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盐城市

马冬梅:深情扎根乡村热土 倾情关爱留守儿童

——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科技园小学教师马冬梅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因为苦过农村孩子求学的苦,马冬梅老师立志要把这份苦酿成甜回报家乡。26年来她深情扎根乡村,以高尚的道德修养、灵动的教学风格和突出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孩子的喜爱、干群的好评,在控辍保学、教育扶贫、关爱三生、落实“双减”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学生的“知心姐姐”到“暖心妈妈”,她如同一枝暗放的梅花,默默把芬芳播撒在盐阜大地。
  “马老师,你让我们也拥有美丽童话。”
  这是学生最真情的告白
  农村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心理上的关爱严重缺失。刚工作时,她奔波在田间小路,向父老乡亲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动员、支助辍学的女孩重返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她又投入关爱“四特”学生、落实双减的新征程,常年担任“代理家长”。2017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她加入盐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关爱留守儿童,引领幸福人生”项目组、市未成年人服务中心、省少先队系统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库等,组织了百余次爱心活动,服务了无数学生和家庭,对留守、特困儿童倾注了无限的爱。
  学生龙龙,父母离异后都不管孩子,爷爷奶奶根本没法教育他,一年级开学报名那天,他在校园里就砸了灯具、打了人,浑身脏兮兮、一脸倔强地瞪着那些“控诉”他的幼儿园同学家长。马老师给龙龙备了一套学习用品,带了几套干净衣服,从天天督促他洗脸、读课外书这些小事上引导他改变自己。慢慢的,孩子不好斗逞强了,越来越阳光。
  马老师特别能理解老师的关爱对留守儿童有多重要,为了不伤害那些需要她的学生,她一次次放弃工作调动机会,主动选择留在村小。她常常用手机让学生和长年在外的父母通话或视频,把生病难受得哭泣的孩子拥抱在怀里安慰,关键时刻正确救治特异体质学生……她渴望能弥补一些孩子们缺失的爱,和他们一起谱写美丽的成长童话。
  二十多年里,无数农家子弟在她的鼓励下,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学生面对媒体镜头深情地说:“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差,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到马老师家改善过伙食。我后来能考上大学,离不开她的关心。”
  “马老师教,我们放心!”
  这是家长最质朴的肯定
  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认可对马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回报性激励作用。她任教五(1)班语文近五年,56个月一千六百多个日子的相处,班上44个萌娃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马老师爱生如子,亦为之计深远,希望学生能接触更多的老师,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但学生和家长们却舍不得她离开,一次次挽留。学生一天天长大,却始终相信马老师有“魔法”,说她会点石成金。她的“魔法”就是表扬、尊重和期待。跟孩子们说话的时候,她总是带着微笑、俯下身子,这些细节拉近了师生距离,小女孩辫子散了会请她帮忙扎,小男孩们有矛盾了会找她评评理……
  小高同学因为先天声带问题,说话不清楚,很少开口。马老师开导他,聊起自己的声带做过息肉手术导致音色不好,但是她喜欢自己独特的声音。她知道老师的亲近和悦纳,可以给他心理上的安全感,也会激发全班孩子的善念。三年级十岁成长礼上,她邀请小高和妈妈作为嘉宾推着生日蛋糕登上舞台。那一次,点燃的可不仅仅是生日蜡烛,小高变得更自信、明媚了!
  “全员参与”是马老师引领全班共同进步的魔法棒。四年级编辑班级现代诗集《童真梦》、五年级课本剧表演,全班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安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马老师对学生和家长信赖的最佳回报。
  2022年,马老师被评为盐南好人(敬业奉献类)和好教师、盐城市最美教师,最骄傲的是她的学生和家长。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他们纷纷转发各类媒体对马老师的宣传报道,或在网络媒体上留言回忆曾经和马老师共度的感人时光、赞美马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
  “马姐姐,你总是有办法!”
  这是同事最由衷的赞美
  马老师是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钻。她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和学生、学校、时代共进步。她潜心教研,本人多次荣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年轻老师参加省、市大赛,无论是少先队活动还是语文、道法、综合、劳动课程,备课团队里总有她的身影。2013年科技园小学成立后,她参与、见证了学校科技特色从无到强的全过程:研究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场馆建设、寻求市科技馆等单位支持、主持市级科技课题、编写校本教材《玩转科技园》、辅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荣获一二等奖……手捧“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证书”,她欣喜万分:教师的一切努力只为学生的发展,这本证书更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肯定。
  马老师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以自己的言行温暖着这个社会。一个冬天的晚上,她成功救助了被困在闹市区车流中的一个自闭症儿童,陪着孩子等到家人。她还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常年通过各种方式默默地为遭遇不幸的人或家庭捐款。认识马老师的人都说她阳光,能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马老师一直用这句诗和她的学生共勉。岁月在流逝,不变的是马老师立德树人的心、教书育人的情,她和可爱的孩子们倾注着全部热情,美丽绽放,谱写着动人的教育童话!

责任编辑:周灵

马冬梅:深情扎根乡村热土 倾情关爱留守儿童
——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科技园小学教师马冬梅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因为苦过农村孩子求学的苦,马冬梅老师立志要把这份苦酿成甜回报家乡。26年来她深情扎根乡村,以高尚的道德修养、灵动的教学风格和突出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孩子的喜爱、干群的好评,在控辍保学、教育扶贫、关爱三生、落实“双减”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学生的“知心姐姐”到“暖心妈妈”,她如同一枝暗放的梅花,默默把芬芳播撒在盐阜大地。
  “马老师,你让我们也拥有美丽童话。”
  这是学生最真情的告白
  农村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心理上的关爱严重缺失。刚工作时,她奔波在田间小路,向父老乡亲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动员、支助辍学的女孩重返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她又投入关爱“四特”学生、落实双减的新征程,常年担任“代理家长”。2017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她加入盐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关爱留守儿童,引领幸福人生”项目组、市未成年人服务中心、省少先队系统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库等,组织了百余次爱心活动,服务了无数学生和家庭,对留守、特困儿童倾注了无限的爱。
  学生龙龙,父母离异后都不管孩子,爷爷奶奶根本没法教育他,一年级开学报名那天,他在校园里就砸了灯具、打了人,浑身脏兮兮、一脸倔强地瞪着那些“控诉”他的幼儿园同学家长。马老师给龙龙备了一套学习用品,带了几套干净衣服,从天天督促他洗脸、读课外书这些小事上引导他改变自己。慢慢的,孩子不好斗逞强了,越来越阳光。
  马老师特别能理解老师的关爱对留守儿童有多重要,为了不伤害那些需要她的学生,她一次次放弃工作调动机会,主动选择留在村小。她常常用手机让学生和长年在外的父母通话或视频,把生病难受得哭泣的孩子拥抱在怀里安慰,关键时刻正确救治特异体质学生……她渴望能弥补一些孩子们缺失的爱,和他们一起谱写美丽的成长童话。
  二十多年里,无数农家子弟在她的鼓励下,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学生面对媒体镜头深情地说:“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差,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到马老师家改善过伙食。我后来能考上大学,离不开她的关心。”
  “马老师教,我们放心!”
  这是家长最质朴的肯定
  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认可对马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回报性激励作用。她任教五(1)班语文近五年,56个月一千六百多个日子的相处,班上44个萌娃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马老师爱生如子,亦为之计深远,希望学生能接触更多的老师,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但学生和家长们却舍不得她离开,一次次挽留。学生一天天长大,却始终相信马老师有“魔法”,说她会点石成金。她的“魔法”就是表扬、尊重和期待。跟孩子们说话的时候,她总是带着微笑、俯下身子,这些细节拉近了师生距离,小女孩辫子散了会请她帮忙扎,小男孩们有矛盾了会找她评评理……
  小高同学因为先天声带问题,说话不清楚,很少开口。马老师开导他,聊起自己的声带做过息肉手术导致音色不好,但是她喜欢自己独特的声音。她知道老师的亲近和悦纳,可以给他心理上的安全感,也会激发全班孩子的善念。三年级十岁成长礼上,她邀请小高和妈妈作为嘉宾推着生日蛋糕登上舞台。那一次,点燃的可不仅仅是生日蜡烛,小高变得更自信、明媚了!
  “全员参与”是马老师引领全班共同进步的魔法棒。四年级编辑班级现代诗集《童真梦》、五年级课本剧表演,全班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安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马老师对学生和家长信赖的最佳回报。
  2022年,马老师被评为盐南好人(敬业奉献类)和好教师、盐城市最美教师,最骄傲的是她的学生和家长。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他们纷纷转发各类媒体对马老师的宣传报道,或在网络媒体上留言回忆曾经和马老师共度的感人时光、赞美马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
  “马姐姐,你总是有办法!”
  这是同事最由衷的赞美
  马老师是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钻。她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和学生、学校、时代共进步。她潜心教研,本人多次荣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年轻老师参加省、市大赛,无论是少先队活动还是语文、道法、综合、劳动课程,备课团队里总有她的身影。2013年科技园小学成立后,她参与、见证了学校科技特色从无到强的全过程:研究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场馆建设、寻求市科技馆等单位支持、主持市级科技课题、编写校本教材《玩转科技园》、辅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荣获一二等奖……手捧“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证书”,她欣喜万分:教师的一切努力只为学生的发展,这本证书更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肯定。
  马老师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以自己的言行温暖着这个社会。一个冬天的晚上,她成功救助了被困在闹市区车流中的一个自闭症儿童,陪着孩子等到家人。她还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常年通过各种方式默默地为遭遇不幸的人或家庭捐款。认识马老师的人都说她阳光,能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马老师一直用这句诗和她的学生共勉。岁月在流逝,不变的是马老师立德树人的心、教书育人的情,她和可爱的孩子们倾注着全部热情,美丽绽放,谱写着动人的教育童话!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