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无锡市

郑东升:熏风太湖暖 天山雪莲开

——无锡市广勤中学教师郑东升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教育这份情怀,无问西东,同心勠力,阿合奇,最美遇见。
  郑东升,无锡市广勤中学德育主任。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援任新疆阿合奇同心中学副校长。他发扬“四敢”精神,把故事写在天山明月间。
  怀着一份憧憬、一份期待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2021年9月,郑东升跋涉万里,从江南水乡奔赴苍茫塞外,远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开始了他的援疆工作。
  有些朋友得知他要去援疆,表示不理解:女儿正在上初三,学习压力大;妻子担任初三备课组长以及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工作忙碌;双方父母都已年过七十,家里正需要人照顾。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援疆?然而,援疆是他心中的一个情结、一个梦想,当这样的机会放在他面前,他不愿错过,也不能错过。当妻子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担负起全家的重担;懂事的女儿表态赞同父亲的理想,他的心中踏实了许多。
  阿合奇县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貌特点,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烈。刚来这里,高原反应让郑东升极不适应,短短几天时间里,他的血压飙升到160多,整夜失眠,心率加快,严重时爬到二楼就胸闷气促……随身携带着降心率药和降血压药,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他积极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
  万里一堂课——架起文化润疆“连心桥”
  在同心中学,郑东升分管教学工作。他把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作为他工作的首要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他将梁溪教育特色与当地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重点抓教研组长培训,推行集备改革;抓青蓝工程,提升业务能力;抓骨干示范,引领团队成长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他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领全体老师开展课堂观摩、教学研讨活动;参照梁溪教育经验,他参与制定完善了《同心中学三级梯队教师建设方案》和《同心中学教师改革方案》,以教师业务考试,师德师风考核,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充分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
  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郑东升在援疆期间始终在一线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挑起了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被聘为州兼职教研员以及阿合奇县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的那一天,他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他把自己任教的班变为“种子课堂”,全方位对外开放;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级教育教研教学活动,建立精品课件库;他多次面向全县英语教师开设高质实效的专题讲座,向当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他担任多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回到无锡后,老师们依然和他互动学习交流。青年教师王玮说:“跟郑校在同一年级并肩作战的一年半里,他专业过硬且幽默风趣,在工作中沉稳且严谨,在每一次教研和集备时都能给出专业的教学意见。郑校对我在教育教学上的帮助更是举足轻重,尤其是我在做题训练中遇到各种困难时,郑校都会第一时间悉心讲授于我。耐心专业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排忧解难使我受益匪浅,直至今日,我依然还是会继续向郑校远程求教,这就是良友益友的榜样力量。”
  他还积极推进同心中学与梁溪集团校的联系,充分发挥梁溪教育集团资源优势,打造优质课堂。引进东林中学集团“深度学习 学问课堂”网络直播教学研讨活动,开展“锡奇同心”教学研讨活动,利用远程视频与积余实验学校实现互动教学,效果显著。
  教务处潘小雄主任说:“郑校秉持着‘专业引领,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宗旨,毫无保留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教研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毫无保留地促进着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毫无保留地指导着同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开展教育教学讲座、引导教师挖掘课标教材、和各学科教师交流探讨、传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我校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半里,48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两名教师在自治区说题大赛中斩获大奖。徒弟关仙在县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并参加州赛。2022年中考取得突破性成绩,其他年级学生整体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关山系长情——用心用智共绘“同心圆”
  “我的责任,就是将太湖之滨的优质教学资源带去阿合奇,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柯尔克孜族孩子的心中!”郑东升如是说。
  第一次见面,质朴、有礼貌是孩子们给郑东升留下的第一印象。面对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刚开始孩子们还有些害羞、放不开。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他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课间个别辅导,课前梦想激励,课上多样化呈现。他温和纠正着学生的读音,耐心指导着他们的书写……他帮助孩子们树立目标意识,鼓励人人有梦想,个个有追求。他利用教室里的中国地图,告诉孩子们:“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希望你们能出去看看。”他和孩子们约定几年后在江苏,在无锡见面。他和同事们经常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到困难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渐渐地,孩子们打开了心房,和他变得更加亲近起来。
  放寒假前的元旦联欢会,郑老师成了孩子们“争抢”的“香饽饽”。“每个班的学生都抢着邀请我去他们班参加活动,跟我分享蛋糕、零食、饮料等”,这一场面让郑东升记忆深刻。学生们都很热情,拉着老师一起跳起了民族舞,这也是阿合奇孩子们表达爱和尊敬的方式。
  寒假里,跨越万里之遥,郑东升为托什干河畔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假期实践课。他来到惠山古镇,通过“云课堂”方式,带阿合奇同学感受无锡的春节氛围,为两地搭建文化交流的空中桥梁。孩子们好奇地通过屏幕打量着镜头另一端的一切。第一次直观地感受无锡的春节氛围,眼前古色古香的江南风貌、欢腾雀跃的舞狮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淳朴的孩子们不善表达,但闪亮专注的眼神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略带羞涩的笑容,还是流露出他们内心的兴奋。
  用心做事,用情动人,郑东升与同心中学的孩子们手相牵,心相连,共同绘制出了锡奇相亲的同心圆。
  同心克时艰——尽职尽责共建“平安校”
  2022年9月下旬,有关部门预测阿合奇可能会有8级大地震。郑东升和学校男教师一起在校内搭建多顶帐篷,共渡难关。每次演练的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学校有三栋教学楼,每一栋楼里有十五个班级,却只有两个非常狭窄的楼梯。他和学校其他领导一起想方案,不断调整,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里安全逃生。
  2022年9月29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当同学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突然,地面晃动,同学们迅速放下手中的书本,相继起身。瞬间,一条条长龙奔向操场,短暂的2分钟里,全校师生已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
  这安全撤离不是偶然,这归功于之前扎实到位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郑东升和校行政班子一起根据学校的平面图为每个班规划了最合理的撤离路线,之后,他又一次次亲自走完了每一条路线:确保每一条路线上没有其他安全隐患,确保每一条路线都是最快、最方便的。他和班子组织班主任、安保科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播放视频、动作示范等方式,向师生传授“防震、防灾避险逃生”的知识。
  安全学习会、班会课、升旗仪式……一次次重申应急避震与应急疏散演练的程序与注意事项。然而再多的理论教育也比不上实际演练,郑东升知道,只有全程在一线参与,才能真正发现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多次地震演练中,他始终奋斗在一线:有时他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在教室中负责疏散工作;有时他充当安全员,在楼层和楼梯上协助学生的疏散;有时他在操场上等待,直到每位班主任清点完本班的学生人数,确保无一人落下,他才放下心来。
  这样的地震演练在同心中学上演过无数次,最多时一天九次。但无论是哪一次,全校师生都能互相帮助,积极应对,没有一次踩踏事故的发生。
  不把演练当成形式,而是把它当成一次保障,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郑老师始终坚持,从无懈怠。
  援疆支教为郑东升的教育教学工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师生、家长、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援疆一年半,他先后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争做吴登云式援疆干部人才”先进个人、州优秀援疆教师、县优秀援疆教师、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郑东升用他平凡而执着的努力,让无锡教育的智慧之花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盛开!

责任编辑:周灵

郑东升:熏风太湖暖 天山雪莲开
——无锡市广勤中学教师郑东升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教育这份情怀,无问西东,同心勠力,阿合奇,最美遇见。
  郑东升,无锡市广勤中学德育主任。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援任新疆阿合奇同心中学副校长。他发扬“四敢”精神,把故事写在天山明月间。
  怀着一份憧憬、一份期待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2021年9月,郑东升跋涉万里,从江南水乡奔赴苍茫塞外,远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开始了他的援疆工作。
  有些朋友得知他要去援疆,表示不理解:女儿正在上初三,学习压力大;妻子担任初三备课组长以及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工作忙碌;双方父母都已年过七十,家里正需要人照顾。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援疆?然而,援疆是他心中的一个情结、一个梦想,当这样的机会放在他面前,他不愿错过,也不能错过。当妻子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担负起全家的重担;懂事的女儿表态赞同父亲的理想,他的心中踏实了许多。
  阿合奇县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貌特点,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烈。刚来这里,高原反应让郑东升极不适应,短短几天时间里,他的血压飙升到160多,整夜失眠,心率加快,严重时爬到二楼就胸闷气促……随身携带着降心率药和降血压药,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他积极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
  万里一堂课——架起文化润疆“连心桥”
  在同心中学,郑东升分管教学工作。他把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作为他工作的首要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他将梁溪教育特色与当地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重点抓教研组长培训,推行集备改革;抓青蓝工程,提升业务能力;抓骨干示范,引领团队成长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他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领全体老师开展课堂观摩、教学研讨活动;参照梁溪教育经验,他参与制定完善了《同心中学三级梯队教师建设方案》和《同心中学教师改革方案》,以教师业务考试,师德师风考核,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充分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
  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郑东升在援疆期间始终在一线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挑起了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被聘为州兼职教研员以及阿合奇县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的那一天,他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他把自己任教的班变为“种子课堂”,全方位对外开放;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级教育教研教学活动,建立精品课件库;他多次面向全县英语教师开设高质实效的专题讲座,向当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他担任多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回到无锡后,老师们依然和他互动学习交流。青年教师王玮说:“跟郑校在同一年级并肩作战的一年半里,他专业过硬且幽默风趣,在工作中沉稳且严谨,在每一次教研和集备时都能给出专业的教学意见。郑校对我在教育教学上的帮助更是举足轻重,尤其是我在做题训练中遇到各种困难时,郑校都会第一时间悉心讲授于我。耐心专业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排忧解难使我受益匪浅,直至今日,我依然还是会继续向郑校远程求教,这就是良友益友的榜样力量。”
  他还积极推进同心中学与梁溪集团校的联系,充分发挥梁溪教育集团资源优势,打造优质课堂。引进东林中学集团“深度学习 学问课堂”网络直播教学研讨活动,开展“锡奇同心”教学研讨活动,利用远程视频与积余实验学校实现互动教学,效果显著。
  教务处潘小雄主任说:“郑校秉持着‘专业引领,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宗旨,毫无保留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教研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毫无保留地促进着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毫无保留地指导着同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开展教育教学讲座、引导教师挖掘课标教材、和各学科教师交流探讨、传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我校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半里,48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两名教师在自治区说题大赛中斩获大奖。徒弟关仙在县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并参加州赛。2022年中考取得突破性成绩,其他年级学生整体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关山系长情——用心用智共绘“同心圆”
  “我的责任,就是将太湖之滨的优质教学资源带去阿合奇,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柯尔克孜族孩子的心中!”郑东升如是说。
  第一次见面,质朴、有礼貌是孩子们给郑东升留下的第一印象。面对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刚开始孩子们还有些害羞、放不开。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他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课间个别辅导,课前梦想激励,课上多样化呈现。他温和纠正着学生的读音,耐心指导着他们的书写……他帮助孩子们树立目标意识,鼓励人人有梦想,个个有追求。他利用教室里的中国地图,告诉孩子们:“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希望你们能出去看看。”他和孩子们约定几年后在江苏,在无锡见面。他和同事们经常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到困难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渐渐地,孩子们打开了心房,和他变得更加亲近起来。
  放寒假前的元旦联欢会,郑老师成了孩子们“争抢”的“香饽饽”。“每个班的学生都抢着邀请我去他们班参加活动,跟我分享蛋糕、零食、饮料等”,这一场面让郑东升记忆深刻。学生们都很热情,拉着老师一起跳起了民族舞,这也是阿合奇孩子们表达爱和尊敬的方式。
  寒假里,跨越万里之遥,郑东升为托什干河畔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假期实践课。他来到惠山古镇,通过“云课堂”方式,带阿合奇同学感受无锡的春节氛围,为两地搭建文化交流的空中桥梁。孩子们好奇地通过屏幕打量着镜头另一端的一切。第一次直观地感受无锡的春节氛围,眼前古色古香的江南风貌、欢腾雀跃的舞狮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淳朴的孩子们不善表达,但闪亮专注的眼神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略带羞涩的笑容,还是流露出他们内心的兴奋。
  用心做事,用情动人,郑东升与同心中学的孩子们手相牵,心相连,共同绘制出了锡奇相亲的同心圆。
  同心克时艰——尽职尽责共建“平安校”
  2022年9月下旬,有关部门预测阿合奇可能会有8级大地震。郑东升和学校男教师一起在校内搭建多顶帐篷,共渡难关。每次演练的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学校有三栋教学楼,每一栋楼里有十五个班级,却只有两个非常狭窄的楼梯。他和学校其他领导一起想方案,不断调整,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里安全逃生。
  2022年9月29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当同学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突然,地面晃动,同学们迅速放下手中的书本,相继起身。瞬间,一条条长龙奔向操场,短暂的2分钟里,全校师生已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
  这安全撤离不是偶然,这归功于之前扎实到位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郑东升和校行政班子一起根据学校的平面图为每个班规划了最合理的撤离路线,之后,他又一次次亲自走完了每一条路线:确保每一条路线上没有其他安全隐患,确保每一条路线都是最快、最方便的。他和班子组织班主任、安保科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播放视频、动作示范等方式,向师生传授“防震、防灾避险逃生”的知识。
  安全学习会、班会课、升旗仪式……一次次重申应急避震与应急疏散演练的程序与注意事项。然而再多的理论教育也比不上实际演练,郑东升知道,只有全程在一线参与,才能真正发现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多次地震演练中,他始终奋斗在一线:有时他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在教室中负责疏散工作;有时他充当安全员,在楼层和楼梯上协助学生的疏散;有时他在操场上等待,直到每位班主任清点完本班的学生人数,确保无一人落下,他才放下心来。
  这样的地震演练在同心中学上演过无数次,最多时一天九次。但无论是哪一次,全校师生都能互相帮助,积极应对,没有一次踩踏事故的发生。
  不把演练当成形式,而是把它当成一次保障,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郑老师始终坚持,从无懈怠。
  援疆支教为郑东升的教育教学工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师生、家长、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援疆一年半,他先后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争做吴登云式援疆干部人才”先进个人、州优秀援疆教师、县优秀援疆教师、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郑东升用他平凡而执着的努力,让无锡教育的智慧之花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盛开!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