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崔桂云: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徐州医科大学教师崔桂云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崔桂云教授(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培元铸魂,忠诚担当——丰富精神食粮,立德提质

  崔桂云教授爱党爱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承担并积极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和职责,在教育岗位上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时刻保持党员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操守。守医者初心,不忘健康使命,崔老师秉持良好的医德医风,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病痛,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在教学工作中,她将价值观教育与医学誓言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培育医学生爱党爱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与仁慈博爱、医者仁心的人文精神。医学路漫漫,她时常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和心结进行疏导,随时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培育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鼓励学生静心求学、敢于挑战,引导学生树立精医敬业、技优术精的医学目标。她赠送学生红色书籍,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铸就学生精神支柱,暖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摆渡人,为学生浩瀚的医学海洋点燃明灯,指引方向。

  春风化雨,关怀备至——用爱培育学生,静待花开

  身为本科生的理论课老师以及硕士、博士、留学生博士的导师,崔桂云教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生为本,关爱学生。2年前,她所指导的研究生因病住院手术。学生家在外地,她全程陪护该研究生,为之送病理、跟进病理结果以及后续的治疗。次日凌晨,她在家里亲自给学生熬了海参小米粥,送到学生病床旁。当学生的母亲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术后卧床的学生含着激动的泪水说:“感谢我亲爱的崔妈妈。”疫情期间,由于临床救治任务繁重,她持续高热好几天,依旧坚守临床一线。获悉实验室的研究生及博士生也相继感染时,她拖着虚弱的身体,为实验室的同学们送去了事先给学生准备的必备药品、大批新鲜水果,还自掏腰包给学生发放了生活补贴提升伙食,为学生增添营养,时刻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当学生们见到她疲惫不堪地来到实验室,顿时眼眶湿润。良师亦益友,她用心呵护,用爱浇灌,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投身科研,攻坚克难——勇攀科研高峰,迎难而上

  崔桂云教授认真履职、积极进取,曾荣获江苏省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提升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将国际最先进的服务理念与高端技术应用于临床,带领医疗团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造福区域百姓。作为一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她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不忘科研探索,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帕金森病领域不断探索研究,获得多项重要成果,目前已获4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临床重点专项攻关项目,同时荣获江苏医学奖、江苏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2022年,崔桂云教授采用双靶向CAR-T细胞疗法治疗全球首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取得关键突破。截至目前,该患者运动及感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血液和脑脊液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没有出现任何复发现象。同时,崔桂云主任还将CAR-T细胞治疗用于视神经脊髓炎和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不断拓展CAR-T细胞治疗的适应症,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基础研究向临床转换的进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坚持立足本职,言传身教

  崔桂云教授将真正的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是她的制胜法宝。崔教授不仅践行“传道授业解惑”,也言传身教。为人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用笃行求实、因材施教的态度推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切实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形象。身为内科教研室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以及神经病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她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履职尽责,坚持满教学工作量。为实现各教学点的理论教学同质化,积极探索教改模式,组织优秀教师制作标准化教学课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分别于2020年、2022年获徐州医科大学校级优秀在线课程,2022年获江苏省研究生优先教学案例。她热心参加教授接待日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临床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医德、医术、医路引领。她坚持双语教学实践,双语查房示教,实现书本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她悬壶济世、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德艺双馨,践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铮铮誓言。适逢春节期间,作为科室负责人,她每天坚持到分管的三个病区查看病人情况。每遇到发热病人,她便亲临现场组织救治及会诊,确保科室平安运行。她参加中华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织的大型线上义诊,参加多省域联合义诊及徐州市义诊,为数千名患者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及解决治疗问题。除了细心诊治病人外,她还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进行人文关怀,为病人解囊相助。数年前一位重症肌无力的青少年,疾病复发,生命的无助几乎摧毁了他的人生信念。她带领医疗团队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资助,孩子感动地称她为“崔妈妈”。行走的课堂,渗透着她大爱无疆与无私奉献的品质;潜移默化的教学,教给学生业精于勤,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她用实际行动,一步一脚印演绎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用学识、责任、爱心彰显着“以身作则”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陈路

崔桂云: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徐州医科大学教师崔桂云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崔桂云教授(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培元铸魂,忠诚担当——丰富精神食粮,立德提质

  崔桂云教授爱党爱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承担并积极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和职责,在教育岗位上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时刻保持党员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操守。守医者初心,不忘健康使命,崔老师秉持良好的医德医风,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病痛,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在教学工作中,她将价值观教育与医学誓言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培育医学生爱党爱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与仁慈博爱、医者仁心的人文精神。医学路漫漫,她时常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和心结进行疏导,随时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培育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鼓励学生静心求学、敢于挑战,引导学生树立精医敬业、技优术精的医学目标。她赠送学生红色书籍,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铸就学生精神支柱,暖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摆渡人,为学生浩瀚的医学海洋点燃明灯,指引方向。

  春风化雨,关怀备至——用爱培育学生,静待花开

  身为本科生的理论课老师以及硕士、博士、留学生博士的导师,崔桂云教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生为本,关爱学生。2年前,她所指导的研究生因病住院手术。学生家在外地,她全程陪护该研究生,为之送病理、跟进病理结果以及后续的治疗。次日凌晨,她在家里亲自给学生熬了海参小米粥,送到学生病床旁。当学生的母亲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术后卧床的学生含着激动的泪水说:“感谢我亲爱的崔妈妈。”疫情期间,由于临床救治任务繁重,她持续高热好几天,依旧坚守临床一线。获悉实验室的研究生及博士生也相继感染时,她拖着虚弱的身体,为实验室的同学们送去了事先给学生准备的必备药品、大批新鲜水果,还自掏腰包给学生发放了生活补贴提升伙食,为学生增添营养,时刻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当学生们见到她疲惫不堪地来到实验室,顿时眼眶湿润。良师亦益友,她用心呵护,用爱浇灌,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投身科研,攻坚克难——勇攀科研高峰,迎难而上

  崔桂云教授认真履职、积极进取,曾荣获江苏省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提升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将国际最先进的服务理念与高端技术应用于临床,带领医疗团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造福区域百姓。作为一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她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不忘科研探索,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帕金森病领域不断探索研究,获得多项重要成果,目前已获4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临床重点专项攻关项目,同时荣获江苏医学奖、江苏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2022年,崔桂云教授采用双靶向CAR-T细胞疗法治疗全球首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取得关键突破。截至目前,该患者运动及感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血液和脑脊液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没有出现任何复发现象。同时,崔桂云主任还将CAR-T细胞治疗用于视神经脊髓炎和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不断拓展CAR-T细胞治疗的适应症,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基础研究向临床转换的进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坚持立足本职,言传身教

  崔桂云教授将真正的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是她的制胜法宝。崔教授不仅践行“传道授业解惑”,也言传身教。为人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用笃行求实、因材施教的态度推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切实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形象。身为内科教研室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以及神经病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她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履职尽责,坚持满教学工作量。为实现各教学点的理论教学同质化,积极探索教改模式,组织优秀教师制作标准化教学课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分别于2020年、2022年获徐州医科大学校级优秀在线课程,2022年获江苏省研究生优先教学案例。她热心参加教授接待日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临床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医德、医术、医路引领。她坚持双语教学实践,双语查房示教,实现书本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她悬壶济世、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德艺双馨,践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铮铮誓言。适逢春节期间,作为科室负责人,她每天坚持到分管的三个病区查看病人情况。每遇到发热病人,她便亲临现场组织救治及会诊,确保科室平安运行。她参加中华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织的大型线上义诊,参加多省域联合义诊及徐州市义诊,为数千名患者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及解决治疗问题。除了细心诊治病人外,她还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进行人文关怀,为病人解囊相助。数年前一位重症肌无力的青少年,疾病复发,生命的无助几乎摧毁了他的人生信念。她带领医疗团队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资助,孩子感动地称她为“崔妈妈”。行走的课堂,渗透着她大爱无疆与无私奉献的品质;潜移默化的教学,教给学生业精于勤,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她用实际行动,一步一脚印演绎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用学识、责任、爱心彰显着“以身作则”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