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泳泽,南京财经大学教师,曾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明辨笃行,以立德树人为先
作为学院政治辅导员,余泳泽每年给学生上专题党课。今年四月举办的“党建引领下的学术研究与政治纪律”专题党课中,余泳泽围绕“学术科研中的一些可能会遇到的政治问题”“保持学术活动的政治正确”“未来如何做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推广者”三个方面,强调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任务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余泳泽说:“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希望在座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去影响身边的人,展现出当代青年应具备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学生日常授课中,余泳泽将经济学知识和人生道理相结合,用“听得懂、行得通”的理念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充分体现“课程思政”。例如,在讲授“交易成本理论”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在现实生活中始终“诚实守信”;在讲解“寻租理论”时,教育学生要懂得敬畏法律,做社会有贡献的人。
脚踏实地,以实践育人为本
余泳泽始终秉承着“理论创新、实践应用”的学术追求。在实际教学中,他不满足于“坐而论道”,而是带领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城市农村寻找“源头活水”,在实践中发现现实经济问题。
在“实践育人”方面,余泳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举办经典文献讨论会(经济学的中国故事研讨班)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广受学生好评。每年义务为全校学生辅导批改三十篇次以上的论文和调研报告,所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得省级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各类竞赛的立项和奖励十余次。同时,余泳泽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开展调研,每年和学生走访调研地方政府和企业十余次,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中国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出发,将现实问题上升为学术研究问题。余泳泽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他遵循个性化培养,逐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
言传身教,以学术化人为重
余泳泽一直坚持“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专心育人、将自己所学之道无私传授给学生。
为了贯彻学术化人理念,余泳泽通过“中国故事”研讨班、经济学seminar、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科研理念和能力。首先,余泳泽鼓励学生跟踪AER、JPE、《经济研究》等顶级经济学期刊,召开的“经济学的中国故事研讨班”迄今累计举行200余周次。其次,余泳泽鼓励学生要牢牢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土壤中来探寻中国特色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力求使用标准学术方法来逐步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传播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