蜡块会在中间出现凹陷,几十个蜡块要经过几百次的反复浇筑才能成功,手指粗的钢筋徒手用锯子切割,来来回回,她的手指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水泡,她一次次尝试,终于制作出适合学生的实验材料。多少个日夜奋战,在心理即将崩溃的边缘,她不断鼓励自己:“不管多辛苦,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把最好的课呈现给学生!”
她创新探索,在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获得江苏省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2016年获得扬州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得扬州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扬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成果)一等奖……近几年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30余节,多次主持区级讲座或集体备课,受邀为无锡市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员专项资格培训活动,扬州市科技馆教研活动做讲座,均获得好评。
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积极参加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2021年,她主持的课题《基于生态公园的小学科学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6篇文章在《吉林教育》《小学科学》《小学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
作为扬州市中青年骨干和广陵区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她将自己在教学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她指导的扬州市育才东区校青年教师俞英获得2019年江苏省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2020年江苏省信息化能手比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她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辅导的70多名学生在多项科技竞赛中获奖。
艰苦奋战,助力疫情防控和“双减”工作
2021年8月扬州市疫情期间,她说:“我是党员,我带头!”她负责全校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成员信息排查工作,除了每天的“日报告、零报告”,还负责防疫数据的汇总、上报以及指导管控工作。在扬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时,她主动奔赴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在老城区检测点,负责社区三千多名居民的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登记、录入等工作。她说:“个园核酸检测点在老城区,这里有很多老年居民,有的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很多不会注册苏康码或者记不住自己的手机号码,需要各种帮助。这里工作量更大,更需要人。”信息录入一坐就是半天,她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战高温、抗疲劳,坚持奋战在前线。
为了保障扬州市小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白天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夜晚她还要投身到“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录制任务中。为了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在居家教学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她精心备课、录课,自学视频软件,剪辑课程,调音质、选内容、重优化,每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钟。她全心注力,所录课程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作为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她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践行者。2021年广陵区课后服务“三点半”方案实施以来,她大胆创新,利用课后延时班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不局限于教室,她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找小蚂蚁、抓西瓜虫、为蚕宝宝建窝、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不拘泥于形式,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阅读都可以成为研究主题。在每节科学服务班上,学生们兴趣浓厚,学足学好,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汗水不会白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相信,她用青春播撒的希望,在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路上一定会收获一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