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宿迁市

邢磊: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邢磊个人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在美丽的骆马湖畔、奔流不息的大运河北岸,有一座洋溢着青春、绽放着艺韵的学园——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2016年暑期,邢磊老师怀揣着善教有格、润物无声,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追求调入该校,踏上了新节点上的又一段教育实践之路,在这里无私地奉献着青春岁月。 

  传薪火——文化育人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是已故京剧表演大师黄孝慈老师生前唯一以她名字命名的社团。作为艺术团主要负责人的他,近年来以骆马湖传说为背景精心创编了课本剧《龙马精神》,多少个日夜伏案疾笔,汗水墨印浸润了无数张稿纸。常看到他与京剧团的老师们交流创编,带着孩子们练习联排。故事还愿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湖滨新区敢试敢闯、不怕艰难、勇于为百姓造福的“龙马精神”。2023年4月,应中国教育电视台再次之邀,他和《龙马精神》团队的老师们孩子们参加“一堂好戏”节目录制。通过课本剧表演,用戏曲艺术讲述感人的故事,把新时代党的育人方针和立德树人目标落到了实处。2023年5月,他们又参加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他和孩子们又在活动过程中学思践悟、传承美德。 

  在他的耕耘下,京剧艺术特色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艺术团先后参加各级各类演出达350余场,国家级获奖有43项、省级95项、市区级188项;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录取中戏附中、上戏附中、江苏省戏校;创作的剧目《永远跟党走》《智斗》《雪枫颂》等也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学校也被确立为“全国少儿京剧培训基地”“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优秀非遗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接待来自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友人参观交流;分别承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文化交流活动。 

  近年来,在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的基础上,学校《黄孝慈少儿京剧特色文化建设》内涵项目被省级立项,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的他,和同事们一道,紧紧围绕计划书制定的各项内容,坚持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为基本路径,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结项优秀等次。目前,京剧这粒种子已经在师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致力通过“京韵之美育人之美,以人之美成就美丽人生”,努力培育着学校文化新的生长点。 

  强自身——扬鞭奋蹄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却从不认为自己的职业普通。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也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时刻自觉的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的有关师德方面的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服务、管理、教育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以诚信教育为契机,树立“德为教育事业之基”的观念。平日与学生相处,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课余,他会沉静下来,不断地思考,开始向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求经问道,反复揣摩俞子夷的《小学教材和教学法》,用深刻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用钱理群教授的《我的精神自传》、季羡林先生的《修身与治学》洗礼自己......在不断的阅读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不断地凭感觉走向深刻,由模糊走向清晰,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就“学生注意品质”专题主持的重点课题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在省级刊物先后发表系列论文,课题立项、结题。他还先后在市区各级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获一等奖,多次送教下乡,担任宿迁市第七届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并被评为优秀导师...... 

  他始终认为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共情,倡导每一位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要不忘教育信仰初心,满怀教者仁爱之心,做“双减”背景下合格的“育人者”,构建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新时期课堂评价体系,依托师爱善良和教育智慧,聚焦孩子的“最亮处”,包容“最低处”,唤醒“最深处”,引领“最高处”,帮助孩子走好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因此所执教的教学班在区域历次的检测中均名列前茅,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他希望,让自我的探索流泻出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他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他也将继续努力,扎根教育事业,像家乡的白杨树一样平实做人、蓬勃向上。 

责任编辑:耿美琳

邢磊: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邢磊个人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在美丽的骆马湖畔、奔流不息的大运河北岸,有一座洋溢着青春、绽放着艺韵的学园——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2016年暑期,邢磊老师怀揣着善教有格、润物无声,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追求调入该校,踏上了新节点上的又一段教育实践之路,在这里无私地奉献着青春岁月。 

  传薪火——文化育人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是已故京剧表演大师黄孝慈老师生前唯一以她名字命名的社团。作为艺术团主要负责人的他,近年来以骆马湖传说为背景精心创编了课本剧《龙马精神》,多少个日夜伏案疾笔,汗水墨印浸润了无数张稿纸。常看到他与京剧团的老师们交流创编,带着孩子们练习联排。故事还愿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湖滨新区敢试敢闯、不怕艰难、勇于为百姓造福的“龙马精神”。2023年4月,应中国教育电视台再次之邀,他和《龙马精神》团队的老师们孩子们参加“一堂好戏”节目录制。通过课本剧表演,用戏曲艺术讲述感人的故事,把新时代党的育人方针和立德树人目标落到了实处。2023年5月,他们又参加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他和孩子们又在活动过程中学思践悟、传承美德。 

  在他的耕耘下,京剧艺术特色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艺术团先后参加各级各类演出达350余场,国家级获奖有43项、省级95项、市区级188项;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录取中戏附中、上戏附中、江苏省戏校;创作的剧目《永远跟党走》《智斗》《雪枫颂》等也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学校也被确立为“全国少儿京剧培训基地”“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优秀非遗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接待来自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友人参观交流;分别承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文化交流活动。 

  近年来,在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的基础上,学校《黄孝慈少儿京剧特色文化建设》内涵项目被省级立项,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的他,和同事们一道,紧紧围绕计划书制定的各项内容,坚持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为基本路径,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结项优秀等次。目前,京剧这粒种子已经在师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致力通过“京韵之美育人之美,以人之美成就美丽人生”,努力培育着学校文化新的生长点。 

  强自身——扬鞭奋蹄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却从不认为自己的职业普通。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也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时刻自觉的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的有关师德方面的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服务、管理、教育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以诚信教育为契机,树立“德为教育事业之基”的观念。平日与学生相处,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课余,他会沉静下来,不断地思考,开始向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求经问道,反复揣摩俞子夷的《小学教材和教学法》,用深刻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用钱理群教授的《我的精神自传》、季羡林先生的《修身与治学》洗礼自己......在不断的阅读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不断地凭感觉走向深刻,由模糊走向清晰,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就“学生注意品质”专题主持的重点课题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在省级刊物先后发表系列论文,课题立项、结题。他还先后在市区各级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获一等奖,多次送教下乡,担任宿迁市第七届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并被评为优秀导师...... 

  他始终认为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共情,倡导每一位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要不忘教育信仰初心,满怀教者仁爱之心,做“双减”背景下合格的“育人者”,构建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新时期课堂评价体系,依托师爱善良和教育智慧,聚焦孩子的“最亮处”,包容“最低处”,唤醒“最深处”,引领“最高处”,帮助孩子走好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因此所执教的教学班在区域历次的检测中均名列前茅,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他希望,让自我的探索流泻出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他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他也将继续努力,扎根教育事业,像家乡的白杨树一样平实做人、蓬勃向上。 

责任编辑:耿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