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
李拉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更关注孤独症孩子在机构里的康复情况,却忽略了其在特殊教育学校或普校应得到的针对性的教育。事实上,跟康复相比,教育才是促进个体发展和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因此,培养足够的师资来应对孤独症孩子在普教、特教包括康复机构里成长,尤为重要。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建校42年来,已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人管理与服务机构等培养了3万余名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事实上,在2023年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申报成功之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已经开始了孤独症教育本科师资培养的筹划。2021年,学校正式成立自闭症(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李拉担任中心主任,开始围绕孤独症教育汇聚校内外专业力量,打磨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2022年,李拉开始尝试在特殊教育专业中增加孤独症儿童教育方向,同年开始筹备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的申报。202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做为目录外专业,当年招收52名本科生,成为全国唯一开设并当年招生的专业。
该专业聚焦基础教育,包括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孤独症儿童,课程更多围绕孤独症儿童涉及的语言、兴趣、行为、认知、沟通、适应、生活自理等。在设置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孤独症专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等不同安置环境下的孤独症儿童,培养能懂得儿童的心理、身心发展、社会交往、生活自理的专门师资。
2023年4月,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获批后,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在孤独症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大米和小米”等机构专门找到李拉,了解设置这个专业的初衷、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问题。在专业获批一年后,其影响力依然未减。2024年4月,《新京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当一群“00后”想要守护“星星的孩子”》,采访李拉及进入这个专业的第一批师范生。《南方周末》以《孤独症儿童如何上学,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将有新探索》为标题,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呈现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动向。
2024年3月27日,南京市栖霞区开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系列活动暨孤独症名师工作室揭牌活动,李拉受聘为孤独症名师工作室导师。3月30日,由江苏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让孤独症教育回归真实生活——2024年江苏省孤独症儿童教育学术研讨”在苏州市星惠学校举办,李拉所在的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成为省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基地指导单位。5月26日,香港布道会圣道学校联合内地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国际孤独症教育学术研讨会,成立“香港-内地孤独症教育联盟”,李拉被推荐为联盟首届理事长,将更多从事孤独症教育的学校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中国孤独症教育事业发展,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优质师资和更适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