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岁月更替,她坚守三尺讲台深耕教学;三十年,物换星移,她始终保持对儿童的热爱;三十年,风光月霁,她璀璨了一方教育星空。她就是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师卜月琴。
风——春风化雨
三十年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卜月琴将儿童放在课程的正中央,坚持以培养终身阅读者为己任,日复一日地在整本书的大声朗读中开启她的语文课堂。疫情期间,为延续每日的整本书朗读,她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辟“卜卜读书”整本书朗读栏目,这是一个专门为孩子读经典文学作品而开辟的栏目,她日不停更,至今朗读整本书40本以上。她用最轻柔的话语,为孩子描绘经典的魅力。如今,她的学生寒来暑往总不忘给她来电,聊起她为大家读过的每一本书,谈到她鼓励大家前行的每一句话。她还常对年轻老师们说:“孩子的事情最不能马虎。”许多孩子都曾在她的辅导下获诵读大赛获特等奖、一等奖。那一刻,她的笑容便化成了孩子们的春风。
光——德厚流光
在大家的心目中,与月光一样美的是她离开校园的身影。作为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卜月琴几乎参与到每一位年轻教师的赛课磨课中,大到教学设计,小到表情语气,她都悉心指导。青年教师们常说:“看到卜老师,就有了心安的力量。”在她的指导下,多名教师获全国辅导员大赛、省班主任大赛特等奖。
每学期,卜月琴听课都不会少于100节课,一本又一本的听课笔记呈现的是她对课堂教学的真知灼见和不懈探索。疫情期间,在线上授课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承担了扬州市六年级语文线上教学任务,白天外出做志愿者,夜晚,她在线上和老师们讨论、碰撞并审核,一个个不眠之夜换来了一节节好课。披星戴月的辛苦是她扎根教育的辛勤付出。
6年来,她开设了40多节市区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国培计划中,她赴西宁主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诊断与〈建议〉》,还多次承担江苏省师训任务,连年被扬州市教育局特聘为同步课程网特聘教师,被扬州大学聘为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教育之路上,她愿意将自己的光默默照耀同行的教育人。
月——披星戴月
享受阅读,已成为卜月琴的一种习惯。为了提升自己,她从中师一直学到研究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工作中教育前沿的科学研训活动。30年多来,她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2022年夏天,她腿部开刀,术后在家休养期间,仍抓紧点滴时间阅读理论书籍。
如今,卜月琴的课堂自然朴实又充满诗意,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获佳绩,在江苏省部分城市青年教师竞赛、扬州市小语年会赛课、市同课异构教学竞赛、扬州市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30次以上。课堂上所取得的成绩,让她看见了课堂的更远方。同时,她笔耕不辍,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凝成文字,多篇论文在《小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等省级以上或核心刊物发表,同时她还参编了《经典阅读》《名师带我读名著》等课外阅读教材,主持修订了《扬州市经典诵读三百篇》中年级版的工作。给他人带来启发和帮助,这让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霁——不霁何虹
教学做到极处,除却勤奋,还有创新。面对“双减”政策,她常常思考,如何推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为强化素养导向,她组织教师修订了学校“小强人安全质量评价方案”,以多样、开放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的进阶式成长,目前,这一方案正在全区推广。她还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新样态,她和团队成员积极开发指向学科拓展、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的课后服务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实行跑班式服务,目前,已基本形成“德美、智广、体健、心强”的邗实小强人品牌课程体系。2022年学校“双减”工作案例被评选为江苏省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并承办扬州市双减工作现场会;目前,她牵头学校与区教育局联合申报“自主 开放 融合”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区域建构这一项目。
三十年不辍耕耘,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对万事万物温柔以待,是她岁月里不变的风景;风光月霁,是她对教育、对儿童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