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无锡市

王燕涛:踏实工作 平凡做人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教师王燕涛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王燕涛老师,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共党员,曾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最美教师、宜兴市美丽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老师23载扎根乡土,坚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一线,13年担任毕业班工作,8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言为士则,行为师范。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诚、干净、责任、担当,在学科教学、班级育人、教育科研、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家校共育、边远支教等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思维,打造样板课程,扶携青年教师,成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火炬手。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工作至今,王老师始终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负责,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不管是智慧的还是笨拙的,富贵的还是贫穷的,斯文的还是顽劣的,她一样尊重、爱护、严格要求他们。王老师所在的官林小学地处经济强镇——官林。近几年来,新兴产业不断入驻,外来务工子女大批量涌入,其中大部分来自云贵及边远地区,占比高达学生总数的60%以上。这批学生中,因地方性教育落差、地域文化差异、家庭教育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的学力与当地不接轨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有难题就必须破解,王老师作为教育管理人员责无旁贷。她身先士卒,带领学校敏行青年工作室成员和一批年轻优秀的党员志愿者,通过摸底调研、排查,了解了这部分学生的大致状况,并积极、耐心地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开始了义务帮扶行动计划。他们与关工委、社区合作,利用晚辅、假期上门、寒暑假公益班等形式,对这批学生针对性查漏补缺。像这样的义务行动他们年年在坚持,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疫情复学之后,她和五年级数学教师组织的晚辅班达到了30多人,她们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分批,一对几进行辅导,为了消除孩子们的心理不适和不良情绪,每天他们还变着法子激励鼓舞学生,免费为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小点心,王老师自己班上有3个孩子没人接送,每次晚辅后她总是一个个把他们安全送回家,这样无比真挚的举动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私下亲热地称她“王中王”。
  额外的辅导工作毕竟是辛苦的,不仅对于教师,对于孩子更是负担。改变不能只靠苦干,更要巧干,王老师觉得学生学习的问题重点还在课堂,于是她努力寻找路径。2018年下半年起,她领携数学学科组开始了课题“基于核心知识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尝试。加强核心知识教学能有效缓解地方性教材和教育差异导致的流入学生学力不足的状况,以核心知识、高阶思维为两个核心突围课堂,则是要确保官小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和而不同,能吃的进、吃得饱或吃得好。事实证明他们的尝试是有益的,近几年,学校的学业水平质量实现了在同类学校中逐年攀升的局面,充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尤其在党员先锋岗“关爱转学生”行动中,王老师每年都带着一批党员教师积极结对后进转学生,抢着认领他们进班,通过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帮助一批批边远地区的转学生提升学习力,快速适应学校生活,造福了一方孩子。王老师所带领的工作室和党员志愿者团队被授予“无锡市行知式青年集体”和“宜兴市青年文明号”,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则被制作成“我爱我师”微视频,在“涵养核心价值观,凝聚成长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中被无锡市教育局表彰。
  2019年7月,王老师将育人的经验带到新疆阿合奇县,通过讲座、课堂展示和当地老师进行分享,其中转化后进生以及帮助经常流动的孩子提升学力的一些成功案例及做法深得他们认可和赞许。同时她带领学科团队和阿合奇库乡小学结对开展联合育人研究行动,通过线上研讨的方式定期交流、传播经验,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援边疆教育工作。
  现在官小的学生队伍中还加入了一批特殊儿童,他们身体上的残缺或障碍需要教育的特殊照顾,被称为融合教育对象,而王老师义无反顾率先加入了服务教师的行列,第一个带头接受随班就读的孩子,成了融合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排头兵。绝不因学生暂时的不足而轻视他们,绝不因个人之私而置学生不顾,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太阳底下快乐成长便是王老师的头等大事。
  王燕涛老师心如明月,照耀渠沟,23载如一日,坚守“踏实工作,平凡做人”的人生信条奉献着一位平凡乡村教师的朴实之爱,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之歌,未来如她,必将初心如磐、矢志不渝。

责任编辑:周灵

王燕涛:踏实工作 平凡做人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教师王燕涛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王燕涛老师,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共党员,曾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最美教师、宜兴市美丽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老师23载扎根乡土,坚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一线,13年担任毕业班工作,8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言为士则,行为师范。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诚、干净、责任、担当,在学科教学、班级育人、教育科研、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家校共育、边远支教等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思维,打造样板课程,扶携青年教师,成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火炬手。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工作至今,王老师始终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负责,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不管是智慧的还是笨拙的,富贵的还是贫穷的,斯文的还是顽劣的,她一样尊重、爱护、严格要求他们。王老师所在的官林小学地处经济强镇——官林。近几年来,新兴产业不断入驻,外来务工子女大批量涌入,其中大部分来自云贵及边远地区,占比高达学生总数的60%以上。这批学生中,因地方性教育落差、地域文化差异、家庭教育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的学力与当地不接轨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有难题就必须破解,王老师作为教育管理人员责无旁贷。她身先士卒,带领学校敏行青年工作室成员和一批年轻优秀的党员志愿者,通过摸底调研、排查,了解了这部分学生的大致状况,并积极、耐心地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开始了义务帮扶行动计划。他们与关工委、社区合作,利用晚辅、假期上门、寒暑假公益班等形式,对这批学生针对性查漏补缺。像这样的义务行动他们年年在坚持,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疫情复学之后,她和五年级数学教师组织的晚辅班达到了30多人,她们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分批,一对几进行辅导,为了消除孩子们的心理不适和不良情绪,每天他们还变着法子激励鼓舞学生,免费为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小点心,王老师自己班上有3个孩子没人接送,每次晚辅后她总是一个个把他们安全送回家,这样无比真挚的举动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私下亲热地称她“王中王”。
  额外的辅导工作毕竟是辛苦的,不仅对于教师,对于孩子更是负担。改变不能只靠苦干,更要巧干,王老师觉得学生学习的问题重点还在课堂,于是她努力寻找路径。2018年下半年起,她领携数学学科组开始了课题“基于核心知识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尝试。加强核心知识教学能有效缓解地方性教材和教育差异导致的流入学生学力不足的状况,以核心知识、高阶思维为两个核心突围课堂,则是要确保官小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和而不同,能吃的进、吃得饱或吃得好。事实证明他们的尝试是有益的,近几年,学校的学业水平质量实现了在同类学校中逐年攀升的局面,充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尤其在党员先锋岗“关爱转学生”行动中,王老师每年都带着一批党员教师积极结对后进转学生,抢着认领他们进班,通过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帮助一批批边远地区的转学生提升学习力,快速适应学校生活,造福了一方孩子。王老师所带领的工作室和党员志愿者团队被授予“无锡市行知式青年集体”和“宜兴市青年文明号”,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则被制作成“我爱我师”微视频,在“涵养核心价值观,凝聚成长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中被无锡市教育局表彰。
  2019年7月,王老师将育人的经验带到新疆阿合奇县,通过讲座、课堂展示和当地老师进行分享,其中转化后进生以及帮助经常流动的孩子提升学力的一些成功案例及做法深得他们认可和赞许。同时她带领学科团队和阿合奇库乡小学结对开展联合育人研究行动,通过线上研讨的方式定期交流、传播经验,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援边疆教育工作。
  现在官小的学生队伍中还加入了一批特殊儿童,他们身体上的残缺或障碍需要教育的特殊照顾,被称为融合教育对象,而王老师义无反顾率先加入了服务教师的行列,第一个带头接受随班就读的孩子,成了融合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排头兵。绝不因学生暂时的不足而轻视他们,绝不因个人之私而置学生不顾,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太阳底下快乐成长便是王老师的头等大事。
  王燕涛老师心如明月,照耀渠沟,23载如一日,坚守“踏实工作,平凡做人”的人生信条奉献着一位平凡乡村教师的朴实之爱,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之歌,未来如她,必将初心如磐、矢志不渝。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