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袁宗金: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袁宗金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袁宗金,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教育部“十四五”国培计划专家,两次入选校友会“中国大学教育学贡献学者”,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0年如一日,袁宗金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以高质量乡村教师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长期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为教育道路上执着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深情的播种者。

  关爱行动——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为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袁宗金发起并持续多年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与关爱行动”项目。截至目前,1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受到培训,项目志愿者深入10000多个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累计2.4万小时的教育志愿服务,形成4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为全国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成功经验,成为“可复制、可发展、可持续”的典范,被《光明日报》评价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范本’”。

  袁宗金带领学生在扶持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针对盐城市滨海县寒暑假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他精心制定方案,把教育实践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定期带领师生前往滨海县支教,在“田间地头”为大学生上思政课,陶冶情操,坚定职业选择,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幼儿教师。他主讲的课程成为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领衔的学前教育专业获批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牵手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学前教育领域驱动力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被称为“流动的花朵”“飘飞的蒲公英”的农民工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受到袁宗金关注。“让流动儿童有机会安心学习,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城市教育的阳光雨露”成为他的心愿。

  袁宗金发起“牵手行动”,带领教师和学生深入数千个流动儿童家庭,组建由专家主导、专业支撑、志愿者参与和共青团组织的“四位一体”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工作站,实施流动儿童补偿教育;联系家庭开展“我爱我家”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学校组织流动儿童观看儿童剧,开展团体辅导;联系社区组织流动儿童玩转城市,开展系列游戏活动。活动牵手农民工子女真正走近城市、了解城市、认可城市、融入城市。

  袁宗金带领和指导的学生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牵手行动”引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关注和报道,赞扬了袁宗金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学前教育领域驱动力。

  原野计划——把总书记对教育的关爱传递到乡村

  袁宗金始终以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素质为目标,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落地落实。时刻牵挂乡村教育发展的袁宗金发起“原野计划”,通过专业培训,赋能和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探索教育公平之道,将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袁宗金带领全体研训教师以送教下乡、课堂教学视导和主题培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聚焦乡村幼儿园课堂,深入云南丽江、新疆伊犁、青海湟源、甘肃会宁、江苏阜宁、安徽亳州等地农村幼儿园,为城乡幼儿教师搭建了理念对接、行为对接、资源对接、策略对接和成果共享的广阔平台,惠及万余名乡村幼儿教师。《光明日报》以《把总书记对教育的关爱传递到乡村》为题对袁宗金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

  躬耕教坛——用行知精神引领教书育人

  南京晓庄学院是扎根乡村教育百年实践的坚守者,“行知精神”是晓庄的宝贵财产。袁宗金躬耕教坛30年,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和平民教育思想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修养学生的专业品质。

  袁宗金主持的“3连通+3对接+3融合”学教交替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孵化出丰硕的成果,他带领38名幼儿园优秀教师共建江苏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编写国家规划教材6部。他领衔的南京晓庄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先后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26次,同时受到来自日本、韩国等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赞誉。

  躬行不辍,笃行不怠。袁宗金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为教育道路上执着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深情的播种者。

责任编辑:陈路

袁宗金: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袁宗金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袁宗金,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教育部“十四五”国培计划专家,两次入选校友会“中国大学教育学贡献学者”,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0年如一日,袁宗金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以高质量乡村教师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长期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为教育道路上执着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深情的播种者。

  关爱行动——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为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袁宗金发起并持续多年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与关爱行动”项目。截至目前,1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受到培训,项目志愿者深入10000多个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累计2.4万小时的教育志愿服务,形成4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为全国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成功经验,成为“可复制、可发展、可持续”的典范,被《光明日报》评价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范本’”。

  袁宗金带领学生在扶持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针对盐城市滨海县寒暑假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他精心制定方案,把教育实践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定期带领师生前往滨海县支教,在“田间地头”为大学生上思政课,陶冶情操,坚定职业选择,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幼儿教师。他主讲的课程成为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领衔的学前教育专业获批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牵手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学前教育领域驱动力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被称为“流动的花朵”“飘飞的蒲公英”的农民工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受到袁宗金关注。“让流动儿童有机会安心学习,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城市教育的阳光雨露”成为他的心愿。

  袁宗金发起“牵手行动”,带领教师和学生深入数千个流动儿童家庭,组建由专家主导、专业支撑、志愿者参与和共青团组织的“四位一体”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工作站,实施流动儿童补偿教育;联系家庭开展“我爱我家”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学校组织流动儿童观看儿童剧,开展团体辅导;联系社区组织流动儿童玩转城市,开展系列游戏活动。活动牵手农民工子女真正走近城市、了解城市、认可城市、融入城市。

  袁宗金带领和指导的学生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牵手行动”引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关注和报道,赞扬了袁宗金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学前教育领域驱动力。

  原野计划——把总书记对教育的关爱传递到乡村

  袁宗金始终以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素质为目标,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落地落实。时刻牵挂乡村教育发展的袁宗金发起“原野计划”,通过专业培训,赋能和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探索教育公平之道,将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袁宗金带领全体研训教师以送教下乡、课堂教学视导和主题培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聚焦乡村幼儿园课堂,深入云南丽江、新疆伊犁、青海湟源、甘肃会宁、江苏阜宁、安徽亳州等地农村幼儿园,为城乡幼儿教师搭建了理念对接、行为对接、资源对接、策略对接和成果共享的广阔平台,惠及万余名乡村幼儿教师。《光明日报》以《把总书记对教育的关爱传递到乡村》为题对袁宗金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

  躬耕教坛——用行知精神引领教书育人

  南京晓庄学院是扎根乡村教育百年实践的坚守者,“行知精神”是晓庄的宝贵财产。袁宗金躬耕教坛30年,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和平民教育思想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修养学生的专业品质。

  袁宗金主持的“3连通+3对接+3融合”学教交替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孵化出丰硕的成果,他带领38名幼儿园优秀教师共建江苏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编写国家规划教材6部。他领衔的南京晓庄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先后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26次,同时受到来自日本、韩国等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赞誉。

  躬行不辍,笃行不怠。袁宗金耕耘在乡村儿童成长的“田间地头”,将儿童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为教育道路上执着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深情的播种者。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