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孔德忠:坚持校企协同育人 促进线缆产业发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孔德忠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3:06,一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孔德忠老师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一个饱含委屈的声音说道:“老师,我想辞职了!”。

  听到这样的声音,孔德忠一点点问明了情况。这名学生来自电缆171班,顶岗实习刚刚开始,适应不了电缆生产企业这种三班倒的工作强度,打算辞职。孔老师先是聆听,然后,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告诉他,一名技术人员一定要亲身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学到扎实的技能,这也是蜕变的开始。接着,以往届毕业生为例向他介绍,依靠自身努力参加工作之后,在全国行业大赛中获三等奖,现担任亨通电气装备事业部总监的张雄伟;从工艺员到工程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亨通力缆好青年”王罡,就这样,一个个学长的故事讲下去,渐渐的学生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慢慢觉得自己有了坚持的动力。如今,这名学生虽然毕业不到三年,已成为了亨通电力电缆低压车间的生产组长。

  对于孔老师来讲,接到这样的电话属于很正常的情况,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还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有一些思想波动,这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找孔老师倾诉,所以他的电话从来24小时不关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希望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找不到我,我要让学生知道,即使他们到了工作岗位,学校的老师依然是他们的‘娘家人’”。

  孔老师先后担任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教师、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校企合作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电线电缆材料开发等研究工作。他始终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江苏地方线缆产业特色及需求,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为全面提升线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助力线缆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作为基层党员,他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他先后获得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院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创建协同育人机制,争做职教育人先锋

  作为专业教师,他结合地方线缆产业特色及需求,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人员共用、资源共享、质量共评”的合作要求,为我省线缆企业输送了近千名线缆专业急需人才,95%以上毕业生被合作企业录用,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对学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进行专题报道。他主持的校企合作项目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并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无锡市职业教育名校名企合作项目”“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了多次宣传。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宜兴市电线电缆专业带头人。

  建设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校企融合发展

  作为行业专家,他组织构建了面向线缆行业企业的开放共享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电线电缆制造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年均培训人数达871人次,技能鉴定达267人。为企业培养技师294人,高级技师39人,切实提高了电线电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南非ABERDARE公司电线电缆制造岗位员工培训达300余人次,拓展了专业服务国际化水平。

  他担任2021年全国第四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二赛区裁判长,并获“优秀裁判员”称号,负责承办宜兴市政府举办的“电线电缆检验工”职工技能大赛五届。与5家企业联合开展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项目,助推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完成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申报,规范了企业实践考核标准,提升专业服务线缆产业能力。

  助推专业特色发展,打造线缆专业品牌

  作为专业负责人,他推动专业先后获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获批“江苏省线缆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各1个。

  他承担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修订工作,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4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申报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9项,课题到账经费达218.5万元,与企业联合开发数字化教材《光缆制造技术》1部,获评无锡市职业教育新型教材。

  另外,孔老师还担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特团团长,江苏省、广东省光电线缆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团成员、电线电缆考评组组长。

  “学生的成功是教师最大的教育成果,企业的认同是专业发展的最佳动力”,这是孔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是教师最真实的存在。

责任编辑:陈路

孔德忠:坚持校企协同育人 促进线缆产业发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孔德忠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23:06,一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孔德忠老师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一个饱含委屈的声音说道:“老师,我想辞职了!”。

  听到这样的声音,孔德忠一点点问明了情况。这名学生来自电缆171班,顶岗实习刚刚开始,适应不了电缆生产企业这种三班倒的工作强度,打算辞职。孔老师先是聆听,然后,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告诉他,一名技术人员一定要亲身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学到扎实的技能,这也是蜕变的开始。接着,以往届毕业生为例向他介绍,依靠自身努力参加工作之后,在全国行业大赛中获三等奖,现担任亨通电气装备事业部总监的张雄伟;从工艺员到工程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亨通力缆好青年”王罡,就这样,一个个学长的故事讲下去,渐渐的学生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慢慢觉得自己有了坚持的动力。如今,这名学生虽然毕业不到三年,已成为了亨通电力电缆低压车间的生产组长。

  对于孔老师来讲,接到这样的电话属于很正常的情况,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还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有一些思想波动,这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找孔老师倾诉,所以他的电话从来24小时不关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希望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找不到我,我要让学生知道,即使他们到了工作岗位,学校的老师依然是他们的‘娘家人’”。

  孔老师先后担任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教师、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校企合作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电线电缆材料开发等研究工作。他始终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江苏地方线缆产业特色及需求,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为全面提升线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助力线缆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作为基层党员,他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他先后获得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院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创建协同育人机制,争做职教育人先锋

  作为专业教师,他结合地方线缆产业特色及需求,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人员共用、资源共享、质量共评”的合作要求,为我省线缆企业输送了近千名线缆专业急需人才,95%以上毕业生被合作企业录用,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对学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进行专题报道。他主持的校企合作项目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并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无锡市职业教育名校名企合作项目”“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了多次宣传。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宜兴市电线电缆专业带头人。

  建设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校企融合发展

  作为行业专家,他组织构建了面向线缆行业企业的开放共享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电线电缆制造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年均培训人数达871人次,技能鉴定达267人。为企业培养技师294人,高级技师39人,切实提高了电线电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南非ABERDARE公司电线电缆制造岗位员工培训达300余人次,拓展了专业服务国际化水平。

  他担任2021年全国第四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二赛区裁判长,并获“优秀裁判员”称号,负责承办宜兴市政府举办的“电线电缆检验工”职工技能大赛五届。与5家企业联合开展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项目,助推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完成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申报,规范了企业实践考核标准,提升专业服务线缆产业能力。

  助推专业特色发展,打造线缆专业品牌

  作为专业负责人,他推动专业先后获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获批“江苏省线缆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各1个。

  他承担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修订工作,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4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申报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9项,课题到账经费达218.5万元,与企业联合开发数字化教材《光缆制造技术》1部,获评无锡市职业教育新型教材。

  另外,孔老师还担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特团团长,江苏省、广东省光电线缆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团成员、电线电缆考评组组长。

  “学生的成功是教师最大的教育成果,企业的认同是专业发展的最佳动力”,这是孔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是教师最真实的存在。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