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书育人,三尺讲台燃青春
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是学生的楷模、老师的榜样。从教22年,三尺讲台燃青春,立德树人,无怨无悔;他以爱心做清泉,洗涤学生的心灵,用知识做云梯,引领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先后被评为“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克州优秀援疆教师”“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援克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江苏援克争做‘吴登云式’援疆干部人才先进个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教育援疆团成员。
他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学生谢普开提·阿卜拉江在他离疆返苏时代表全班给他写信说:“程老师,感谢您不畏路途遥远,不畏援疆之行的寂寞,给我们带来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希望!感谢您面对我们如此差的基础也没有放弃我们,感谢您每堂课对我们的激励,感谢您的一视同仁……您教我们的这一年,是我们收获最多的一年,是我们数学成绩提升最快的一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交给我们的解题心得,更不会忘记老师您!”
立德树人,教研教学促成长
作为苏州市中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相城区高中数学高考研究中心组专家,相城区蒋智东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黄埭中学四有好教师团队成员,对口帮扶望亭中学“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在引领青年教师学科成长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近三年,主持在研省十四期教研课题一项,苏州市教育前瞻性项目一项、姑苏拔尖人才资金资助项目一项。开设省、市、区级公开课50余节,讲座20余次。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年度成果一等奖1项。在省级数学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
在上《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示范课时,他让学生课前做了若干个常见几何体模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几何体的情感和欲望;在课堂上,通过核心探究活动,借助实物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动画演示,师生交流、探究和归纳,让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水到渠成。克州一中玉山江老师说:程老师的课,师生互动充分,容量大,活动多,知识生成过程清晰,学生经历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何由所以然的探索,推理、论证过程。克州二中张世武老师说:程老师既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又围绕课本知识,教学活动设计体现数学教学本质。这种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大家更新了教学理念,也感受到了苏派名师沉稳、大气的课堂掌控能力,领略到了苏派名师的风采。
克州求建,南疆石榴花正红
他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润疆的号召,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作为江苏省首批“组团式”援疆支教团成员参加江苏援疆支教工作。
首创克州求建数学建模社团,寻求支教工作的支点
在社团成立仪式上,他给同学们阐述了社团名称内涵:谐音“刻舟求剑”,通过数学建模,刻舟也可求剑;开展研究性学习,求解建模,进行跨学科融合,深度学习;求索江苏援疆教师文化润疆之路,力求有所建树;通过活动,让团队师生素养得到提升,锻造成为克州之剑。
社团吸引了众多对数学感兴趣的师生,每周四晚上一场建模微讲堂,讲授数学建模知识,组织建模活动。在二中掀起一股学数学、研究数学的热潮,让“一切皆可建模”成为二中的流行语。社团活动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关注,2021年11月8日,江南时报以“江苏省黄埭中学:援疆教师程仕然的《数学建模微课堂》 ”为题进行了报道。
做好兼职教研员工作,带动克州教科研迈上新台阶
作为克州兼职教研员、学科方面的专家,他承担了克州高中数学统考命题、组织阅卷、组织考后评价反馈,参与帕米尔名师评审、州级教师基本功竞赛、命题比赛、说课比赛、论文等比赛的评审和指导工作,负责自治州及自治区级课题的立项评审及中期指导、结题指导等工作。多次组织苏克空中联合教研活动,把后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输入到克州的教育血液中来,带动克州地区数学教研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克州地区的教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主持克州高中数学领航筑梦“新课标·新教材”区域研训活动。他首次采用“培训任务单”,让每一位参加研训的教师都能带着任务和思考进行学习,给每位老师机会,进行交流和发表自己的想法。研训活动调动了每位与会教师的积极性,大家踊跃发言,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克州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情发表有理论、有方法,有实践、有落实的见解,大家思想的火花在碰撞,真正做到了:一棵树的摆动,带动了整个森林摆动的效果。
名师带出高徒,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成绩显著
他是“江苏援疆心连心教育大篷车”核心成员,“苏老师工作站”进站导师,师带徒形式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面对面,手把手地与徒弟们一起研课磨课,付出也很多,成果亦斐然。指导张世武、阿吉买买提、谭雪琴等徒弟获得自治州及自治区教学评比一等奖等奖项多项,指导张世武老师代表新疆自治区参加全国2022年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创造了克州数学教师参赛的最高纪录,让大家对南疆教育刮目相看。
大爱为国,家与国的选择
援疆期间,白天忙工作,晚上还要连线后方,远程辅导自己正上初三的女儿,除了解决数学问题,还要看物理、搞化学。住在他隔壁宿舍的老师经常能听到他不断提高的音量,也许这样才能让女儿听得更清楚些。让他担心的还有老家88岁高龄的老母亲,22年的4月,老人摔跤后卧床,5月第一次病危,10月第二次病危,12月底病逝……忠孝难两全,远在克州的他心急如焚,但也只能一次又一次默默流泪。
在家与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