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他怀着对边疆人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情怀,虽已是天命之年,仍努力克服家庭、气候、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困难,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开启了在阿合奇同心中学的援教工作。支教期间,他大局意识强。在工作纪律、师风、师德等方面争做表率;学科教学上既示范引领,又积极作为,努力解决和改善同心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发现当地老师拿取实验器材使用纸箱、纸盒等不规范器具后,他自掏腰包购买4个提篮,指导做了2个提篮解决器材的领取规范问题; 发现演示实验器材缺失老化后,组织老师一起想办法自制教具;暑期回无锡的期间,寻购五本自制教具的图书送给当地民族教师,助力他们提高自制实验的能力; 发现同心中学缺少时新的课外读物后,组织募集1000多册的图书,后又协助援疆干部募集了约4万元的图书用于班级图书角建设;其中包含500本字帖,用于帮助那些不会写汉字,或书写不规范少数民族学生改进书写能力;与他人合作向盟省委提交了《建议重视从生活中系统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文能力》的提案等。
业务教学上,每节课他都精心准备,主动示范,并欢迎青年教师听课。每次的备课组活动中,他积极发言,指导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演示实验课,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备课组实验氛围有了很大改观。在对当地老师的业务帮扶上,他也是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如指导杨财文、王文成老师如何编制试卷;指导黄昌银和王文成老师的业务和思想成长;指导库来拉老师完善备课组长工作;为古丽齐娜尔老师提供答疑辅导兼业务指导。协助买买提玉苏英老师的教研组工作;自编复习资料和教学PPT与同事们共享等。在与同心中学学生的磨合中,也使他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到,要想提高同心中学学生的成绩,仅仅上好自己的业务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盯得紧、啃得牢,磨得勤的“笨”方法严格要求。比如课间手把手指导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促进同学们乐学、爱学物理,实践下来,班级成绩有了大幅度进步,成效显著。
鉴于同心中学物理组教师队伍过于年轻(13位老师,有8位教师刚参加工作两年,3位是5年左右),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他引领全组编制同心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电子稿,该教案稿包括章节分析、三维目标的要求、重难点的分析、实验器材准备等。该教案稿使同心中学物理教学的规范有了标准。该项目当时申报了克州《校本探究性教学案的研究》校级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题。
疫情期间,他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服务工作,为此还获得民盟滨湖区基层委员会颁发的“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热心盟务”先进个人等荣誉。
2022年7月,他又响应号召奔赴延安一中支教的。作为第十九批支教团队的领队,一方面协调解决和克服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团结大家相互协作,彼此关心和相互鼓励,并提出了“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和谐奋进,使命必达”支教誓言。从各方面展现无锡支教老师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班主任工作中,他和一中班主任一样,每天起床闹钟基本定在5:50,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晚上22:45学生熄灯睡觉后才回宿舍洗漱休息,学习延安老师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同时也不断向学校呼吁减轻学生负担,修改作息制度,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效率的国家政策。由于学校的生源基础较弱,学生学习习惯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他一方面自己做好榜样,另一方面用爱心、恒心、耐心反复教、教反复。购买图书《菜根谭》《精神明亮的人》《数理化通俗演义》奖给学生,引导阅读,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学生对他说:“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您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人生路!感谢您用穿透心灵的热情陪伴我们成长。”
课堂教学中,他用彰显学科价值,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教法引领示范教学。他的课堂始终开放,供其他老师听课学习。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缺乏,实验展示不足的问题,他每天精心收集、筛选实验视频或动画模拟视频,做成教学PPT,供备课组交流学习。
他和他的团队还创新支教交流形式,多次组织两地学校线上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把原单位的对外公开课引入延安一中,供延安一中各学科老师集中观摩学习,受到了延安一中老师广泛点赞好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宁静致远”是他中学时代就树立的人生信条,所以无论在哪儿他都能做到“慎独”。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