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阳,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副校长,从教34年,走过多所学校,她始终怀揣一份朴实的教育理想,一份真挚的责任与爱心,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她守望初心——“当一名好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当先锋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她把教育当成艺术创作和价值实现的途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独具匠心。她曾获得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坚守:深耕细作三尺讲台
汪阳同志常说:当一名好教师,让孩子们喜欢我,那是我初为人师的单纯愿望;当一名优秀的政治老师,让每个孩子感受政治课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悄无声息地埋下爱国情怀,那是我的教育追求。从事高中教学23年,13年在高三任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2016年进入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副校长,有人劝她:特校校长事务多,你又不会手语,就不要上课了。但她坚持教学是本行,“老本行”不能丢。她潜心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听障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听障学生思想动态,充分挖掘思政课的育人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堂”,她的思政课作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无锡市2022年“领航杯”江苏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案例一等奖。她在特校开设艺术体操选修课,从基本功训练到形体塑造,从乐感到节奏,从动作分解到成套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快乐体操比赛,不仅连续三年获得金奖,更给听障女孩搭建了展示自信和美丽的舞台。她还亲自给幼儿园小朋友上个训课,从儿歌、绘本、生活常识、精细运动、烘焙、乐高……丰富的教学内容,专业的教学方式,使小朋友的语言获得不错的发展,为他们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年的坚守,那种幸福,难以形容!”汪阳说。
陪伴:细水长流温暖学子
从教34年来,汪阳同志始终爱生如子,默默陪伴学生成长。在学校经常能见到她行走在各教室,与学生谈心交流,她办公室的门永远为学生敞开,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她倾诉。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她放弃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辅导;学生遇到青春期的烦恼,她提笔给学生写信,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支持;学生遇到与家长的矛盾,她主动与家长沟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撬动家校合力育人。在特校工作期间,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学生,她能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她是学生心中最亲爱的“汪老师”。她经常放弃节假日陪伴学生,周六周日的公益活动,总能看到她忙碌身影;暑期的棒球队训练和比赛,她顶着酷暑陪着队员们一起训练,为他们做好保障;她陪伴高三学生到长春、南京等地参加单招考试,做好考试期间的服务工作。2022年疫情期间,来自市外的学生留宿学校,她几乎每周六(日)到学校为学生做饭,陪学生过节,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感受到一个特校教师发自肺腑的“爱之温馨”。从“知心姐姐”到“特校奶奶”,她用师爱唤醒学生心中的梦,学生也用生爱成就了她的教育梦想——当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管理:专业引领学校发展
汪阳同志常年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她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她积极推进特校课程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负责撰写了《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方案》,将课程设计与学校文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课程整合和资源整合,形成课程的横向、纵向结构,体现学校课程的分类分层思想,彰显学校课程的价值选择;她带领团队开展高质量的项目和活动,主持申报2019年无锡市教学改革成果奖并获二等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课题《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聋校的实践研究” 》和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听障儿童“一人一案”身心整合式康复教育行动》,领衔特校“润喑细无声”好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无锡市“四有”好教师团队重点培育,她创新特需学生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模式实践,被专家誉为“江苏样板”“中国经验”,谱写了特校“润泽”教育新篇章。她把人文管理、规范管理和民主管理作为管理的法宝,在加强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的同时,更从师生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启迪广大师生,努力创建和谐、充满朝气的校园,力争做一名教学管理行家、理性校长和良师益友,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当一名好教师”,汪阳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守望着自己的初心。普校-特校,政治教师-中层干部-副校长,一路走来,她牢记自己中共党员的身份,处处注意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既快乐又自信;她用不懈的努力,让身边的同事享受着教育的乐趣;她用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工作过的每一所学校。在教育的征程中,汪阳同志担当着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坚守着一名教师的初心与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