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连云港市

张蔚:无声的世界,无悔的选择

——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蔚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怀揣着梦想,1994年从如皋师范毕业,成为灌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的特教老师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我一干就是30年。 30年里,我用爱心和耐心为特殊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为残疾孩子的未来搭起了希望的桥梁。我先后获评“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连云港市港城名师”“连云港市教学名师”“灌南县优秀教育园丁”、灌南县政府“四有好教师”等荣誉。 

  爱是无声的语言 

  做班主任难,做特校的班主任更难。2022年,我接手七年级班主任。班级里共有11名特殊儿童。作为一名在特教战线上的老兵,面对这个特殊的班级,我感到压力巨大。 

  有一次,男孩小吉(化名)在课堂上又哭又闹,只因同桌弄坏了他的钢笔。我试图去安抚他,他一把推开我,还要拿凳子砸向同桌,我赶紧用身子去挡。结果,凳子砸中了我的腿。当时,钻心的疼痛让我差点跌倒,我用力撑着桌子,才没有让自己倒下去。小吉见闯了祸,呆住了,以为肯定会受到我的责罚。我努力平复下自己的情绪,看着他愤怒扭曲变形的脸,沉默了一会儿。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等整个教室安静下来,我从这个事情说起,和他们谈到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冲动带来的后果。整节班会课上,孩子们神情严肃。我想,正处于青春期躁动的他们需要补上这神圣的一课。 

  爱是永恒的话题 

  身体的障碍,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个特殊孩子的表现不一,但我始终以爱为基点,用心理解、宽容、尊重和照顾每一个残疾孩子 

  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告诉孩子“残缺不是残废”。班级里有个孩子叫小辉(化名),耳聋伴随多动症。他经常打老师,骂同学,一刻也坐不住。就是这样的孩子,我也没有放弃,而是对他采取个别化教学。我决定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用陪伴的温暖来感化他。后来,这个孩子的变化连他的家长都感到惊讶。 

  为了让孩子们学好语文,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我“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2022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我的语文体验式学习在市特殊教育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22年,灌南县成立了特殊教育领航团队,任命我为“主持人”,还任命我为区域特教兼职教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特殊教育需要我们不光有爱心,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 

  20多年来,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我校相继有20多个聋哑孩子考上了南京聋人高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也因此受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肯定。2022年,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我也因此被评为县“四有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 

  爱是不倦的翅膀 

  有些孩子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我始终坚信,特教学校没有差生。我努力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教他们学习种花、烘焙,我还带他们走上街头去义卖,有时候累得嗓子喊哑了,但这一举动也感动了无数市民,大家争相购买孩子们种的花。 

  为了这些特殊孩子都能有个美好的未来。我十分注重对他们语言的康复训练。每天放学后,我和同事们自愿留下为自闭症孩子和听障孩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行为矫正。嗓子喊哑了,我们不放弃,孩子不听指挥,甚至又哭又闹,我们也没有放弃。经过我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这些对于我们从事特教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功和莫大的鼓舞。 

  爱是温暖的守候 

  面对卧床不起的中重度特殊儿童,我和同事们一起送教送康上门。记不得有多少次,我们在乡村的田头迷了路,为了躲避狗咬,不得不拼命地跑,也记不得多少次,家长拉着我的手热泪盈眶。我总认为,一个人能够用微光去照亮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温暖的人间,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善待,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希望和未来。这就是作为特殊教师坚持的意义。在我的带动下,我校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市历次优质课评比中,经培养的青年教师孙海霞朱延姝均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孙海霞老师还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基本功比赛,获得等奖。 

  特殊教育需要特别的爱和关怀。回顾自己30年的特教生涯,我深感这份工作的伟大。我始终用自己的初心践行着一位特教老师的使命,为特殊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责任编辑:耿美琳

张蔚:无声的世界,无悔的选择
——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蔚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5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怀揣着梦想,1994年从如皋师范毕业,成为灌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的特教老师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我一干就是30年。 30年里,我用爱心和耐心为特殊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为残疾孩子的未来搭起了希望的桥梁。我先后获评“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连云港市港城名师”“连云港市教学名师”“灌南县优秀教育园丁”、灌南县政府“四有好教师”等荣誉。 

  爱是无声的语言 

  做班主任难,做特校的班主任更难。2022年,我接手七年级班主任。班级里共有11名特殊儿童。作为一名在特教战线上的老兵,面对这个特殊的班级,我感到压力巨大。 

  有一次,男孩小吉(化名)在课堂上又哭又闹,只因同桌弄坏了他的钢笔。我试图去安抚他,他一把推开我,还要拿凳子砸向同桌,我赶紧用身子去挡。结果,凳子砸中了我的腿。当时,钻心的疼痛让我差点跌倒,我用力撑着桌子,才没有让自己倒下去。小吉见闯了祸,呆住了,以为肯定会受到我的责罚。我努力平复下自己的情绪,看着他愤怒扭曲变形的脸,沉默了一会儿。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等整个教室安静下来,我从这个事情说起,和他们谈到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冲动带来的后果。整节班会课上,孩子们神情严肃。我想,正处于青春期躁动的他们需要补上这神圣的一课。 

  爱是永恒的话题 

  身体的障碍,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个特殊孩子的表现不一,但我始终以爱为基点,用心理解、宽容、尊重和照顾每一个残疾孩子 

  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告诉孩子“残缺不是残废”。班级里有个孩子叫小辉(化名),耳聋伴随多动症。他经常打老师,骂同学,一刻也坐不住。就是这样的孩子,我也没有放弃,而是对他采取个别化教学。我决定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用陪伴的温暖来感化他。后来,这个孩子的变化连他的家长都感到惊讶。 

  为了让孩子们学好语文,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我“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2022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我的语文体验式学习在市特殊教育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22年,灌南县成立了特殊教育领航团队,任命我为“主持人”,还任命我为区域特教兼职教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特殊教育需要我们不光有爱心,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 

  20多年来,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我校相继有20多个聋哑孩子考上了南京聋人高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也因此受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肯定。2022年,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我也因此被评为县“四有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 

  爱是不倦的翅膀 

  有些孩子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我始终坚信,特教学校没有差生。我努力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教他们学习种花、烘焙,我还带他们走上街头去义卖,有时候累得嗓子喊哑了,但这一举动也感动了无数市民,大家争相购买孩子们种的花。 

  为了这些特殊孩子都能有个美好的未来。我十分注重对他们语言的康复训练。每天放学后,我和同事们自愿留下为自闭症孩子和听障孩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行为矫正。嗓子喊哑了,我们不放弃,孩子不听指挥,甚至又哭又闹,我们也没有放弃。经过我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这些对于我们从事特教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功和莫大的鼓舞。 

  爱是温暖的守候 

  面对卧床不起的中重度特殊儿童,我和同事们一起送教送康上门。记不得有多少次,我们在乡村的田头迷了路,为了躲避狗咬,不得不拼命地跑,也记不得多少次,家长拉着我的手热泪盈眶。我总认为,一个人能够用微光去照亮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温暖的人间,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善待,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希望和未来。这就是作为特殊教师坚持的意义。在我的带动下,我校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市历次优质课评比中,经培养的青年教师孙海霞朱延姝均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孙海霞老师还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基本功比赛,获得等奖。 

  特殊教育需要特别的爱和关怀。回顾自己30年的特教生涯,我深感这份工作的伟大。我始终用自己的初心践行着一位特教老师的使命,为特殊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责任编辑:耿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