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燕,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开发区班主任研训员,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研究工作室主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5年来,她孜孜不倦,执著追求,怀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深厚的教育情怀,以奋斗致敬青春,以实干担当使命,以拼搏成就精彩,以热爱奔赴未来。
立德树人,赋能学生成长
热爱学生,是成为好老师的情感底色,她总想把最真挚的爱普洒到每位学生心田,助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一个都不能少”一直是她所带班级的幸福约定,“关爱每一个”是她坚持的德育准则。青是个胆小的姑娘,怯生生的眼睛里透着交朋友的渴望。怎样为她赋能、自信交友呢?陈老师用心引领,放大优势,着重表扬她偶尔发言的精彩瞬间,同学们的掌声中她悄悄抿嘴笑了;下课了,她拿着一根毛线坐在角落,我邀请她玩传统民间游戏“翻花儿”,当毛线在她手中灵巧翻飞时,吸引了很多同学围观,大家纷纷想要跟她配合玩耍,她耐心地教着每一位伙伴。渐渐地,青越来越开朗,收获了大家的友谊。陈老师还坚持为孩子们写育人日记,利用寒暑假、周末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用爱心和智慧去了解每位学生,深入他们的内心,协同社会、学校、家长,力争促进学生的转化提升,每次看着操场上的阳光少年,她为自己曾经潜心、精心地引领、陪伴他们而骄傲,为他们的成长喝彩。
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方法
她长期坚守在课堂第一线,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25年一线班主任经历的她,总是在贴近儿童心灵的情境中育人。牢记学科育德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学生德性生长,她研究新课程标准,努力成为学科育德的行家里手。
她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近四年来,在汉中、南通、盐城等地执教公开课十余节,参加南通市、汉中市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她主持的省十二五、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均已结题。作为开发区兼职研训员,在实际工作中,她充分发扬模范带头工作,先后指导打磨年轻老师,任期内带出了23个南通市一等奖,两个江苏省一等奖和一个江苏省二等奖。
多方协同,加强苏陕互动
2021年6月作为业务骨干被选派到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对口支援一年,她远赴千里当“爱心妈妈”,她跨越千里相约空中云课堂,她结对帮扶倾情助力,她求真务实,潜心育人,洒一路汗水,收获一路风景。
她有善心,前往陕西支教,她把自己的热情带到城固,且源源不断地辐射延伸。2021年9月,陈老师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爱心捐赠活动,号召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学习生活用品,捐赠给陕西省润东学校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还为孩子们找到了“南通妈妈”,以小爱促大爱。
她有爱心,结对帮扶倾情助力,争取到苏陕协作爱心助学金8000元以及价值3万余元的1000余册图书。春节期间,回南通的她奔波于某国企和慈善协会之间,争取到专项扶贫善款20万元。
她有热心,支教期间一直想把南通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带到陕西城固。疫情期间,她创造性地开展“线上空中云课堂”。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2021年12月8日到10日,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线上空中云课堂”交流研讨活动,实现了两地远程管理协同、教研协同、课堂协同、资源协同,开创了城固县“线上空中云课堂”的先河。通过云交流、双师云课堂等形式,师生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条件下苏陕教育资源共享共赢新举措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三天时间里,南通、城固两地的老师分别执教,跨越千里,实现云互动远程教学,“学生们”相距千里,却能同时置身同一名师课堂,享受高清、流畅、稳定的音视频体验,这样独特而又新颖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陈老师在支教期间工作积极务实,在促进支教学校及城固教育的进步及苏陕交流协作中表现优秀。多家省、市、县级媒体报道她的支教事迹,推广她的优秀工作经验。
落实“双减”,回归本真教育
教学无小事,育人须精心。她积极践行“双减”政策,每天陪伴学生坚持阅读,净化心灵,启迪思想;坚持体育运动,强健体魄,锻炼心志;坚持劳动、看新闻,美化小家,心系国家。随着时光的流转,她对教育教学的深爱从未减退,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以饱满的激情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她以爱为名,以萤火之光点亮了身边人:先后多次为老师做专题讲座,培训内容涉及学科建设、常规教研、学科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心态调整等多方面的内容,她不仅得到师生们的肯定和欢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陈燕老师以爱为桨,默默地当师生成长的“北斗导航”,笑看他们扬起自信风帆,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