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连云港市

张雷: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追梦路上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教师张雷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张雷,自1993年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乡村教育,在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副校长等岗位上不断磨砺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凡的业绩,现任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他致力于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学生们带来幸福的教育体验。

  心系乡村教育,矢志谋划办学品质提升大局 

  作为学校的“领航人”,张雷始终将学校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海头高中虽地处苏北农村,位置偏僻,但始终把师生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人才招引、能力提升、师德建设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队伍。引导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实现“双培养”目标,即把教师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党员骨干教师。开展“讲教师礼仪,塑儒雅形象,重师德规范”教师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心系学生成长,让每一位学生胸怀家国大志 

  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经验、执着奉献的教育耕耘者。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在知识、道德、能力等方面逐渐成长为能够承担责任、具备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张雷总是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在家国天下的未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让他们成为能够承担未来社会责任、贡献社会的人才,引领学生勇敢追梦,实现自我价值。他提议建立了海头高中根土文化课程基地,通过文化寻根、人品立根、课堂扎根、成长归根的育人思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他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置,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器。 

  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多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生命的真谛发掘更多的人生价值。2022届高三(17)班张广畅同学在迈入高三的关键学习时段,父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母亲因此受到强烈的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家庭一度陷入危机中。在得知情况后,张雷立即组织年级管委会成员开展走访慰问,并用自己当月工资帮助其家庭暂时度过生活难关。他还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建档立卡,免除了张同学高三一年的学费、生活费等,为其继续求学铺就成功之路,最终张同学不负众望,顺利考入江苏海洋大学。张雷校长用实际行动,深深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奉献与坚守,在全体师生中树立起一面爱生乐业的旗帜,传递着磅礴的爱与责任的担当。 

  他坚持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细处。2022-2023学年度,他负责2022届高三工作,并承担高三(1)班的德育导师。在偶然的一次德育谈话中,他发现高三(1)班张瑞敏同学由于家庭贫困,陷入极大的焦虑情绪之中。张雷发现后对其心理疏解,并组织任课老师到其家中全面了解情况,还与电商协会联系,倡议助学捐款,及时解决了张瑞敏同学的上学之忧,最终,张瑞敏同学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心系教研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堪当育人大任 

  作为学科教研“排头兵”,张雷发现随着新课改、新高考的实施,教师团队的研究能力愈发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团队的研究能力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让每个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他特别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本领,坚持教研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话反思、组织学习、专业引领”,深入落实“青蓝工程”,定期进行“以考代训”、“师生同考”等校本业务培训,形成教、学、研、培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在各学科备课室设立教师书吧,鼓励教师平时多读书,勤读书,打造学习型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主题式、专题型教研活动,让“走出去、请进来”成为教研常态。学校已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深入高效的教研活动已成为海头高中教师群体的自发自主行为,教研文化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特色项目成果特等奖,一份优秀的教研成果,展现了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堪当学生发展的大任 

  疫情防控期间,张雷亲自统筹教学资源,带领老师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和课程设置,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资料库、开设网络课程和视频课程等方式,使学生在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在线学习。在全市率先开启线上教学模式,搭建“云课堂”,全力保障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 

  他还组建了课程教研组组织教师汇编体现新高考新教材特征的校本资源,他常到教研活动室亲身示范教学,反复演示帮助青年教师克服教学难点,掌握教学技艺他全天候为青年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请新入职教师就课堂范式和课堂效果提出评点建议,青年教师见贤思齐,也纷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为专业成长添砖加瓦。在学科教研建设方面无疑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海头高中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全市学科教研建设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乡村教育的追梦路上,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成长,学生在进步。张雷就像一盏明灯,为广大学生带来了知识和启迪;又像一颗闪耀的星星,为乡村教师的价值追寻和专业成长带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耿美琳

张雷: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追梦路上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教师张雷事迹
发布时间:2023-06-2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张雷,自1993年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乡村教育,在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副校长等岗位上不断磨砺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凡的业绩,现任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他致力于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学生们带来幸福的教育体验。

  心系乡村教育,矢志谋划办学品质提升大局 

  作为学校的“领航人”,张雷始终将学校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海头高中虽地处苏北农村,位置偏僻,但始终把师生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人才招引、能力提升、师德建设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队伍。引导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实现“双培养”目标,即把教师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党员骨干教师。开展“讲教师礼仪,塑儒雅形象,重师德规范”教师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心系学生成长,让每一位学生胸怀家国大志 

  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经验、执着奉献的教育耕耘者。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在知识、道德、能力等方面逐渐成长为能够承担责任、具备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张雷总是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在家国天下的未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让他们成为能够承担未来社会责任、贡献社会的人才,引领学生勇敢追梦,实现自我价值。他提议建立了海头高中根土文化课程基地,通过文化寻根、人品立根、课堂扎根、成长归根的育人思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他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置,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器。 

  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多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生命的真谛发掘更多的人生价值。2022届高三(17)班张广畅同学在迈入高三的关键学习时段,父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母亲因此受到强烈的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家庭一度陷入危机中。在得知情况后,张雷立即组织年级管委会成员开展走访慰问,并用自己当月工资帮助其家庭暂时度过生活难关。他还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建档立卡,免除了张同学高三一年的学费、生活费等,为其继续求学铺就成功之路,最终张同学不负众望,顺利考入江苏海洋大学。张雷校长用实际行动,深深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奉献与坚守,在全体师生中树立起一面爱生乐业的旗帜,传递着磅礴的爱与责任的担当。 

  他坚持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细处。2022-2023学年度,他负责2022届高三工作,并承担高三(1)班的德育导师。在偶然的一次德育谈话中,他发现高三(1)班张瑞敏同学由于家庭贫困,陷入极大的焦虑情绪之中。张雷发现后对其心理疏解,并组织任课老师到其家中全面了解情况,还与电商协会联系,倡议助学捐款,及时解决了张瑞敏同学的上学之忧,最终,张瑞敏同学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心系教研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堪当育人大任 

  作为学科教研“排头兵”,张雷发现随着新课改、新高考的实施,教师团队的研究能力愈发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团队的研究能力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让每个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他特别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本领,坚持教研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话反思、组织学习、专业引领”,深入落实“青蓝工程”,定期进行“以考代训”、“师生同考”等校本业务培训,形成教、学、研、培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在各学科备课室设立教师书吧,鼓励教师平时多读书,勤读书,打造学习型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主题式、专题型教研活动,让“走出去、请进来”成为教研常态。学校已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深入高效的教研活动已成为海头高中教师群体的自发自主行为,教研文化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特色项目成果特等奖,一份优秀的教研成果,展现了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堪当学生发展的大任 

  疫情防控期间,张雷亲自统筹教学资源,带领老师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和课程设置,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资料库、开设网络课程和视频课程等方式,使学生在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在线学习。在全市率先开启线上教学模式,搭建“云课堂”,全力保障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 

  他还组建了课程教研组组织教师汇编体现新高考新教材特征的校本资源,他常到教研活动室亲身示范教学,反复演示帮助青年教师克服教学难点,掌握教学技艺他全天候为青年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请新入职教师就课堂范式和课堂效果提出评点建议,青年教师见贤思齐,也纷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为专业成长添砖加瓦。在学科教研建设方面无疑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海头高中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全市学科教研建设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乡村教育的追梦路上,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成长,学生在进步。张雷就像一盏明灯,为广大学生带来了知识和启迪;又像一颗闪耀的星星,为乡村教师的价值追寻和专业成长带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耿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