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南京市

杨思瑞:坚守师心,铸魂育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教师杨思瑞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言先立德,师德是立教之本,立身之本,更是教育的灵魂。投身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来,杨思瑞老师担任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级部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坚持“教育是良心事业”,他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以无私奉献书写教育人生先后荣获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师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师德是教育的心灵契约。杨老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让他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他爱岗敬业,教学业绩突出;他积极参加、主持教研活动,多次开设教学公开课或讲座多次参加南京市模考等教学和社会考试命题工作,受到同行教师、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他不断地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文化的滋养,培养出一批批明理精义、体健心强的学子。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杨老师作为级部主任,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组织本年级各班级、各备课组、各位老师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的过程十分艰难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提前梳理和准备。杨老师未雨绸缪,通过线上班主任会、线上备课组长会等及时布置相关工作,并了解各班、各备课组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协调处理相关事务。他除了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外,还不厌其烦地组织年级管理小组进入线上课堂,了解各班上课、听课等相关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疫情缓解后,学生返校恢复了课堂教学,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杨老师统筹安排学生每日测温、日常消毒等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常规化,加强了年级的凝聚力。 

  “师爱”——关爱学生,培根铸魂 

  以德为首,以爱育人。多年来,杨老师待人以德、爱生以情、敬业以精,他是真爱自己的职业、真爱每一位学生他常把“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者”这一理念放在心底,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用深情去打动学生,带领学生走出人生荒漠,让他们拥有快乐,在阳光下成长。 

  2016年,因学校工作调整需要,杨老师担任年级主任的工作。自担任年级主任以来,他以校为家,全身心扑在年级工作上,坚持每日早晨与班主任一起到岗,晚上与学生一起放学。特别是在2022年三月底高三返校复学期间,由于处在备考关键期,学生全员住宿封闭管理,他舍小家顾大家,与班主任一起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是夜里12点还在查宿舍,早6点已经在教学楼里巡查,可以说为学生和学校发展鞠躬尽瘁。 

  教育的温度来自师生朝夕相处的真挚情感,教育有温度,人心更温暖。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校“优秀管理奖”,校最高荣誉“师德标兵”“江北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师绩”——创新进取,精益求精 

  时代向前,教师向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直杨老师追求的境界。在教学中,杨老师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手段,并及时把学习经验用于教学,收获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两次获得南京市历史优质课一等奖,成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主持了江北新区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在不断的求索中,杨老师成为学生和同事口中的“三哥”,也成了南京高中历史圈内小有影响力的“三哥”。 

  还记得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后,上级部门组织编写国家级教材《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读本,刚做完脂肪瘤切除手术的杨老师也参与了该书编写。时值夏日,酷热难耐,尚需“休整”,家人劝他放弃此项任务,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毅然参加。他承受着巨大压力,起早贪黑,翻阅、查找资料,斟酌语言,最后不负众望,在专家和省市领导审核过程中受到好评 

  杨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丝毫懈怠,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用爱心和责任心教育学生,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绽笑颜”,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定能做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让桃李满园,德满天下 

责任编辑:朱璐

杨思瑞:坚守师心,铸魂育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教师杨思瑞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言先立德,师德是立教之本,立身之本,更是教育的灵魂。投身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来,杨思瑞老师担任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级部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坚持“教育是良心事业”,他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以无私奉献书写教育人生先后荣获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师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师德是教育的心灵契约。杨老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让他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他爱岗敬业,教学业绩突出;他积极参加、主持教研活动,多次开设教学公开课或讲座多次参加南京市模考等教学和社会考试命题工作,受到同行教师、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他不断地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文化的滋养,培养出一批批明理精义、体健心强的学子。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杨老师作为级部主任,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组织本年级各班级、各备课组、各位老师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的过程十分艰难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提前梳理和准备。杨老师未雨绸缪,通过线上班主任会、线上备课组长会等及时布置相关工作,并了解各班、各备课组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协调处理相关事务。他除了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外,还不厌其烦地组织年级管理小组进入线上课堂,了解各班上课、听课等相关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疫情缓解后,学生返校恢复了课堂教学,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杨老师统筹安排学生每日测温、日常消毒等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常规化,加强了年级的凝聚力。 

  “师爱”——关爱学生,培根铸魂 

  以德为首,以爱育人。多年来,杨老师待人以德、爱生以情、敬业以精,他是真爱自己的职业、真爱每一位学生他常把“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者”这一理念放在心底,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用深情去打动学生,带领学生走出人生荒漠,让他们拥有快乐,在阳光下成长。 

  2016年,因学校工作调整需要,杨老师担任年级主任的工作。自担任年级主任以来,他以校为家,全身心扑在年级工作上,坚持每日早晨与班主任一起到岗,晚上与学生一起放学。特别是在2022年三月底高三返校复学期间,由于处在备考关键期,学生全员住宿封闭管理,他舍小家顾大家,与班主任一起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是夜里12点还在查宿舍,早6点已经在教学楼里巡查,可以说为学生和学校发展鞠躬尽瘁。 

  教育的温度来自师生朝夕相处的真挚情感,教育有温度,人心更温暖。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校“优秀管理奖”,校最高荣誉“师德标兵”“江北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师绩”——创新进取,精益求精 

  时代向前,教师向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直杨老师追求的境界。在教学中,杨老师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手段,并及时把学习经验用于教学,收获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两次获得南京市历史优质课一等奖,成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主持了江北新区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在不断的求索中,杨老师成为学生和同事口中的“三哥”,也成了南京高中历史圈内小有影响力的“三哥”。 

  还记得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后,上级部门组织编写国家级教材《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读本,刚做完脂肪瘤切除手术的杨老师也参与了该书编写。时值夏日,酷热难耐,尚需“休整”,家人劝他放弃此项任务,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毅然参加。他承受着巨大压力,起早贪黑,翻阅、查找资料,斟酌语言,最后不负众望,在专家和省市领导审核过程中受到好评 

  杨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丝毫懈怠,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用爱心和责任心教育学生,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绽笑颜”,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定能做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让桃李满园,德满天下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