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伟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获中国中西医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中医院名医等称号。
深耕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育
他围绕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总目标,基于临床实训,引入“师带徒”式培养元素,设计临床教学方案。遴选德术双馨教师,每次带教本科实习生10-15人,诊治10个病人,年均带教2000余人次。师生按照“八大步骤中医门诊案例式诊疗及带教方案”进行试诊和示教,典型病例现场讲解,实施原汁原味病案教学的过程和功能。
通过学生试诊、老师讲解、答疑解惑、撰写论文、参加比赛等环节,使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即能养成良好的中医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辨证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实现现代“院校教学”与传统“师承教学”的有机结合。
力推专业建设,推广教改成果
他临证细心揣摩,剖幽析微,衷中参西,学验俱丰,集40年临床经验和感悟,主编《病证结合脑病学》《周仲瑛中医内科急诊学》《中医内科名家医案讲析》《国医大师周仲瑛中医临证技巧十讲》等本科生、研究生教材6部,丰富教材体系,推动专业建设。
2018-2021年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临床实训的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创新”,发表教改论文3篇。以此为契机,创建江苏省中医院“教学示范门诊”,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学联盟”教师节大会、“江苏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人员与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宣传推广,苏州、常州、张家港等附属医院相继开设教学门诊。
科研反哺教学,助力人才培养
他主持承担国家、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2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出版专著、教材25多部,其中主编、副主编12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代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执笔起草发布《中国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他还组织教学联盟教学名师评选工作,执行主编《教学名师风采录》,树立标杆,激励先进,积极营造全员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