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盐城市

丁加华:追寻适切教育 敞亮孩子幸福童年

——盐城市建湖县湖阳路小学教师丁加华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丁加华同志31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初心,深入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2008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第十批小学科学特级教师,他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江苏省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现任建湖县湖阳路小学校长。从教以来,丁加华同志曾获得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盐城市学科带头人、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建湖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作为建湖县湖阳路小学的管理者,他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着力阳光文化引领,打造适切教育,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提升办学质量;作为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他深耕课堂,研究儿童,发展儿童,挖掘孩子的潜能,聆听成长的声音,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给孩子一个美丽而难忘的童年。
  阳光多彩,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丁加华认为:适切教育就是着眼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动教育为重,五育有机融合。他带领全校师生积极打造“向光生长”的阳光文化,践行“阳光育人,多彩成长”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阳光儿童”的育人目标,以“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学子、阳光环境”为载体,构建以“生长课堂,生活作文,生命践旅,生趣社团”为内容的“四生”特色课程,使适切教育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气质、一种育人气度、一种品牌气象。
  引领学生学会“做恰当的事”,将德育融合到日常教育行为之中。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每月都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正常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懂得“做恰当的事”。《践行“四生”课程:新时代阳光学子品格提升策略》获评“盐城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引领学生能“恰当地做事”,他将劳动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制定劳动教育清单、上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注重劳动教育评价等构建立体化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耕读园”每班一块地,每周一节课,“生命践旅”每学期一远足,每项活动都融合五育,实现共育共美。
  全面发展,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丁加华提出: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从中学习科学知识。
  丁加华认为:儿童拥有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能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的秘密,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正如英国大诗人弥尔顿所说,“儿童引导成人,如同晨光引导白昼。”因此,他提出老师要做孩子科学探究路上的引路人、摆渡人、合伙人、点赞人、解惑人,要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科学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拔节、生长。丁加华老师主持了5项省立项课题的研究,撰写的80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科学课》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在比赛中获奖,9篇论文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参与编写书籍3本。3次获得省、市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作示范课,对外开设讲座及示范课70多次。他辅导的10多名学生在省市科学比赛中获奖。2020年3月,《江苏教育》曾对他的教学思想以封页人物的形式进行了推介。
  策应“双减”,做孩子成长的点赞人
  丁加华提出:童年时期的科学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童年留下的印痕,往往终身难以磨灭。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言,“我们都生性自然地清楚地记着童年时期所吸收的东西。”他通过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提高作业管理质量,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就是要以“小切口”见“大实效”,还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
  在落实“双减”工作中,他提出“四精”“四必”“四制”作业管控措施。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有练必躬(教师先做习题)、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四制即:清单制、公示制、把关制及研讨制。着力构建品德与修养、学习与探究、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劳动与社会实践“五维”评价体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双减案例——《“五维”评价:构建“双减”新生态》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过去的一学期,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盐城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奖”等。
  丁加华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他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摆渡人、点赞人。 

责任编辑:周灵

丁加华:追寻适切教育 敞亮孩子幸福童年
——盐城市建湖县湖阳路小学教师丁加华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丁加华同志31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初心,深入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2008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第十批小学科学特级教师,他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江苏省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现任建湖县湖阳路小学校长。从教以来,丁加华同志曾获得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盐城市学科带头人、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建湖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作为建湖县湖阳路小学的管理者,他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着力阳光文化引领,打造适切教育,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提升办学质量;作为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他深耕课堂,研究儿童,发展儿童,挖掘孩子的潜能,聆听成长的声音,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给孩子一个美丽而难忘的童年。
  阳光多彩,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丁加华认为:适切教育就是着眼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动教育为重,五育有机融合。他带领全校师生积极打造“向光生长”的阳光文化,践行“阳光育人,多彩成长”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阳光儿童”的育人目标,以“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学子、阳光环境”为载体,构建以“生长课堂,生活作文,生命践旅,生趣社团”为内容的“四生”特色课程,使适切教育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气质、一种育人气度、一种品牌气象。
  引领学生学会“做恰当的事”,将德育融合到日常教育行为之中。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每月都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正常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懂得“做恰当的事”。《践行“四生”课程:新时代阳光学子品格提升策略》获评“盐城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引领学生能“恰当地做事”,他将劳动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制定劳动教育清单、上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注重劳动教育评价等构建立体化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耕读园”每班一块地,每周一节课,“生命践旅”每学期一远足,每项活动都融合五育,实现共育共美。
  全面发展,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丁加华提出: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从中学习科学知识。
  丁加华认为:儿童拥有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能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的秘密,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正如英国大诗人弥尔顿所说,“儿童引导成人,如同晨光引导白昼。”因此,他提出老师要做孩子科学探究路上的引路人、摆渡人、合伙人、点赞人、解惑人,要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科学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拔节、生长。丁加华老师主持了5项省立项课题的研究,撰写的80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科学课》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在比赛中获奖,9篇论文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参与编写书籍3本。3次获得省、市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作示范课,对外开设讲座及示范课70多次。他辅导的10多名学生在省市科学比赛中获奖。2020年3月,《江苏教育》曾对他的教学思想以封页人物的形式进行了推介。
  策应“双减”,做孩子成长的点赞人
  丁加华提出:童年时期的科学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童年留下的印痕,往往终身难以磨灭。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言,“我们都生性自然地清楚地记着童年时期所吸收的东西。”他通过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提高作业管理质量,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就是要以“小切口”见“大实效”,还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
  在落实“双减”工作中,他提出“四精”“四必”“四制”作业管控措施。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有练必躬(教师先做习题)、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四制即:清单制、公示制、把关制及研讨制。着力构建品德与修养、学习与探究、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劳动与社会实践“五维”评价体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双减案例——《“五维”评价:构建“双减”新生态》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过去的一学期,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盐城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奖”等。
  丁加华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他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摆渡人、点赞人。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