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讲台印身影,伏案窗前夜灯明。叶绿花红勤浇灌,喜对耕耘育桃李。”这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带学生录微课、陪学生读好书、领学生诵古文,“下水文”中与学生斗智斗勇、一争高下,他乐此不疲;他是一位低调的“人大”代表,进社区了解民情民意,写提案替百姓发声,上讲坛跨行业讲座,他借智助力;他还是一位支教帮扶的“执著者”,三到贵州支教送课,两赴新疆友校携手,一心帮扶助教不懈怠。他就是平凡低调又用心用智的陈泉堂“特级”。
以学生心为教育心,三尺讲台写人生
他,作为一名老师,以学生心为教育心,潜心育人;他,作为一名党员,践行初心,积极发扬我党精神;他,作为特级,通过园区干部训练营、党员服务长廊和花季大讲堂为干部、教师、学生释疑解困、精准帮扶;他,作为市区多个骨干共同体和学科基地的导师,在磨课、上课和指导之路上不断切换身份,一心只为把最好的教研做到园区教师的心中。
陈泉堂目前任苏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导师、苏州市学科培训基地导师,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骨干共同体主持人、区学科培训基地主持人,曾主持多项省市规划课题,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过几十篇专业论文,作专题讲座30余次,对小学习作教学和古诗文教学等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省市教学竞赛一等奖,本人多次获省市教学竞赛指导奖。多次被评为“感动星海年度人物”。多种荣誉集于一身的“陈特”,却为人低调,工作踏实,无论是学校教学工作还是区域教研工作,他总是本着一颗初心,课堂上引领学生潜心学习,课堂外指导教师研修提升,教研中细致为每一节课诊脉把关。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星海这片丰茂的教育园中,我愿化作林中的一片绿叶,折射‘适合’的光辉,浸润‘适需’的阳光,提供‘适切’的滋养。”他既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为群众发声践诺言,服务一方勇向前
“为群众代言、替百姓发声、做服务一方的四有好教师。”这是陈泉堂在2021年底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上发表的候选感言。一年来,我积极履行代表承诺,践行党员初心,发挥专业特长,造福一方百姓。
陈泉堂,是苏州工业园区人大代表。2014年,他以特级教师、大市语文教研员的身份引入园区,在多重职责的切换中,他始终以学生心为教育心,以百姓事为头等事,用心书写教育为民的情怀。
在人大代表会议前后,他围绕民生保障和教育服务,提出了多条人大建议,其中《关于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姑苏样板”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闭会期间,他始终践行为民履职宗旨,认真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积极建言献策。他还被区组织部推荐到园区检察院担任“外脑专家”,定期参加区检察院法律文书评选工作,为园区的公检法工作贡献微薄力量。2022年,他先后为园区检察干部、行政执法干部作《法律文书中的语文品质》讲座多场次,受到执法干警的一致好评。
他时刻牢记“为群众立言、为代表立行”的光荣使命。疫情期间,他居家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开通“陈老师教你学阅读”“陈老师教你写习作”等多个线上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发布,为孩子们的居家学习助力。同时,他也积极参加防疫志愿工作,牵头组成了星海疫情服务志愿分队,连续一个多月,不分昼夜地指挥并亲自参与门岗志愿服务。
人大代表的身份是他人生页码上一枚闪烁的光标。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他还将继续履行好一名基层党员教师代表的职责,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精耕细作,努力散发教育界代表的光和热。
踏边疆甘做扶桥梁,情系他乡志四方
“教育千般事,点亮一盏灯。”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和市区骨干共同体主持人,陈泉堂老师不仅服务好园区教育,还将教研的热情燃烧到远在新疆和贵州的帮扶学校。他参加苏州市教育局对贵州铜仁的支教工作;参加星海小学对新疆霍尔果斯丝路小学支教工作各一周;参加星海小学对贵州松桃支教工作一周。近几年,陈泉堂为新疆霍尔果斯、贵州铜仁、贵州松桃、江苏句容等地的学校教师上支教帮扶课5节、讲座8场,长期与各校管理团队和教研团队保持教研互动,真诚地将自己所学和教研所得倾囊相授,得到了支教学校的高度肯定。支教与帮扶期间,陈泉堂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互动研讨和课题把脉等方式对支教学校和师生倾力帮助,将园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 有效辐射,并建立了长期帮扶结对的关系,实现了与结对学校的共同发展。新疆霍尔果斯丝路小学还将其送教经历刻印到学校的大事记中。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骨干一种示范,一个岗位一份责任。这是星海融星党建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个星海人自觉践行的教育准则。”陈泉堂老师正用自己的担当和情怀诠释着一名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30载风雨兼程,一腔热血采百花成蜜;一支粉笔书青春年华。他和千千万万个教师一样仍在砥砺前行,期望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探索教海,谱一曲逐梦之歌,育一片芬芳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