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友新同志1985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正高级教师。2001年起担任省姜堰中学副校长,2010年起兼任党委副书记,2018年起担任省姜堰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省姜堰中学党委书记。近年来,他先后获评江苏省师德模范、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最美教师、泰州市首批特级校长等荣誉。2022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从教38年来,他胸怀教育梦,抒写奉献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展示了新时代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扎根教育,争当敬业奉献先锋
有人把教师比作树根,扎得很深,不求回报,无私无悔。孙友新情撒教育沃芳土,把全部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先后三次谢绝了离开教育岗位、升迁提拔的机会,长年无休止的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身患慢性肾病,仍勤奋刻苦工作,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他坚信“引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陪伴是对师生最好的管理”。只要不出差,他每天在学生到校前到校,在学生离校后离校。他深入教学一线,每年听课近100节,参与相关备课组集体备课和考情分析近40次。他用自己数十年的默默坚守在校园中高高树起了一面共产党员身体力行的旗帜,被师生称为“全天候校长”。
他不计名利得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分管人事工作期间,坚持一切荣誉归老师。担任校长后,他牢固确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实践“追慕崇高、追求卓越”的姜中精神,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力求把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优良的教风和校风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称赞。
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卓越成长
孙友新始终坚持用党建工作统领学校德育工作阵地,努力打造“党建+德育”模式,形成了“抓党建促德育”的运行机制。他主动为学校业余党校的学员上党课,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跟同学们畅谈理想,他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他始终坚持“办走进学生灵魂、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的主张,注重学生的品德内化,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让学生“行自适、智自生、品自觉”。他秉持“育人”比“育分”重要的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理想向往水平、基本道德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向善的价值追求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他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人才培养误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领学生自我赋能、自主发展、自觉生长。学校开设了80多个学生社团,增设了“中医文化”“量子力学”等10多门校本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选择。在江苏省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决赛中2名同学获特等奖,我校AIR机器人社团获得2022年度泰州市优秀科技社团称号。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实验基地。“麦穗”啦啦操队、绿草地文学社等社团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
潜心教改,引领教师专业提升
聚焦新课程实施和新高考改革,孙友新大力推进“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研究,他精心谋划,靠前指挥,严格督查,“三新”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他带领教师学习、实践和反思,切实推进“基于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生命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三过程、三注重、三追求”的生命课堂教学范式,让教育关注生命、滋养生命、升华生命。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带班教学,潜心于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形成了“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的政治课教学方法论。撰写多篇论文在《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校长》等权威期刊发表,主编出版了《通向卓越之道》等著作,主持的“开放实验室”变革高中理科教学行动研究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三维同构:高中生命教育实践研究》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撰写的研究论文《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意旨、反思和践行》被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泰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孙友新一直把教师发展作为发展学校的第一要务。他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教师,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人。他大力开展高层次内涵项目建设,强弱项、补短板,以项目推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新办学机制,借力高校优质资源,发挥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优势,启动了南京大学教育博士与教育硕士实践基地项目、生命科学探究学习中心等一批项目。教育科研成效显著,两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泰州市第二批“春蚕奖”、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泰州市师德模范、泰州市“十佳班主任”、泰州市十佳青年教师,我校都榜榜有名。近年来学校获评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
三十八载杏坛路,三十八载赤子情。孙友新殚精竭虑为教育,一路走来一路歌,他以真诚实干践行着对党的忠诚,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华美的杏坛乐章。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带领全体教职工为把姜堰中学建设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辐射引领、百姓满意”的高品质示范高中拼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