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淮安市

管晓蓉:用红色教育点亮孩子美丽人生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师管晓蓉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她把立德树人的课堂搬到了长征路上: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她和孩子们体验革命的艰辛;延安的窑洞里,她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根植孩子们的心田;会师塔下,红色火种点燃孩子们的远大理想……她就是红色文化育人的执着追寻者——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 

  孩子们喜爱她 

  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第一声啾鸣在林间响起,美丽的校园内总会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不用说,那一定是管校长”老师们带着几分敬意如是说。每假期,校园里会出现许多大孩子”,这是早已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看望管老师了。管老师让我们数学,喜欢学习。”他们说。 

  管晓蓉老师的课堂深受孩子喜爱。遵从生命的自然和教育的本真,以智慧滋养智慧,用灵魂爱护灵魂。她的创意常常点亮孩子们的眼睛,课堂上吉行健法”“陈南希法等以学生姓名命名的学习方法,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不断提升。“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传播美好,成为美好事物的圆心”是管晓蓉和孩子们共同的成长愿景。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她先后获得淮安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34岁时,她就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广州、上海、苏州等多地学校纷纷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但她回想起初入教坛时的铿锵誓言,看到家乡孩子渴求的眼神,那一刻,她坚定绕开掌声和赞誉,不改初心,勇毅前行,古楚大地依然活跃着她那充满干劲和热情的身影。 

  星光不负赶路人 

  2010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她,被任命为江苏省第一所红军小学——周恩来红军小学的首任校长。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摆在她的眼前:学校正在建设中,没有教室,怎么招收学生并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呢?她和老师们在城乡结合部租借教室招收第一届学生。当时,学校周围满目瓦砾、荒草丛生。家长们对这样的学校深表怀疑,这让招生难上加难。她带领20余名老师,冒着酷暑,亲自登门,最终用真诚、汗水与执着感动了学区内的所有学龄儿童家长,组建了周恩来红军小学创建之初的一年级10个班,共488名学生。一个年级就是一所学校,目之所及全是“小不点”。面对这488个可爱的“小豆丁”,她深深地思考:要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教育?她立足实际,以红色元素为主导,带领团队建美雅校园,做美丽教师,铸美妙课堂,育美好少年,为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奠基。校园里,红军服是孩子们的校服;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书籍是孩子们的“营养餐”;红色教育活动是孩子们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的“推进器”。学校开展的“永远的怀念”“永远的长征”等活动极具特色,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多年的坚守与耕耘,她带领团队将这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打造成了全国一流学校。项目托起明天的太阳红色文化育人课程创新》,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作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推广。《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五心”习养行动》被评为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项目……她所倡导的红色文化育人理念正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教育的诗和远方 

  2018年,管晓蓉被遴选为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名校长,先后成立了教育部、省、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一同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研究新的教学思想,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传播红色教育的新主张……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爱生命你就领悟了教育最深刻的秘密从教30余载,她的送教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定点帮扶四川大凉山,将红色教育的理念传播到大山深处一次援彝行终生援彝情和孩子们在一起那段时光永远镌刻在她内心最温暖的角落作为凉山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见证者她满心感动无比自豪 

  作为省人大代表,她重视“双减”工作的协同推进,提出的《关于提升全社会教育素养高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建议》被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代表建议。她关心儿童成长,在省人代会上建议在居民小区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推进“适儿化”改造,打造“15分钟儿童生活圈”,受到高度关注,并被有效落实。《“三重叠荡”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态》《科创启赋 释放“双减”新动能》先后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双减”工作和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高擎红色旗帜逐梦壮丽征程色彩斑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她先后获得“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全国百优名师”“全国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她牵头成立全国红色文化育人联盟,吸引澳门、天津、四川、河北等地百所学校加盟,红色教育梦想迎风绽放。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0项,在全国讲学100余场,出版《美好教育》带着梦想砥砺前行等专著8本。 

  “红色文化是一面鲜亮的旗帜,高扬在岁月的长河中,映照着每一颗向善、向美的心灵,引领师生美好生长的方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管晓蓉在教育的征途上躬身跋涉,不断书写红色文化育人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朱璐

管晓蓉:用红色教育点亮孩子美丽人生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师管晓蓉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她把立德树人的课堂搬到了长征路上: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她和孩子们体验革命的艰辛;延安的窑洞里,她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根植孩子们的心田;会师塔下,红色火种点燃孩子们的远大理想……她就是红色文化育人的执着追寻者——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 

  孩子们喜爱她 

  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第一声啾鸣在林间响起,美丽的校园内总会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不用说,那一定是管校长”老师们带着几分敬意如是说。每假期,校园里会出现许多大孩子”,这是早已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看望管老师了。管老师让我们数学,喜欢学习。”他们说。 

  管晓蓉老师的课堂深受孩子喜爱。遵从生命的自然和教育的本真,以智慧滋养智慧,用灵魂爱护灵魂。她的创意常常点亮孩子们的眼睛,课堂上吉行健法”“陈南希法等以学生姓名命名的学习方法,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不断提升。“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传播美好,成为美好事物的圆心”是管晓蓉和孩子们共同的成长愿景。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她先后获得淮安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34岁时,她就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广州、上海、苏州等多地学校纷纷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但她回想起初入教坛时的铿锵誓言,看到家乡孩子渴求的眼神,那一刻,她坚定绕开掌声和赞誉,不改初心,勇毅前行,古楚大地依然活跃着她那充满干劲和热情的身影。 

  星光不负赶路人 

  2010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她,被任命为江苏省第一所红军小学——周恩来红军小学的首任校长。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摆在她的眼前:学校正在建设中,没有教室,怎么招收学生并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呢?她和老师们在城乡结合部租借教室招收第一届学生。当时,学校周围满目瓦砾、荒草丛生。家长们对这样的学校深表怀疑,这让招生难上加难。她带领20余名老师,冒着酷暑,亲自登门,最终用真诚、汗水与执着感动了学区内的所有学龄儿童家长,组建了周恩来红军小学创建之初的一年级10个班,共488名学生。一个年级就是一所学校,目之所及全是“小不点”。面对这488个可爱的“小豆丁”,她深深地思考:要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教育?她立足实际,以红色元素为主导,带领团队建美雅校园,做美丽教师,铸美妙课堂,育美好少年,为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奠基。校园里,红军服是孩子们的校服;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书籍是孩子们的“营养餐”;红色教育活动是孩子们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的“推进器”。学校开展的“永远的怀念”“永远的长征”等活动极具特色,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多年的坚守与耕耘,她带领团队将这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打造成了全国一流学校。项目托起明天的太阳红色文化育人课程创新》,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作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推广。《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五心”习养行动》被评为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项目……她所倡导的红色文化育人理念正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教育的诗和远方 

  2018年,管晓蓉被遴选为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名校长,先后成立了教育部、省、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一同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研究新的教学思想,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传播红色教育的新主张……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爱生命你就领悟了教育最深刻的秘密从教30余载,她的送教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定点帮扶四川大凉山,将红色教育的理念传播到大山深处一次援彝行终生援彝情和孩子们在一起那段时光永远镌刻在她内心最温暖的角落作为凉山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见证者她满心感动无比自豪 

  作为省人大代表,她重视“双减”工作的协同推进,提出的《关于提升全社会教育素养高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建议》被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代表建议。她关心儿童成长,在省人代会上建议在居民小区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推进“适儿化”改造,打造“15分钟儿童生活圈”,受到高度关注,并被有效落实。《“三重叠荡”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态》《科创启赋 释放“双减”新动能》先后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双减”工作和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高擎红色旗帜逐梦壮丽征程色彩斑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她先后获得“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全国百优名师”“全国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她牵头成立全国红色文化育人联盟,吸引澳门、天津、四川、河北等地百所学校加盟,红色教育梦想迎风绽放。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0项,在全国讲学100余场,出版《美好教育》带着梦想砥砺前行等专著8本。 

  “红色文化是一面鲜亮的旗帜,高扬在岁月的长河中,映照着每一颗向善、向美的心灵,引领师生美好生长的方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管晓蓉在教育的征途上躬身跋涉,不断书写红色文化育人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