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悠荣,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混凝土高级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教练,第47届专家兼教练组长。从2018年中国开始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混凝土建筑项目赛项以来,张悠荣带领的江苏队先后三次都晋级国家集训队,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6、47届世赛全国选拔赛)分别荣获银牌、金牌。他本人也获评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江苏技能能手、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常州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实战与理论铸就双师型教练
张悠荣来校当老师之前,在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了十年施工与管理工作。参与十多个工程施工管理,其中作为现场负责人的三峡配套项目政平换流站工程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优质工程(金龙杯)、江苏省优质工程(扬子杯)、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相当于鲁班奖)等奖项,国际商城、金桥大厦等工程获常州市优质工程奖。
张悠荣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老师之后,就将他在工地练就的扎实的专业技术带到了课堂。每学期都可以看到张悠荣带着他任教班级的学生建起一幢小楼,然后又指挥学生专业拆除。
当中国开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赛项时,张悠荣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注重实际技能训练的授课特色刚好赶上了用武之地,他平时注重实训的学生刚好很适合参加技能大赛,他本人也由双师型老师转而成为了双师型教练。
言传身教春风播,三尺讲坛教绩扬。执教19年来,张悠荣从普通教师到专业带头人,从“师德标兵”到“江苏大工匠”,他以朴实无华的言行率先垂范。他常说金牌选手必有金牌品质,金牌品质来自金牌教练的言传身教。作为教练,他扎扎实实锤炼教学内功;作为专业教师,他一言一行塑造师表形象。“用心做事,用爱育人”是他内心的坚守,更是他践行的标准。
工地与课堂互补的专家型老师
张悠荣老师还是常州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成员,经常参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他虽然身在学校课堂,与工程建设的实际工地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工程建设实际的技术与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感知与领会,并将这些新的气息与技术带回到学校课堂与集训基地的实训,让学生和世赛选手们保持与行业前沿发展态势和技能的紧密接触与实练。张悠荣还经常带选手到工地现场去参观或实践,以训练选手精湛的技能水平。张悠荣在教学与训练之余,还将教学与实训实践中的收获整理、编写为教材或工具书,使学生的学习和选手的训练具有更强的专业指导性。
精雕细琢做工匠,岗课赛教立名师。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张悠荣汲取建筑行业发展动能,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埋头躬耕在实验实训中心与各类工地现场,传授工匠技艺,锻造技能水平。
张悠荣除了组织和指导混凝土建筑项目选手的训练之外,还被邀请担任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的裁判长,2023年海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建筑行业技能赛项目裁判长,2023年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裁判……张悠荣以他深厚与精湛的实力与水平既让本校的学生和选手受到专业的学习与训练,还延伸到了对其他省市的老师、教练与选手们的指导。
技能与素养综合的全能型师父
张悠荣除了教授、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训练与探索外,还注重对选手们的体能训练,注重他们的营养均衡与饮食补给,关注他们的心理训练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以及英语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几乎充当了一个保姆型的全能型师父的角色。
他认真把握培养、选拔、训练、备赛、参赛的每个环节,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对接国际先进标准,推动城建学子孜孜求索。带领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荣获银牌、金牌。到目前为止,他的三届世赛六位选手都获得了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四位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其中一位成了一名教师并也是世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教练,还有一位教师徒弟也成为了江苏工匠。
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作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一名专业带头人,张悠荣将继续发挥好大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不辍探索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工匠选树、创业创新“五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