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南京市

杨维风:帮更多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杨维风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杨维风,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始终满负荷坚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线,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坚持做一名优秀思政教师,帮更多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业务水平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塑造了良好的师表形象,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师德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文明职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等。 

  不断深化教学研究 

  围绕“为促进学习而教”,他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习惯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的教学风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为探索思政课育人方式改革,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结构化建构的研究”、“十四五”重点课题《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以及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新时代高中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创新”等研究与实践,在《江苏教育》苏派教育名家栏目主持教学系列专题研讨,发表《坚持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特点的思政课教学设计》等论文,编写《烙印—南京红色文化故事(青少版)》《问道——中学生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中的哲学》等中学生读本,探索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思政课教学“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进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行为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体验、感悟,到明理、践行。“知行合一:思想政治课育人实践与创新”被评为首批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价值共生: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被评为南京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 

  热心培养青年教师 

  作为江苏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南京市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坚持以深化课题研究为重要抓手,以开展课例研讨为重要举措,以进行业务培训为重要手段,以加强对外交流为重要平台,将坚持价值共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室教学主张,追求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共情、知识文本与个体经验的价值融通、学科教学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共振。通过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加强相互交流,建立志同道合、勇于创新的教师专业团队,促进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中有10位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2位老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8位老师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6位老师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5位老师获江苏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或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工作室成员基本都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多数成员所在学校政治组被评为市、区先进教研组。 

  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思政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积极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坚持开设公开课、讲座,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在线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和研讨,多次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对西藏、新疆、青海、陕西等地对口帮扶“组团送教”活动,承担重庆、新疆高中政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跟岗培训和江苏省乡村政治骨干教师培训等,参加省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视导、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命题、江苏省教材教辅审读、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监审仲裁、国家安全教育,参与江苏省名师课堂直播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名师课堂直播等活动,发挥教学示范引领作用,所带团队在南京市“四有”好教师团队考核中荣获优秀等第。 

  疫情期间,在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中拍摄面向学生的线上公开课《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成长》和面向家长的线上专题讲座《陪孩子一起成长》等;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面向全省思政教师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上开设专题讲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老师始终认为,重视培养教师,可以培养更多孩子。     

责任编辑:朱璐

杨维风:帮更多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杨维风事迹
发布时间:2023-06-2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杨维风,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始终满负荷坚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线,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坚持做一名优秀思政教师,帮更多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业务水平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塑造了良好的师表形象,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师德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文明职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等。 

  不断深化教学研究 

  围绕“为促进学习而教”,他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习惯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的教学风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为探索思政课育人方式改革,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结构化建构的研究”、“十四五”重点课题《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以及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新时代高中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创新”等研究与实践,在《江苏教育》苏派教育名家栏目主持教学系列专题研讨,发表《坚持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特点的思政课教学设计》等论文,编写《烙印—南京红色文化故事(青少版)》《问道——中学生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中的哲学》等中学生读本,探索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思政课教学“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进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行为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体验、感悟,到明理、践行。“知行合一:思想政治课育人实践与创新”被评为首批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价值共生: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被评为南京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 

  热心培养青年教师 

  作为江苏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南京市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坚持以深化课题研究为重要抓手,以开展课例研讨为重要举措,以进行业务培训为重要手段,以加强对外交流为重要平台,将坚持价值共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室教学主张,追求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共情、知识文本与个体经验的价值融通、学科教学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共振。通过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加强相互交流,建立志同道合、勇于创新的教师专业团队,促进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中有10位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2位老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8位老师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6位老师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5位老师获江苏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或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工作室成员基本都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多数成员所在学校政治组被评为市、区先进教研组。 

  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思政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积极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坚持开设公开课、讲座,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在线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和研讨,多次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对西藏、新疆、青海、陕西等地对口帮扶“组团送教”活动,承担重庆、新疆高中政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跟岗培训和江苏省乡村政治骨干教师培训等,参加省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视导、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命题、江苏省教材教辅审读、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监审仲裁、国家安全教育,参与江苏省名师课堂直播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名师课堂直播等活动,发挥教学示范引领作用,所带团队在南京市“四有”好教师团队考核中荣获优秀等第。 

  疫情期间,在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中拍摄面向学生的线上公开课《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成长》和面向家长的线上专题讲座《陪孩子一起成长》等;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面向全省思政教师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上开设专题讲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老师始终认为,重视培养教师,可以培养更多孩子。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