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常州工学院教师,获评常州市师德标兵称号。
讲究教学艺术,追求课堂品质
王晓军把每一堂课都做成高品质课作为自己的追求。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设计教学结构,安排教学活动,努力优化教学内容;自学多种视频、图形制作软件,将来自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资源,加工成能烘托教学内容的视频、图片和动画,在将抽象的力学问题形象化的同时,拓展了教学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引发学习热情;编制若干训练题,引导学生辨析概念、深入思考;利用雨课堂、慕课堂、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环境,营造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挖掘出科学发现、科技发展、技术发明等思政元素,将它们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力图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继承发展、奉献担当的精神素养,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育人。
学生常常评价学习王晓军课程的感受:“我感觉自己学得很通透”“收获很多”“感受到力学世界的奥妙”......
关爱学生,春风化雨
王晓军善于理解和关爱学生,她担任班导师的班级均获得江苏省或校级优良学风班集体称号。已经毕业的班级中,均有30%左右的同学考取研究生。她义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力学竞赛,陪着学生们在寒冷的实验室里做准备;对每一位寻求考研辅导帮助的学生,王晓军不会仅仅告诉他一道题的解法,而是帮他梳理内容线索,把握考试核心。
学生们不忘师情,他们对王晓军说:王老师,当我走向你时,我以为我走向一片树林,而你给我整个春天。
科教相长,乐于传帮带
王晓军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主持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承担和参与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课题。发表SCI和EI等期刊论文十余篇,先后三次获得论文的奖项。
她的教学团队中有好几位青年教师,他们有能力、有想法,就是教学经验不足。王晓军理解他们并很乐意与他们分享。这些青年教师素质高、成长快。其中一位老师获得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江苏省一等奖,有4人次在江苏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先后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1位教师成长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位青年教师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
王晓军为人正直,廉洁从教。从教多年来,她从未怠慢推诿工作,一直关爱善待学生。她用高尚的品格、优质的教学、出色的工作,赢得师生的尊重和好评。
王晓军以她一贯的踏实、认真、钻研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获评校级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