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伟,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师,作为一名文旅行业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坚守者,印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一片丹心投身文化和旅游事业,以教书育人锻造时代新人,以普法宣讲传播法治声音,以驻村帮扶赋能乡村振兴,以苦干实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成为文旅行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书育人: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时代的领跑者
印伟是学院引进的第一位专业法律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讲授《旅游法规实务》课程已经13载。他长期钻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文科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巧妙化解法律课程深奥晦涩的窘境,打通了学习过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衔接壁垒。《旅游法规实务》课程建设倾注了印伟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该课程入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入选省级规划教材,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典型作品。
此外,印伟主持省级教改重中之重课题1项,重点课题2项,在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上提出真知灼见。他主张以文旅行业的涉法问题为切入点,将法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文旅人才。
印伟的职业教育梦想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催生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不竭动力。2013级导游专业一位学生比较自卑内向,在印伟老师的耐心的辅导下,她从恐惧课堂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对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顺利完成专转本学习后,这位同学考取苏州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在司法领域为文化和旅游事业贡献力量。在这位同学成长之路上,印伟是一位有温度的引路人,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位同学的励志故事只是印伟育人成效的一个缩影,“印氏桃李”已成为江苏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方佳话。
印伟还长期担任辅导员和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全国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实战大赛特等奖、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高水平竞赛奖7项。
普法宣传:让每一位公众成为法治的信仰者
印伟师从当代法学名家公丕祥先生。公老师经常讲法学是一门实践理性的学问,关注现实、回应现实是法学研究应有的品格。印伟深受公老师法学研究思想的熏陶,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关注和回应文旅行业的法律问题,探索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普法型法治话语体系,成为活跃在全国文化和旅游法治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科学研究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需要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为探求法的真理而奋力前行。十多年来,印伟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主持各级文化和旅游法治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普法著作1部。
作为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印伟积极参与文旅行业立法工作,推动普法宣传贯穿立法活动各环节、全过程。印伟是新修订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导游服务规范》的核心起草人,是《江苏省旅游条例》等3部地方旅游法规以及《江苏省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部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的负责人。他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参加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的每一次立法调研,兼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意民智,不断使法规草案更能反映人民意愿,他的调研手记堆积起来已有一人多高。
近十年来,印伟老师面向政府、高校、企业提供文旅法治培训和新出台法律法规解读服务150余场,培训人数逾万人次,推动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信仰。他先后3次进藏、进疆开展对口支援普法宣讲,并以特约评论员身份参与纸媒、电视和广播节目达200多次。
2022年6月,印伟老师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七五”普法优秀个人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代表。他表示高校教师也是重要的普法宣传力量。
驻村帮扶:让每一位村民成为文旅的受益者
印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浓厚的情感,带领农民致富是他毕生为之追求的事业。他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提振起“自找苦吃”的精气神,驻扎下沉基层一线,通过以文兴农、以旅富农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印伟与东台市甘港村签订为期两年的结对帮扶协议,开启了驻村帮扶历程。他带着问题走村入户,融入群众找答案,逐步探索出一条民俗文化依托型的旅游富民新路子。他以甘港老家景区为中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帮扶甘港村打造了承载乡愁的乡村旅游新空间,原汁原味再现北宋范仲淹任东台盐官期间甘港的兴旺场景,实现了农业由“卖产品”向“卖文化”“卖风景”转变,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2万元提高到近4万元,并助力甘港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结束甘港村结对帮扶后,印伟受聘为省首批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入驻浦口区后圩村。印伟在后圩村真蹲实驻,串百家门、认百家人。他发现村民普遍关注螃蟹养殖,不辞辛苦多次到外地考察,邀请专家上门指导,最终帮助后圩村建成农业物联网基地,实现螃蟹养殖智能化,成功解锁螃蟹优产丰产“密码”,2021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获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成就奖”。他又以蟹产业撬动乡村旅游业,推动南京浦口国资集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后圩村所在星甸街道签署乡村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高校+政府+国企+辅导员+家庭农场+农户”的旅游富民利益联结新模式,助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4万元。“交汇点”对印伟驻村事迹进行了人物专访报道,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同步全文推送。
2023年,印伟又受邀进驻武进区城湾村,开始探索如何依托国家森林乡村品牌,将城湾村打造成为高颜值的乡村旅游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常年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印伟积劳成疾,体检报告上的异常结果越来越多,长期服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医院的回访催诊也越来越频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为文化和旅游事业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他经常说,生命不止,奋斗就不能停息。一颗丹心系教育,一腔热情为人民,一片赤诚献文旅,由始至终,印伟都坚守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