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无锡市

陈映秋:用朴素的教育情怀 守护“孩子心中的百草园”

——无锡市峰影幼儿园教师陈映秋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她扎根农村三十多年无怨无悔,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她平实无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朴素情怀,办着心中理想的教育,实现着美好的教育梦想。她是“不忘初心的奉献者,勇于担当的开拓者,砥砺奋进的领跑者!”
  陈映秋,高级教师,滨湖区优秀党员、区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质园幼儿园评估、无锡市学前教育综合督导专家库成员。曾获得无锡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最美巾帼奋斗者、滨湖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坚守初心,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让马山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她的职业初心和梦想。1989年8月,陈映秋老师从无锡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偏远的农村——马山,从此一站就是34年。当时的马山,幼教事业刚刚起步,科班出身的她,很快就成长为马山幼教的主力军。1993年马山半岛开始启动度假区建设,这块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土地成为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实现梦想的沃土。1997年,年仅27岁的她肩负重任,走上了园长岗位。面对艰苦的办园条件、资金短缺、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等种种困难险阻,她带领团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从市优质园到省示范实验幼儿园创建,从两园合并到老园改造,这位地区教育领域有名的“拼命三娘”,见证了峰影幼儿园“从小到大,从低谷到高峰”的高光历程。“人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更要靠奉献和奋斗去创造”,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秉承这一信念与执着,二十六年的园长管理历程,她用责任与担当、赤诚与奉献,为马山地区的幼教事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并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单位、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园、无锡市园本教研先进园、无锡市优秀教师群体、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无锡市“指南”实验园、无锡市融合教育示范园、无锡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党组织”、滨湖区AAA特色学校等各级各类创优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学生喜欢、教师信任、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自然生长、和谐共生”的百草园教育样态,将学校发展融入“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大建设中,使幼儿园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以知促行,追寻理想中的美好教育
  “办一个孩子心中的百草园”是她心中的教育理想。结合马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山水资源,她带领教师走进山林田野,走进民俗文化,将马山的树、花、砖、瓦、石头等自然元素与人文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赋能学校内涵发展。2012年,她在幼儿园十二五校本发展规划提出,将“追寻孩子心中的百草园”作为幼儿园未来发展主题与办园愿景,积极开展“生态式”教育研究,全面提升办园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通过“在自然里追寻真实的经历,滋养儿童的百态生长”的课程行动,幼儿园开展了基于高质量的“百草园”课程建设的科学保教管理研究与实践,让儿童在“百”种游戏、“百”味体验中,获得“百”种经历、“百”重惊喜,“百草园”教育内涵与课程文化逐步彰显。自2010年开始,幼儿园连续承办了12届“秋溢峰影杯”无锡市幼儿园系列教研展评活动,阳光灿烂、生动美好的“百草园”努力实现了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知行合一,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知行合一,做更美好的自己”,这不仅是她工作的座右铭,还是她所推崇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寓教于无形,她不断追寻“以生为本、潜心教学”“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意义与行动,将“知行合一”融入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中,也促使自己成为校园中“真善美”行走的标杆。她亲自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态文明观下的百草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发展幼儿学习品质的“百草园”生态游戏场的建构研究》,并顺利结题。撰写的《真正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基于实践问题的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在阅读中成长,在共读中进步》等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杂志上发表。
  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干事创业的“领头雁”,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她创新管理机制,《用评价杠杆撬动有效发展》《以四真四实作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管理案例在滨湖区校园长会议上交流;她深化办园内涵,《追求高质量的百草园课程》在“全国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中作主题发言,《行思合一,在共同做事中共建百草园》的办园经验多次在省、市外来园参观活动中进行介绍;她坚持深入一线,开展保教调研、教学示范,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引领着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市区幼教的骨干力量。2022年3月13日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教育报道”栏目对她进行了《33年扎根农村教育,她初心不变》的专访。
  从青葱岁月到渐染霜华,她始终以 “守护孩子心中的百草园”为目标前行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之路上,坚守着初心与梦想,书写着平凡的教育人生,不断为儿童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增色”。

责任编辑:周灵

陈映秋:用朴素的教育情怀 守护“孩子心中的百草园”
——无锡市峰影幼儿园教师陈映秋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她扎根农村三十多年无怨无悔,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她平实无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朴素情怀,办着心中理想的教育,实现着美好的教育梦想。她是“不忘初心的奉献者,勇于担当的开拓者,砥砺奋进的领跑者!”
  陈映秋,高级教师,滨湖区优秀党员、区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质园幼儿园评估、无锡市学前教育综合督导专家库成员。曾获得无锡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最美巾帼奋斗者、滨湖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坚守初心,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让马山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她的职业初心和梦想。1989年8月,陈映秋老师从无锡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偏远的农村——马山,从此一站就是34年。当时的马山,幼教事业刚刚起步,科班出身的她,很快就成长为马山幼教的主力军。1993年马山半岛开始启动度假区建设,这块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土地成为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实现梦想的沃土。1997年,年仅27岁的她肩负重任,走上了园长岗位。面对艰苦的办园条件、资金短缺、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等种种困难险阻,她带领团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从市优质园到省示范实验幼儿园创建,从两园合并到老园改造,这位地区教育领域有名的“拼命三娘”,见证了峰影幼儿园“从小到大,从低谷到高峰”的高光历程。“人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更要靠奉献和奋斗去创造”,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秉承这一信念与执着,二十六年的园长管理历程,她用责任与担当、赤诚与奉献,为马山地区的幼教事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并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单位、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园、无锡市园本教研先进园、无锡市优秀教师群体、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无锡市“指南”实验园、无锡市融合教育示范园、无锡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党组织”、滨湖区AAA特色学校等各级各类创优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学生喜欢、教师信任、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自然生长、和谐共生”的百草园教育样态,将学校发展融入“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大建设中,使幼儿园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以知促行,追寻理想中的美好教育
  “办一个孩子心中的百草园”是她心中的教育理想。结合马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山水资源,她带领教师走进山林田野,走进民俗文化,将马山的树、花、砖、瓦、石头等自然元素与人文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赋能学校内涵发展。2012年,她在幼儿园十二五校本发展规划提出,将“追寻孩子心中的百草园”作为幼儿园未来发展主题与办园愿景,积极开展“生态式”教育研究,全面提升办园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通过“在自然里追寻真实的经历,滋养儿童的百态生长”的课程行动,幼儿园开展了基于高质量的“百草园”课程建设的科学保教管理研究与实践,让儿童在“百”种游戏、“百”味体验中,获得“百”种经历、“百”重惊喜,“百草园”教育内涵与课程文化逐步彰显。自2010年开始,幼儿园连续承办了12届“秋溢峰影杯”无锡市幼儿园系列教研展评活动,阳光灿烂、生动美好的“百草园”努力实现了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知行合一,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知行合一,做更美好的自己”,这不仅是她工作的座右铭,还是她所推崇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寓教于无形,她不断追寻“以生为本、潜心教学”“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意义与行动,将“知行合一”融入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中,也促使自己成为校园中“真善美”行走的标杆。她亲自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态文明观下的百草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发展幼儿学习品质的“百草园”生态游戏场的建构研究》,并顺利结题。撰写的《真正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基于实践问题的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在阅读中成长,在共读中进步》等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杂志上发表。
  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干事创业的“领头雁”,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她创新管理机制,《用评价杠杆撬动有效发展》《以四真四实作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管理案例在滨湖区校园长会议上交流;她深化办园内涵,《追求高质量的百草园课程》在“全国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中作主题发言,《行思合一,在共同做事中共建百草园》的办园经验多次在省、市外来园参观活动中进行介绍;她坚持深入一线,开展保教调研、教学示范,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引领着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市区幼教的骨干力量。2022年3月13日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教育报道”栏目对她进行了《33年扎根农村教育,她初心不变》的专访。
  从青葱岁月到渐染霜华,她始终以 “守护孩子心中的百草园”为目标前行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之路上,坚守着初心与梦想,书写着平凡的教育人生,不断为儿童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增色”。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