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桂红兵同志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奔赴东非高原国家——埃塞俄比亚,参与到商务部的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技术援助项目当中,并担任中共援埃塞农业职教组党支部组织委员,在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农业职业院校Alage学院从事农业职业教育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在援非过程中,经历过长时间停水停电,高原反应,疟疾和新冠感染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迎难而上,勇于奉献。他扎根一线课堂,培育兽医人才;指导当地生产,推进农业科技脱贫致富;推动校际交流,搭建中埃农业合作伙伴关系。赢得了受援国人民的好评,成为搭建中埃友谊的桥梁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为中国援非事业作出了贡献。
扎根一线课堂,培育兽医人才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牲畜存栏量非洲第一,但由于经费不足、疾病困扰和养殖技术等原因,缺少兽医技能型人才。他在学校主要从事《动物外科学》的教学和技术培训工作,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国内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用英语编写了《动物外科学》的理论教学讲义、课件和实习手册。非洲学生普遍动手能力比较差,他采用其为非洲学生定制的“四步法”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他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实操技术,提高了他们的外科手术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他还主动联系班上5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资助他们的生活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指导当地生产,推进农业科技脱贫致富
Alage学院远离城镇,蚊蝇肆虐,疟疾丛生,学院内生活物资匮乏,网络信号差,且水电供应有限,经常断水断电断网,遇到大风大雨天气,甚至出现停电十多日的情况。他还克服了疟疾和新冠感染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抵达学校后调研学校以及周边的猪场、羊场和奶牛场。根据养殖场具体情况和技术需求,开展奶牛人工授精,发酵全混合日粮,猪健康养殖等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将中国专利技术和先进养殖理念带到埃塞并成功应用。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应用先进养殖理念和技术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养殖场经济效益提高10%-12%。
当地村民普遍比较穷困,一头牛,一头驴,甚至是一头羊可能是一个家庭当中最值钱的东西。他一有时间就到Alage学院的兽医诊所和当地村民家中去,为当地村民的患病家畜进行免费诊治,因其专业的兽医技能和技术,救治了很多的患病家畜,挽回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损失,获得附近村民的好评。
推动校际交流,搭建中埃农业合作伙伴关系
他积极组织协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Alage学院结对子,推动双方签订共建奶牛实习基地等协议,推动在埃塞俄比亚成立神农学院,联合申报相关课题,获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江苏省农业国际交流专项课题等4项,其中两项已顺利完成结题,并在江苏省农业国际交流专项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参与编写的畜牧兽医专业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被江苏省教育厅推选参加教育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评选。期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更多先进农业科技技术带到埃塞,为埃塞培养更多农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双方职教合作高度和专业化技能水平,开启中埃农业职教合作新局面。
他累计培训埃塞师生、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达500余人,2000余人次,Alage学院的师生一提起Dr. Gui,无不竖起大拇指。Alage学院校长Dr. Kebede盛赞他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埃塞培养了一大批兽医人才。为表彰他为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埃塞俄比亚劳工技能部的英文专刊特此报道了他的援埃事迹,并授予他“援埃塞俄比亚优秀援外专家”,肯定他为埃塞培养了更多的农业技能人才,推进农业科技脱贫致富,对中埃友谊作出的贡献。2023年1月,他被邀请赴我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与赵志远大使等人座谈交流,赵大使对其援非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其不辱使命,为埃塞培养更多的农业技能人才,将更多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带到埃塞,为中埃友谊作出更大贡献。他参与的国际化案例入选第七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成果展,并获得2023年“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最佳实践奖”。2023年10月,被评为“江苏好青年”,相关事迹受到学习强国,中国江苏网和《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作为一名80后青年教师,他正以奋斗的姿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专业知识和使命担当,让奉献的青春在非洲大地上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