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卫星老师于1994年6月毕业于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至今坚守在农村教育的岗位上已有29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主讲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姑苏教育领军人才、常熟市劳动模范、常熟市十佳青年教师、常熟市名教师、常熟市优秀班主任、常熟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个人事迹、教学主张等在《教育视界》《教育研究与评论》等媒体作专题介绍。
全心育人:但得精心勤浇灌,换得枝头百花艳。29年来,曹老师始终扎根农村教育,秉承“爱岗敬业”“天道酬勤”的信念,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力耕不辍,体现了一代青年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他勤恳踏实、敬业爱岗,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如既往地在“学、问、思、辨”中努力慎独、严于自剖、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廉洁从教,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得到家长、学生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成为师德的表率。从教以来,他倾心教育,孜孜不倦,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线,高质量地完成了每一年的教学任务。对于学困生,他不歧视、不放弃,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认真研究他们学困所在和学困原因,从而因材施策。平凡点滴,聚水成海。用“心”教书的29年是忙碌的,但正是曹老师这样平凡的坚守,全“心”的付出,让更多的孩子在教育的烛照下茁壮成长。
醉心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9年来,曹老师醉“心”于课堂,除了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家常课之外,也承担了40多次的公开课教学任务。从一开始的青涩冷场到如今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一味模仿到现在的凝练主张,背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近几年来,他积极倡导并践行“语用型教学”,对“语用”“语用型教学”概念、主要观点、价值取向、内容研制、实践策略、基本课型、教学范式等作出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提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言语智慧发展而教,要依据言语的内在秩序而教,要遵循言语生成的规律而教的基本观点,并形成了语用型教学“123456”框架体系,架构了较为完整的语用型课堂教学模型。研究成果《语用型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苏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语用型课堂”的课型建构》等多篇体现“语用型教学”主张的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视界》等杂志为其语文教学主张作了专题推介。
潜心钻研: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开展教育研究则是必由之路。近几年,曹老师重点主持省教研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构建“语用型课堂”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特等奖。课题实施以来,学校课堂教学积极转型,学生在学习效率、阅读总量、语言积累、读写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成果在区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活动辐射,促进了教师对“语用学”理论的学习和吸收,深化了他们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他积极地撰写教育论文、案例等,有80多篇论文案例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如《语用型课堂的课型建构》《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谨防“五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等。学术专著《语用型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常熟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
用心扶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曹老师积极发挥帮带辐射作用,曾被省教育厅聘为教学专家担任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主讲教师,承担了十节课的拍摄任务,并被制成光盘,配送至全省小学。同时还担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兼职教师,定期为大学生开设语文教学课程,为他们传递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2017年他担任常熟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切实做好培育站方案的制定,计划的拟定以及网络研讨、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等辅导工作,为乡村骨干教师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评为优秀导师。2022年他开设了个人名师工作室,通过读书活动、教学研讨、科研指导等内容和途径,促进市域范围内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了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曹老师可谓倾囊相助,全情投入。
专心管理:同舟共济扬帆起,不待扬鞭自奋蹄。2016年9月,曹老师走上校长岗位,他除了坚持教学第一线,同时团结带领学校全体教师,认真谋划学校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不松劲,求实求稳、争先创优,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他以项目管理来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地域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湿地里的江南古镇特色文化课程》被立项为苏州市小学特色文化项目;在教师发展上,基于校训文化精神,《“望贤修志”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被立项为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在学科教学上,基于当下教学的现状,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为项目,深入贯彻双减工作,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质量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此同时,还有《构建全息共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基于沙家浜红色基因的少年品格养成行动》《五育融合下的“劳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研究》《构建综合性实践育人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基于学习空间再造的项目化学习》《呵护生命,护航成长》等近十个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引领下,全体老师“知势”谋划、“蓄势”发力,同强者赛、与先进比、向高处攀,更好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戮力同心谱写学校教育的新篇章。
29年来,曹卫星老师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且行且思,实践不止、笔耕不辍、全“心”奔跑,用汗水和智慧为孩子铺就一条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