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州市

张 华:时光有故事,微光也温暖

——苏州市吴中区一箭河实验小学教师张华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张华老师,从教34年,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她是全国优秀教师、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苏州市2019年度班主任(小学组唯一)、苏州市三八红旗手、苏州教育时代新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还是苏州市首批名优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被誉为“苏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一面旗帜”。荣誉是对张华老师坚守一线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她继续探索实践的最大推动力。

  班级管理的有心人:平凡日子里,一份份师爱在涌动 

  三十四年,一路走来,张华老师勇敢地践行育人新理念,寻求育人新方法,开辟育人新路径。她觉得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契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长期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五镜(放大镜、显微镜、透视镜、多棱镜、望远镜)四一(一封书信、一张卡片、一个舞台、一个课堂)七巧板”工作法,在她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如果用爱守护,用智慧浇灌,那么开花结果总有时”。正因如此,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及时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成长,以最巧妙的方式,为学生成长赋能。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她和孩子交换的礼物叫“关爱”。“张老师,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张老师,你不要忙太晚。”这是来自小学生简单的关心。有一次期末试卷作文命题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班级46个孩子中,33位不约而同地写了长大后要做像张老师一样的老师。在他们的眼中她是老师,是孩儿王,也是魔法师。 

  家校共育的行动者:时光清浅里,一份份真情在流淌 

  全身心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她不断地寻找各种教育合力,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家长。从初涉教坛时骑自行车挨家挨户家访,到现在借助走访和网络,她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密切交流。 

  最近几年,她接待数千名家长的咨询,留下以学生的成长记录、家校联系、教育小故事、班主任工作思考等方面内容近3000条微博、300多篇博客,一百多个美篇,保存204个班级相册近30000张照片。 

  从组织家长走进班级,到为家长量身定制读书沙龙、家长课堂、亲子体验活动;疫情期间,她与学生、家长身离心不离,线上阅读分享、才艺展示、家庭教育沙龙。这些年,她不断创新家校合作形式,一步步将家长变成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家长说:“张老师是一位把教育当作事业的老师。她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 

   班主任成长的引领者:岁月更迭里,一份份希望在诞生 

  2014年,在苏州市和吴中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智慧坊·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张华工作室”正式授牌。她进一步创新“五镜四一七巧板”工作法,分享思考和实践。 

  近五年,她受邀去全国各地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参与活动近百场,受众近万人次。2018年分别赴青岛、杭州,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新德育G20高峰论坛”和“班主任之光·做最好的班主任”研讨会上作专题讲座。此外,她对德育工作相对薄弱的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前往传授班主任工作经验,热心帮扶,助力成长。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她带领团队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仪式教育、二十四节气教育等研究,带动整个区域学校发展,打造了优质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同时,她还对每一个成员制定”E人一案”培养计划。 

  短短几年,智慧坊的辐射力不断加强,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为教育一线冉冉升起的新星。工作室成员先后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和苏州大市组织的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屡获殊荣。她努力将这一平台打造成优秀班主任的孵化器、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的实践基地、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加油站。 

  德育多样化的探索者:寒来暑往里,一次次尝试在突破 

  2017年,在分管学校德育处工作时,张华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向全校家长辐射。她主持“凌霄父母乐学堂”,系统开设多样而开放的家长学习成长课程,周五晚上,家长自由选择参加喜欢的课程。五年中,乐学堂先后组织专题讲座、读书沙龙、经验分享等活动近60次,组织各类活动80多次,参与家长累计5000多人,甚至吸引了不少其他学校的家长慕名前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她是主要的功勋教师。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年会上,她以《另一种教育的美丽》为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教师作精彩的经验分享。课堂教学渗透、学生社团训练、活动课程习得、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德育工作的有效时空,最大限度地拓展着立德树人的通道。 

  乡村教育的担当者:时光流转里,一束束微光有温度 

  哪里需要到哪里。20219月,吴中区胥口镇新建的一箭河实验小学要开办,生源相对薄弱。在区教育局和镇政府的协调安排下,张华老师作为优质教师资源从城区学校来到离家较远的乡镇学校任教。虽然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长,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是常态,但张老师深感责任在身,不能懈怠。 

  作为副校长,张老师分管教育、教学、教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虽身兼多条线,但她坚持任教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全心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学校条线管理工作中,科学统筹安排时间,任劳任怨地为学校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班级学生成长服务。 

  适时绽放的育人理念,及时放飞的教育策略,多手托举的管理行动,构成了张华老师的教育工作特色。她管理有创新,工作有张力,育人有成效。2012年开始,市教育电视台先后6次专题报道她的先进事迹。201510月,她成为《苏州德育》封面人物,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大市内外引起更多关注。20174月《德育报》对她作专题报道。她在“苏州教育”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小老师,大情怀》被评为最佳微视频之一。2018年苏州市教师节座谈会上,张华老师以特邀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张华老师是教育的坚守者,“三十四年,我在做着幸福快乐的班主任。”这是她的心声。作为教师,她的课堂充满智慧和温情;作为班主任,她和学生既有师生的尺度又有朋友的情谊;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她既是改革的先锋,也是行动的榜样;作为学校工作分管者,她既是学校发展的探索者,也是教师成长的领路人,无愧于这个时代优秀教师的荣光。    

责任编辑:周灵

张 华:时光有故事,微光也温暖
——苏州市吴中区一箭河实验小学教师张华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张华老师,从教34年,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她是全国优秀教师、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苏州市2019年度班主任(小学组唯一)、苏州市三八红旗手、苏州教育时代新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还是苏州市首批名优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被誉为“苏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一面旗帜”。荣誉是对张华老师坚守一线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她继续探索实践的最大推动力。

  班级管理的有心人:平凡日子里,一份份师爱在涌动 

  三十四年,一路走来,张华老师勇敢地践行育人新理念,寻求育人新方法,开辟育人新路径。她觉得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契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长期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五镜(放大镜、显微镜、透视镜、多棱镜、望远镜)四一(一封书信、一张卡片、一个舞台、一个课堂)七巧板”工作法,在她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如果用爱守护,用智慧浇灌,那么开花结果总有时”。正因如此,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及时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成长,以最巧妙的方式,为学生成长赋能。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她和孩子交换的礼物叫“关爱”。“张老师,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张老师,你不要忙太晚。”这是来自小学生简单的关心。有一次期末试卷作文命题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班级46个孩子中,33位不约而同地写了长大后要做像张老师一样的老师。在他们的眼中她是老师,是孩儿王,也是魔法师。 

  家校共育的行动者:时光清浅里,一份份真情在流淌 

  全身心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她不断地寻找各种教育合力,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家长。从初涉教坛时骑自行车挨家挨户家访,到现在借助走访和网络,她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密切交流。 

  最近几年,她接待数千名家长的咨询,留下以学生的成长记录、家校联系、教育小故事、班主任工作思考等方面内容近3000条微博、300多篇博客,一百多个美篇,保存204个班级相册近30000张照片。 

  从组织家长走进班级,到为家长量身定制读书沙龙、家长课堂、亲子体验活动;疫情期间,她与学生、家长身离心不离,线上阅读分享、才艺展示、家庭教育沙龙。这些年,她不断创新家校合作形式,一步步将家长变成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家长说:“张老师是一位把教育当作事业的老师。她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 

   班主任成长的引领者:岁月更迭里,一份份希望在诞生 

  2014年,在苏州市和吴中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智慧坊·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张华工作室”正式授牌。她进一步创新“五镜四一七巧板”工作法,分享思考和实践。 

  近五年,她受邀去全国各地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参与活动近百场,受众近万人次。2018年分别赴青岛、杭州,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新德育G20高峰论坛”和“班主任之光·做最好的班主任”研讨会上作专题讲座。此外,她对德育工作相对薄弱的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前往传授班主任工作经验,热心帮扶,助力成长。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她带领团队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仪式教育、二十四节气教育等研究,带动整个区域学校发展,打造了优质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同时,她还对每一个成员制定”E人一案”培养计划。 

  短短几年,智慧坊的辐射力不断加强,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为教育一线冉冉升起的新星。工作室成员先后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和苏州大市组织的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屡获殊荣。她努力将这一平台打造成优秀班主任的孵化器、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的实践基地、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加油站。 

  德育多样化的探索者:寒来暑往里,一次次尝试在突破 

  2017年,在分管学校德育处工作时,张华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向全校家长辐射。她主持“凌霄父母乐学堂”,系统开设多样而开放的家长学习成长课程,周五晚上,家长自由选择参加喜欢的课程。五年中,乐学堂先后组织专题讲座、读书沙龙、经验分享等活动近60次,组织各类活动80多次,参与家长累计5000多人,甚至吸引了不少其他学校的家长慕名前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她是主要的功勋教师。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年会上,她以《另一种教育的美丽》为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教师作精彩的经验分享。课堂教学渗透、学生社团训练、活动课程习得、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德育工作的有效时空,最大限度地拓展着立德树人的通道。 

  乡村教育的担当者:时光流转里,一束束微光有温度 

  哪里需要到哪里。20219月,吴中区胥口镇新建的一箭河实验小学要开办,生源相对薄弱。在区教育局和镇政府的协调安排下,张华老师作为优质教师资源从城区学校来到离家较远的乡镇学校任教。虽然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长,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是常态,但张老师深感责任在身,不能懈怠。 

  作为副校长,张老师分管教育、教学、教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虽身兼多条线,但她坚持任教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全心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学校条线管理工作中,科学统筹安排时间,任劳任怨地为学校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班级学生成长服务。 

  适时绽放的育人理念,及时放飞的教育策略,多手托举的管理行动,构成了张华老师的教育工作特色。她管理有创新,工作有张力,育人有成效。2012年开始,市教育电视台先后6次专题报道她的先进事迹。201510月,她成为《苏州德育》封面人物,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大市内外引起更多关注。20174月《德育报》对她作专题报道。她在“苏州教育”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小老师,大情怀》被评为最佳微视频之一。2018年苏州市教师节座谈会上,张华老师以特邀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张华老师是教育的坚守者,“三十四年,我在做着幸福快乐的班主任。”这是她的心声。作为教师,她的课堂充满智慧和温情;作为班主任,她和学生既有师生的尺度又有朋友的情谊;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她既是改革的先锋,也是行动的榜样;作为学校工作分管者,她既是学校发展的探索者,也是教师成长的领路人,无愧于这个时代优秀教师的荣光。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