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今,祝遵宏已在南京审计大学任教30年。他不断学习锤炼自身学识和修养,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以求、砥砺前行,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把培养守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卫士,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毕生追求。
援藏三载,在生命禁区助力西藏投资审计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6年10月,学校领导找到祝遵宏谈话,想选派他参加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他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初一,每天往返10几千米上学,另一个孩子才两岁,妻子和老人体弱多病。领导原本担心他会拒绝,没想到他当场表示服从组织安排去援藏。西藏地区高寒缺氧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祝遵宏的高原反应很严重,胸闷心慌,脸部浮肿,头疼欲裂,严重失眠,但他一去就是三年,2021年,原本已经结束援藏工作的他,因为西藏审计工作的需要又回到西藏一个月,忍受着身体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
西藏审计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祝遵宏一心扑在工作上,主动放弃援藏干部应有的假期,全年回到内地的天数不超过一个月,足迹踏遍了西藏数万公里的天路。长期在高原工作,对他的身体损伤很大,导致心脏损伤,记忆力明显下降。
2019年5月,他的女儿在中考前的一天突发疾病,需立即住院治疗。当时西藏审计史上金额最大的一个审计项目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一头是重病子女和无助的妻子,另一头是进行到关键时刻的审计项目。他含泪拒绝了妻子 他回家的请求,再一次出色完成了这项审计工作。
过去,西藏投资审计规模每年仅有一二十亿元,他援藏期间分管政府投资审计,担任审计组长时承担的某一个项目概算就达300多亿元,是西藏审计史上最大的投资审计项目。投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审计难度很大。他一边推进投资审计管理方式改革,一边提前谋划制定了详细的审计工作方案,带领10余名审计干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协审人员一起,与项目各参与方反复核实沟通,召开协调会议几十次,对审计疑点进行深入调查、反复研究,确保了审计事项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该项目审计核减多计工程价款8亿多元,起草的项目专题报告、审计信息得到自治区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该项目在西藏全区优秀审计项目评比考核中总分第一,荣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第一名,也是投资审计项目近几年仅有的荣获审计署表彰的项目。祝遵宏狠抓审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牵头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西藏自治区审计厅政府投资项目协审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审计厅政府投资项目协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等制度4项。
培育经济卫士,对学生言传身教用心浇灌
援藏工作结束回到学校后,祝遵宏承担了更多行政工作,但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师本色,用援藏精神反哺教育教学,精心培养国家经济卫士。他坚持与每名学生当面交流谈话,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科研兴趣等,积极引导学生珍惜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结合学生的毕业意向,与学生一起罗列学习任务和制定计划,区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指导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
他制定了定期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一次师门读书会,让每名学生在发言、交流、提问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因为工作忙,他把读书会安排在下班时间,晚上六点半开始的读书会,经常持续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他还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学生去审计机关参加审计实践,提高审计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实践开展科研,践行研究型审计。
祝遵宏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名学生应聘求职被拒后情绪非常十分低落,他耐心听完学生倾诉,一一回应开导,帮助其梳理出诸多自身优点,找到求职被拒的原因,鼓励学生乐观积极,认真面对之后的每次求职机会,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最终帮助其走出情绪低谷,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祝遵宏尊重学生爱好,注重发挥学生专长,帮助学生在学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他指导的1名毕业生已进入审计署工作,1名学生毕业后进入江苏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1名学生今年申请读博,已顺利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复试环节。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聚焦审计高质量发展
祝遵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回信精神,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他为泰国审计署高级审计官员开设审计业务专题培训,收到泰国审计署审计长的书面致谢信。他参与了审计署牵头的某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他每年为国内各级审计机关、央企等单位开展培训数十场。2021年、2022年,他连续被《中国审计报》邀约解读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担任审计署国家审计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审计指南》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建议等。
祝遵宏作为全国唯一的工程审计学院创始院长,带领团队确立了建成本、硕、博完整培养层次、工程审计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一流审计学院,培养具有深厚工程专业功底、扎实审计知识和大数据交叉学科特质的“工程+审计+计算机”复合型工程审计人才的学院发展定位。他紧跟工程审计发展方向,成功申报省级研究平台——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把既具前瞻性,又完全贴近实务的智慧工程审计纳入教学计划,让专家直接进课堂,让在校师生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