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本洲,中共党员,正高级讲师,现任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六合区职教教研室主任,兼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学科中心组成员、南京市人民政府督学、南京市人大代表、六合区政协委员等,先后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慈善义工、六合区政府发展先进个人奖等荣誉。
“天山上的雪莲,总是悄然绽放在最高的峭壁上。但那里有雪,会为它欢呼;那里有风,会为它歌唱。在职业教育的角落中,每天也在绽放着不同的精彩,我想做孩子们精彩人生的守护者,努力为他们鼓掌。”这是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许本洲校长坚守的教育初心。这一份初心,是三十一载扎根乡土却不改其乐的育人情怀,是二十七年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育人追求,是一个平凡却闪亮的职教人的故事。
立足学科,“五步教学法”打造思政“金课”
1992年8月,刚毕业的许本洲开始了教育生涯。1997年8月,他怀揣着对职业教育的向往,走进了六合中专(六合职业学校),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做职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领路人。
在课堂教学中,他能依据学生学习心理,梳理中职德育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采取情境导入-分层设疑-同伴互助-精致点评-情感升华的“五步教学法”打造生动活泼的德育生态课堂,使学生从课堂中有所知、有所乐、有所得。近几年来,德育生态课堂教学先后在市、区各个层面开设公开课、观摩课11节,深受好评,先后为全国、全省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作了10次讲座,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德育课程优质课评比、南京市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中频频获奖。
作为一线教师,他潜心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还带领大家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尝试,科研创新。目前,他主持的5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先后4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报纸期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3篇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近年来,他积极参加德育教材或专著的编写,先后主编、参编了《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等10多本教育教学用书。
以人为本,聚力构建师生成长“第二课堂”
“育人的核心就是爱——对事业的爱,对同事的爱,对学生的爱。”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许本洲老师始终践行着这句教育箴言。
在对学生的爱上,他能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积累小成功;他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积极为困难家庭学生寻求社会资助;他创办了学生创业中心,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还能慷慨解囊,给予资助,近年来累计捐出一万多元,献出一颗爱心,让学生感受爱的温暖;不仅其本人积极践行慈善教育,他还发动家人共同参与慈善事业。由于慈善事迹突出,2018年,他被南京市慈善总会授予“爱心人士”称号。
许本洲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先后组建了50多个学生社团,打造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如今,学校应急救援社团的“博爱校园”项目入选全国100佳,雨花石雕刻社团被评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雨花情青年志愿者社团获评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等,真正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成长发展铸造了桥梁。
在教育教学中,许本洲十分注重教师梯队的培养。多年来,他通过“青蓝工程”促进了18名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他还牵头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群体成长。近5年,学校共产生2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领军人才,5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德育工作带头人,7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梯队有序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助力。
勇于创新,探索“四大模式”塑造职教品牌
工作以来,许本洲先后负责招生、就业、德育、文化建设等工作,变的是岗位,不变的勇于创新探索的工作风格。在他的思考总结下,学校在校园文化、产教融合、学生德育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形成了“四大模式”,塑造了职教品牌。
一是立足地域,创新形成“雨花石”校园文化,学校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基地。“一主八子”的“雨花石文化”既是六合中专的文化形象,也代表着六合职业教育的独特风味。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全国德育工作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座谈会、全国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年会、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等活动,每年吸引1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或培训班来校交流,“雨花石文化”真正做到了在全国有影响力。
二是立足校情,创新开展“集成式”校企合作实践。目前,已形成以校办企业为平台的自主型校企合作,以“校中厂”为平台的入驻型校企合作,以“冠名班”为平台的共建型校企合作,以“厂中校”为平台的校外型校企合作四种合作模型,成为全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的典型。近三年,有2家合作企业获评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在南京市职业学校就业质量电话跟踪调查中,学校连续6年排名南京市第一。
三是立足生情,创新形成“角色德育”育人模式。“在家做一名好儿女,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企业做一名好员工,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角色德育”开展以来,学校的校风学风,学生的校容校貌发生巨大转变。2018年,学校获评江苏省学生管理30强单位;2021年,学校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今年,学校还被推荐参加全国文明校园评比。
四是立足大思政观,创新形成“行走的思政”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1年,许本洲开始探索区域贯通式育人新路径,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学校牵头成立了六合区“职普融通”大思政教育共同体,开始了区域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新实践。实践以来,学校获评全国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许本洲领衔教师团队获评江苏省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许本洲老师多年的孜孜以求和不断的钻研创新,不仅成全了千万师生的成长,更把一所乡村职业院校发展成为服务师生成长、服务社会发展的沃土与摇篮。
一寸芳华一片心,一个岗位一生责。带着这样的信念和追求,许本洲和他的团队还将继续努力,为实现新的职教梦不断奔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