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长效,男,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徐州市拔尖人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获得者。该同志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注重弘扬教育家精神,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聚焦“三教”改革,教学成果丰硕
胡长效一直致力于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做法与成效包括:聚焦优质教学,近5年承担《植物检疫技术》《植物病虫测报》《植物保护》等课程教学工作,10次教学质量考核中有7次获优秀等次;推行任务驱动型教学,编印出版任务驱动型教材《植物病虫测报》(主编)、《农业害虫防治技术》(副主编)、《植物保护(第四版)》(副主编),在编 “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园艺病虫害防治》(第二主编)和行业规划教材《植物检疫技术》(第二主编),其中,《植物保护(第四版)》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021);聚焦标准研制,研制《高等职业学校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及调研报告,立项研制“双创”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并获第二届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聚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构建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建构的基于创业教育的二显性课程体系、四环渗透隐性课程体系及四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收录于专著《五年制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研究》中,专著获江苏省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的“四阶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聚焦 “双师型”教师认定、培育与考核研究,成果《农业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具体做法与成效:曾担任省挂县(丰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创新集成技术模式2项,推广“三新”技术8项,建成科技服务示范镇、村、基地、站各1个,培育科技示范户54户,开展技术培训25场,促成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增效12%,全县优质果蔬产业规模扩大11%,江苏农业网等媒体宣传报道59次,学校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帮扶先进单位;依托江苏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建设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园300亩,化学农药减施量达20%;担任徐州市花卉产业协会副会长,负责徐州地区花卉行业产业发展的调研与预测、新技术推广、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等,促进了徐州花卉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健康发展;依托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植物种苗生产中心),年均培训600人,推广新品种10个,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立项省市级乡村振兴项目18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1篇(北核18篇),成果《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对策研究》获江苏省农业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019),《江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获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优秀奖。
履行管理职责,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除教学、教科研工作外,胡长效还先后担任生物工程系副主任、农林工程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质量管理办主任等职务,均出色完成了任务。近5年中,他还担任农林专科192班班主任,所带班级获2019-2020-1、2学期“院先进班集体”、学生学年学习平均成绩85分以上,本人获2019-2020学年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