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州市

陈苏苏:用恒心陪伴每一届学生的“苏苏老师”

——江苏省苏州中学教师陈苏苏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苏苏老师20038月进入苏州中学工作,中共党员。十九年的教师生涯,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她始终保持着教育人最虔诚的初心,以不变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陪伴着每一届学生,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苏苏老师”。

   “希望学生都能练就一颗皮实的心” 

  “看看你们的教室门口,这里写着15班,不是少预班,你们要一直记得,你们和别的同学没区别。”迎接一个全新的班型,平均年龄比同届学生小2岁,总会给人“天才神童”的特殊瞩目,苏苏老师敏锐地感知到这群孩子学业发展的“快”和“易”,一定会伴随着生活情绪的“脆”和“难”。 

  “我不会祝福我的学生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我会希望他们勇敢,勇敢在我心里并不是大而空的词语,它是切实可见的。是你遇到一团乱麻时,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去做;是你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时,能压抑住对题目本能的厌恶,去问;是你在身边有人开始漠视校纪校规,无视秩序时,能依然保持那份干净、纯洁的赤子之心,去坚守原则;是你已经尽你全部所能,而天不遂人愿时,能依旧保持热爱、信心和希望,去接受,然后再上路。”我们都需要练就一颗皮实的心,去对抗各种“难”! 

  学生评价苏苏老师“用最柔软的心说最狠的话”,她是这样要求大家的,自己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没有苏苏解决不了的问题” 

  今年4月受到上海严峻疫情的影响,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果断决定为保障高三学子,全体师生封闭在校园,全力以赴保高考!高考冲刺期的学生突然失去了父母在身边的照料,在学校他们既要面对高考学业的压力又要独立承担生活的各种杂事,很多学生慌了神。特殊时期,她将自己的办公室打造成了学生的“避风港”。 

  有一位学生因为慢性肠胃炎,不能正常饮食,能吃的食物不到10种,需要长期喝中药调理,还要保证营养供应。接到封闭管理通知后,他在家里焦虑得寝食难安,既想参加封闭管理和同学们在一起冲刺高考,又十分担心特殊需要给老师同学添麻烦。 

  还有对于许多第一次住宿的同学,担心睡眠不好,担心人际困扰,家长不停地确认,反复地叮嘱。但大家都因为相信苏苏,选择参与到封闭管理中来。 

  苏苏会详细了解生病同学的饮食要求和习惯,从来不下厨房的她,从零开始学起,每天清晨530起床,煲汤、下面条、炖蛋、打包该同学可以吃的蔬菜,一日四顿,她从未间断,坚持了五十四天。 

  她担心部分女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顾自己必须服药的睡眠障碍问题,带着药住进女生宿舍。因为有起夜习惯,第一晚她怕影响到学生休息,硬是从早上四点多躺在床上憋着,睡不着也不敢动。从第二天起,一向爱喝水的她坚持每晚八点以后不再喝水。 

  封闭期间,她还为全体高三师生充当理发师,周末理发一站就是5个小时,还有学生为了避免排队,会单独约她,她从未拒绝,很多次中午和晚上只能匆匆吃几口饭。托家人购买唱吧话筒,怕学生吃腻食堂,开设“煮泡面”服务。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苏老师所带的班级,成为封闭管理期间唯一一个全体学生参与,且所有人坚持到结束的班级。 

  除了班主任工作,她还要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作业批改、备课、上课、答疑……许多学生有心理困扰,第一个找到的一定是苏苏老师。她成了大家最信赖的超人老师,这份信赖不仅来自于超强的教育能力,更来自于不希望让孩子和家长失望的教育大爱。 

   “成为一道光” 

  封闭期间苏苏老师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苏苏妈妈的秘密基地”。该视频新闻一经播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72家媒体争相转发,超1.3亿的浏览量,8500多次的话题讨论,勾连起许多人对于老师大爱的怀念和向往。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让学生勇敢做自己,勇敢承担责任,勇敢面对未来挑战,让孩子和家长愿意相信学校,相信社会,相信未来。正如2022522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主持人白岩松的点评:陈老师留给他们的记忆温暖得像一道光,对于孩子将来的人生路来说,这光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周灵

陈苏苏:用恒心陪伴每一届学生的“苏苏老师”
——江苏省苏州中学教师陈苏苏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陈苏苏老师20038月进入苏州中学工作,中共党员。十九年的教师生涯,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她始终保持着教育人最虔诚的初心,以不变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陪伴着每一届学生,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苏苏老师”。

   “希望学生都能练就一颗皮实的心” 

  “看看你们的教室门口,这里写着15班,不是少预班,你们要一直记得,你们和别的同学没区别。”迎接一个全新的班型,平均年龄比同届学生小2岁,总会给人“天才神童”的特殊瞩目,苏苏老师敏锐地感知到这群孩子学业发展的“快”和“易”,一定会伴随着生活情绪的“脆”和“难”。 

  “我不会祝福我的学生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我会希望他们勇敢,勇敢在我心里并不是大而空的词语,它是切实可见的。是你遇到一团乱麻时,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去做;是你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时,能压抑住对题目本能的厌恶,去问;是你在身边有人开始漠视校纪校规,无视秩序时,能依然保持那份干净、纯洁的赤子之心,去坚守原则;是你已经尽你全部所能,而天不遂人愿时,能依旧保持热爱、信心和希望,去接受,然后再上路。”我们都需要练就一颗皮实的心,去对抗各种“难”! 

  学生评价苏苏老师“用最柔软的心说最狠的话”,她是这样要求大家的,自己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没有苏苏解决不了的问题” 

  今年4月受到上海严峻疫情的影响,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果断决定为保障高三学子,全体师生封闭在校园,全力以赴保高考!高考冲刺期的学生突然失去了父母在身边的照料,在学校他们既要面对高考学业的压力又要独立承担生活的各种杂事,很多学生慌了神。特殊时期,她将自己的办公室打造成了学生的“避风港”。 

  有一位学生因为慢性肠胃炎,不能正常饮食,能吃的食物不到10种,需要长期喝中药调理,还要保证营养供应。接到封闭管理通知后,他在家里焦虑得寝食难安,既想参加封闭管理和同学们在一起冲刺高考,又十分担心特殊需要给老师同学添麻烦。 

  还有对于许多第一次住宿的同学,担心睡眠不好,担心人际困扰,家长不停地确认,反复地叮嘱。但大家都因为相信苏苏,选择参与到封闭管理中来。 

  苏苏会详细了解生病同学的饮食要求和习惯,从来不下厨房的她,从零开始学起,每天清晨530起床,煲汤、下面条、炖蛋、打包该同学可以吃的蔬菜,一日四顿,她从未间断,坚持了五十四天。 

  她担心部分女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顾自己必须服药的睡眠障碍问题,带着药住进女生宿舍。因为有起夜习惯,第一晚她怕影响到学生休息,硬是从早上四点多躺在床上憋着,睡不着也不敢动。从第二天起,一向爱喝水的她坚持每晚八点以后不再喝水。 

  封闭期间,她还为全体高三师生充当理发师,周末理发一站就是5个小时,还有学生为了避免排队,会单独约她,她从未拒绝,很多次中午和晚上只能匆匆吃几口饭。托家人购买唱吧话筒,怕学生吃腻食堂,开设“煮泡面”服务。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苏老师所带的班级,成为封闭管理期间唯一一个全体学生参与,且所有人坚持到结束的班级。 

  除了班主任工作,她还要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作业批改、备课、上课、答疑……许多学生有心理困扰,第一个找到的一定是苏苏老师。她成了大家最信赖的超人老师,这份信赖不仅来自于超强的教育能力,更来自于不希望让孩子和家长失望的教育大爱。 

   “成为一道光” 

  封闭期间苏苏老师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苏苏妈妈的秘密基地”。该视频新闻一经播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72家媒体争相转发,超1.3亿的浏览量,8500多次的话题讨论,勾连起许多人对于老师大爱的怀念和向往。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让学生勇敢做自己,勇敢承担责任,勇敢面对未来挑战,让孩子和家长愿意相信学校,相信社会,相信未来。正如2022522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主持人白岩松的点评:陈老师留给他们的记忆温暖得像一道光,对于孩子将来的人生路来说,这光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