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南京市

祝瑞松:“星文化”让教育更立体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教师祝瑞松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祝瑞松,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他是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行知名校长”、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4年到2004年,第一个十年,他扎根在目前建邺最北端的南湖一小;再到2006年由他创建的建邺区第一所新建校,苍山路28号南京市奥体小学;再到2010年由他创建的河西大街以南黄山路58号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再到2017年由他创建的高庙路28号,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他的工作单位也是不断向南,向南,向南! 

  着眼师生立体发展“实干校长” 

  从教29年,祝瑞松校长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坚定执行者、践行者。致力于幸福学校、童话乐园、适合的教育研究。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专著《教育:提升生命的品质》。主编出版了《品质的力量》《童话•书法》。先后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几十篇,各类论文获奖近百篇。无论在哪里从教,他遵循“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践行一场“与孩子一起慢慢分享童年”的教育旅行。 

  他所创办的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文化”,着眼人(师生)的健康成长,以“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为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尊重、包容、欣赏、支持每一位师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附小速度、一附小精神、一附小品质”成为了这所开办仅5年新建校的代名词。学校连续6年办学满意度高达93%以上2020、20212023连续年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全区一等奖。太多的数据、实绩、口碑,让这所新建校迅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究其发展的背后,南外河西一附小独特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让我们看得见、看得清教育。 

  在南外河西一附小,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星娃娃。这是学校星文化基因之一。“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既体现对每一个儿童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期待。他们如同天空中的繁星,有的璀璨耀眼熠熠生辉,有的星光点点光芒微弱,个体差异显著。因材施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能选择学生,更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这所新建校的发展定位,“星文化”引领,让南外河西一附小适合的教育更立体。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眼中有人,不仅要有儿童,还要有教师。只有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在南外河西一附小,由于每年教师需求大,应届新教师多,教师队伍建设更显重要。 

  为了促进教师团队互助成长,祝瑞松校长通过南外河西一附小“星光不负赶路人”师德主题墙“星教师星光成长计划”《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教师正能量表》省级立项规划课题《暖制度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研究》等一系列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让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教师迅速成为了“追光者、逐梦人、赶路人”。在这里,每门学科都重要,没有主课、副课之说。每教师都重要,“我们”的称呼更流行,让每一位教师成长更立体。 

  着力教育立体发展“文化校长” 

  南外河西一附小从创办之初祝校长就把“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作为办学定位。“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学校的教育追求。我们坚持自己“适合的教育”的1234定律,让教育立体发展。围绕1个教育核心:教书育人。把握2条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3条教育原则:把教育做软;把文化做暖;把心灵做远。践行4条教育信条: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②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③教育发生在细节中;④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把教育做软、文化做暖、心灵做远”是祝校长的教育宣言。他始终对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跟风,不拔苗,坚守着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良知和美好。 

  学校想可持续发展,尤其新建校,肯定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文化内核。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文化兴校(星文化);坚持准确定位(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写的人,立体的人,全面的人。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坚持“一附小印象”(依法办学,减负不减质,向课堂要质量,向儿童学习生活要质量)。 

  “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祝校长的教育追求。学校办学,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特点。在南外河西一附小,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的实践“密码”是“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坚持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实际,融入学校的文化。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开放办学、把教育打开”,关注可以发挥教育积极作用的一切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发现教育契机、资源,发挥好家校社的立体作用。 

  “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是祝校长的办学定位。学校为谁而建?教育为谁展开?南外河西一附小教育人认为:儿童姓童,教育教学要源于儿童的生活,更要高于儿童的生活。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文化”系统,已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属于儿童的“星校园”。孩子们喜欢这里的老师、环境、课程、活动、午餐等,一切属于他们的学习生活。 

  着重学校立体发展“魅力校长” 

  在南外河西一附小,祝瑞松校长带领的学校领导班子着重学校立体发展,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学科发展、环境建设、家校联系等学校办学的各方面,都要整体思考,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真正让“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南外河西一附小静静发生。 

  学校的立体发展,南外河西一附小教育人有着自己心中的未来样子。主要呈现为三种样子: 

  1.让学校成为学校 

  学校办学需要静下心来办教育。南外河西一附小遵循“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努力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校”,不折腾,不跟风,不得过且过。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实施9种育人途径:⑴加强礼仪育人;⑵注重仪式育人;⑶落实学科育人;⑷坚持文化育人;⑸探索悦动育人;⑹发挥协同育人;⑺经历体验育人;⑻做亮特色育人;⑼弘扬师德育人。同时,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目标导航,用“适合”规划“星课程”实施路径。围绕“适合的教育”开展10种探索,让学校成为学校。 

  2.让儿童成为儿童 

  “儿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南外河西一附小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坚持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把“让儿童具有良好的体验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儿童个性化发展、天天快乐、健康闪亮。学校提出的“南外河西一附小十五好”“课间十分钟星风尚”“五个真”多维度评价等儿童成长教育主张。不断从“儿童的立场、细节的眼光、生活的取向、国际的视野”四个维度,培养“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儿童”。积极做到“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让每一个儿童都精彩。在学习生活中,让星娃娃达到乐学、会学、恒学、助学,不仅要自身能发光,还要能照亮别人、共同发光,更要汇聚成星河、群星闪耀。 

  3.让教师成为教师 

  只有真正地关心教师、发展教师,想教师所想、及教师所及,才能让教师安心、静心、真心地教书育人。无论是为留宁过年的老师策划除夕24小时活动,还是“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暖心晚餐:暖了胃,捂热了心”以及“教师集体生日”“列出星理由春节登门走访”等一系列暖心举措,旨在让教师获得尊重、包容、欣赏、肯定、支持,让教师赢得尊严,实现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实践。 

  在祝瑞松校长的带领下,作为一所新建校的南外河西一附小硕果累累。荣获了“南京市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南京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祝瑞松校长始终坚持“变堵为导”,以正能量引领“星教师”成长。以“心”暖“心”,以“爱”育“爱”,让每一位星教师、星娃娃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实现“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透视“一附小发展”,从北到南,从无到有。这位“拓荒牛校长”始终在建邺新城的教育建设中散发着自己的无私热量,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传递着自己的教育情怀! 

责任编辑:朱璐

祝瑞松:“星文化”让教育更立体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教师祝瑞松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祝瑞松,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他是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行知名校长”、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4年到2004年,第一个十年,他扎根在目前建邺最北端的南湖一小;再到2006年由他创建的建邺区第一所新建校,苍山路28号南京市奥体小学;再到2010年由他创建的河西大街以南黄山路58号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再到2017年由他创建的高庙路28号,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他的工作单位也是不断向南,向南,向南! 

  着眼师生立体发展“实干校长” 

  从教29年,祝瑞松校长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坚定执行者、践行者。致力于幸福学校、童话乐园、适合的教育研究。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专著《教育:提升生命的品质》。主编出版了《品质的力量》《童话•书法》。先后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几十篇,各类论文获奖近百篇。无论在哪里从教,他遵循“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践行一场“与孩子一起慢慢分享童年”的教育旅行。 

  他所创办的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文化”,着眼人(师生)的健康成长,以“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为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尊重、包容、欣赏、支持每一位师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附小速度、一附小精神、一附小品质”成为了这所开办仅5年新建校的代名词。学校连续6年办学满意度高达93%以上2020、20212023连续年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全区一等奖。太多的数据、实绩、口碑,让这所新建校迅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究其发展的背后,南外河西一附小独特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让我们看得见、看得清教育。 

  在南外河西一附小,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星娃娃。这是学校星文化基因之一。“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既体现对每一个儿童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期待。他们如同天空中的繁星,有的璀璨耀眼熠熠生辉,有的星光点点光芒微弱,个体差异显著。因材施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能选择学生,更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这所新建校的发展定位,“星文化”引领,让南外河西一附小适合的教育更立体。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眼中有人,不仅要有儿童,还要有教师。只有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在南外河西一附小,由于每年教师需求大,应届新教师多,教师队伍建设更显重要。 

  为了促进教师团队互助成长,祝瑞松校长通过南外河西一附小“星光不负赶路人”师德主题墙“星教师星光成长计划”《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教师正能量表》省级立项规划课题《暖制度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研究》等一系列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让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教师迅速成为了“追光者、逐梦人、赶路人”。在这里,每门学科都重要,没有主课、副课之说。每教师都重要,“我们”的称呼更流行,让每一位教师成长更立体。 

  着力教育立体发展“文化校长” 

  南外河西一附小从创办之初祝校长就把“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作为办学定位。“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学校的教育追求。我们坚持自己“适合的教育”的1234定律,让教育立体发展。围绕1个教育核心:教书育人。把握2条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3条教育原则:把教育做软;把文化做暖;把心灵做远。践行4条教育信条: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②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③教育发生在细节中;④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把教育做软、文化做暖、心灵做远”是祝校长的教育宣言。他始终对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跟风,不拔苗,坚守着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良知和美好。 

  学校想可持续发展,尤其新建校,肯定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文化内核。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文化兴校(星文化);坚持准确定位(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写的人,立体的人,全面的人。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坚持“一附小印象”(依法办学,减负不减质,向课堂要质量,向儿童学习生活要质量)。 

  “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祝校长的教育追求。学校办学,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特点。在南外河西一附小,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的实践“密码”是“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坚持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实际,融入学校的文化。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开放办学、把教育打开”,关注可以发挥教育积极作用的一切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发现教育契机、资源,发挥好家校社的立体作用。 

  “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是祝校长的办学定位。学校为谁而建?教育为谁展开?南外河西一附小教育人认为:儿童姓童,教育教学要源于儿童的生活,更要高于儿童的生活。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文化”系统,已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属于儿童的“星校园”。孩子们喜欢这里的老师、环境、课程、活动、午餐等,一切属于他们的学习生活。 

  着重学校立体发展“魅力校长” 

  在南外河西一附小,祝瑞松校长带领的学校领导班子着重学校立体发展,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学科发展、环境建设、家校联系等学校办学的各方面,都要整体思考,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真正让“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南外河西一附小静静发生。 

  学校的立体发展,南外河西一附小教育人有着自己心中的未来样子。主要呈现为三种样子: 

  1.让学校成为学校 

  学校办学需要静下心来办教育。南外河西一附小遵循“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努力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校”,不折腾,不跟风,不得过且过。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实施9种育人途径:⑴加强礼仪育人;⑵注重仪式育人;⑶落实学科育人;⑷坚持文化育人;⑸探索悦动育人;⑹发挥协同育人;⑺经历体验育人;⑻做亮特色育人;⑼弘扬师德育人。同时,南外河西一附小坚持目标导航,用“适合”规划“星课程”实施路径。围绕“适合的教育”开展10种探索,让学校成为学校。 

  2.让儿童成为儿童 

  “儿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南外河西一附小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坚持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把“让儿童具有良好的体验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儿童个性化发展、天天快乐、健康闪亮。学校提出的“南外河西一附小十五好”“课间十分钟星风尚”“五个真”多维度评价等儿童成长教育主张。不断从“儿童的立场、细节的眼光、生活的取向、国际的视野”四个维度,培养“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儿童”。积极做到“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让每一个儿童都精彩。在学习生活中,让星娃娃达到乐学、会学、恒学、助学,不仅要自身能发光,还要能照亮别人、共同发光,更要汇聚成星河、群星闪耀。 

  3.让教师成为教师 

  只有真正地关心教师、发展教师,想教师所想、及教师所及,才能让教师安心、静心、真心地教书育人。无论是为留宁过年的老师策划除夕24小时活动,还是“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暖心晚餐:暖了胃,捂热了心”以及“教师集体生日”“列出星理由春节登门走访”等一系列暖心举措,旨在让教师获得尊重、包容、欣赏、肯定、支持,让教师赢得尊严,实现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实践。 

  在祝瑞松校长的带领下,作为一所新建校的南外河西一附小硕果累累。荣获了“南京市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南京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祝瑞松校长始终坚持“变堵为导”,以正能量引领“星教师”成长。以“心”暖“心”,以“爱”育“爱”,让每一位星教师、星娃娃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实现“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透视“一附小发展”,从北到南,从无到有。这位“拓荒牛校长”始终在建邺新城的教育建设中散发着自己的无私热量,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传递着自己的教育情怀!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