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有顺同志是一名优秀的80后青年党员教师,他不忘入党初心,牢记教育使命,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他始终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个人的努力,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学生与家长的配合,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爱心教育,无悔青春
龚有顺2011年走上教师岗位,11年来,他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注重用爱心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从新生入校第一天起,他就让所有学生都明确一个信念: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集体!他非常注重从细节入手,用爱心呼唤温情,尤其注重与班级贫困生的情感交流。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付出的是更多的疼爱与关怀。入学军训、校运会入场式、艺术节大合唱等,他与学生一起策划,共同成长……原本有些自卑的孩子,在龚老师的带领下,脸庞上渐渐露出对未来的自信和憧憬。由于他的辛勤付出,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等称号,他也被扬州市委、扬州市政府评为“扬州市先进工作者”。
在教学方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他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积极研读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进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好课后辅导提升,近年来他连续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一直优秀。在教科研方面,他积极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任务,撰写教学论文,工作以来曾获得过江苏省信息技术论文比赛一等奖,扬州市青年教师教学反思论文大赛一等奖,扬州市第十届运河杯论文比赛一等奖,市命题、微课大赛二等奖,扬州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市级二等奖,省五四杯论文比赛二等奖,省蓝天杯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等教育教学论文比赛好成绩,龚老师本人也荣获扬州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一次援藏,一生牵挂
2017年7月,龚老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号召,来到了万里之遥的西藏,开始为期两年的教育援藏工作。两年中,他满怀对西藏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西藏学生的赤诚爱心,继续关爱学生,潜心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当地师生与家长的认可,也与藏族孩子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他本人被中共拉萨市委、拉萨市政府评为“优秀援藏干部人才”。
如今,虽然他已经回到扬州,但他与藏族师生的情谊并没有断,每当曾经的学生,曾经的同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向他请教或者寻求帮助时,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帮他们想办法,寻求问题的解决,为了方便同学们问问题,他组建了师生联系群,在群内经常与同学们分享一些最新的复习资料,大家取得好成绩时会及时与他分享,考得不好时,也会向他倾诉……2021年,很多学生都走进了大学,但他们师生之间还是保持着联系,偶尔遇到不会的高数问题时,他们也会想起他。在援藏的道路上,他的脚步还在继续向前走,通过与当年搭班的老师联系,将一名家庭负担重且成绩优良的学生作为学习生活上的帮扶对象。援藏的时间虽然很短,但这段经历已融入他的生命直至永远。近年他被评为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防疫抗疫,保障有力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他坚持走动式工作理念,勇于直面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尤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艰辛。除做好校园常规的后勤环境整治、公物维修工作外,他还配合做好学校食堂的监管工作,食材的验货值班安排与督查,卫生环境的督查与整治,为学校节约了运营成本,减少了浪费,在不增加师生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师生伙食质量逐步提高,受到全校师生的称赞。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更加繁重,如防疫物资的储备与保管,校园公共区域的消杀,校园师生定期核酸检测会场布置,食堂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开展等,面对这些新的工作要求,他认真研究、勇于实践,确保后勤防疫工作有序开展。鉴于他的工作表现,他也被学校评为了“优秀疫情防控工作者”。
勇于逆行,甘于奉献
2021年7月,扬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妻子两个人舍小家为大家,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妻子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战斗在防疫一线一个多月不能回家,作为一名党员和高三教师,在上好网课的同时,他也积极参加社区抗疫志愿者服务,根据上级的安排,他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们一起负责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封控小区杉湾花园4期的志愿服务工作。他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当地居民的送菜、送餐工作以及秩序维护工作等,在上级紧急布置的人员流调排查工作中,他一天拨打了几百个电话,登记好所有被排查人员的核酸与住址信息时声音已经沙哑……他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当地社区的认可,他本人也被社区街道评为抗疫“最美志愿者”。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教育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面对未来,龚老师他将继续奋力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更喜欢、让家长更放心、让人民更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