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南京市

蔡欣:秦岭深处谱写“山海情”

——南京市中华中学教师蔡欣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022年7月,蔡欣受南京市教育局委派,参加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任职陕西省镇安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岁月如梭,蔡欣奔赴秦岭深处的小城镇安帮扶近年,在感受艰辛和孤独的同时,蔡欣收获更多的是欣慰和满足 

  多措并举,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镇安中学始建于1942年,2020年“三校”合并后搬迁至距县城15公里的新校址,是县域内唯一一所公办高中。学校占地251亩,现有教学班101个、学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400余人,是一所大规模、全寄宿、全封闭管理的学校。 

  通过调研,蔡欣发现由于学校资金紧张等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机会极少,专业化引领成为空谈。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的原则,蔡欣力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先后组织选派5批次200多名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班主任赴南京知名高校、高中开展“双高”培训和学科交流,邀请教授、正高、特级等教学名师来校开设讲座20余场次,以此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研究能力。蔡欣亲自带领帮扶教师开设示范课、专题讲座,分享新课程改革经验,探讨学科教学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帮扶团队的示范辐射作用。搭建五大教师发展平台,如设立南京市名师工作站镇安中学7个学科分站,聘请南师附中等名校的名师名校长为顾问,助力名特优教师的成长。又如搭建“宁商时空课堂”交流平台,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和苏陕协作桥梁纽带,借力南京名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两年来,镇安中学2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6人获得省级荣誉,其中1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40多人获得市县级荣誉,创造了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高。 

  “三生”课堂,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只要有空,蔡欣一定会出现在老师的课堂里。老师们已熟悉这样一个身影——手夹蓝色听课本且步履匆匆的身影,就知道又是校长来听课了。通过大量听课,蔡欣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态不良,“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十分严重,教师眼中无学生、课堂无“问题”意识等现象普遍存在。改变课堂教学生态、倡导新课程下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育理念已迫在眉睫。 

  蔡欣借鉴南京先进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提出“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教育主张和“三生”(生态、生长、生命)课堂价值追求,以此引领推动学校课堂革命。先后组织举办“三生”课堂学术论坛、首届课堂开放日、首届班主任节、首届优质课大赛、首届读书节等多项学术活动。在“三生”课堂价值追求引领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依托中国电子援建平台“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先后有6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中获奖。 

  倾力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深入食堂了解学生的就餐情况是蔡欣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欣发现,一个男生特别瘦小,而且餐盘上仅有两样素菜,便走过去询问“怎么就吃这一点”男生腼腆地说胃口不好,蔡欣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便有意记下学生姓名。随后,蔡欣让食堂调取这个学生消费记录,惊讶地发现该男生月平均消费不满200元,进一步了解发现该生家庭刚刚脱贫,是建档立卡户,继而又发现全校这类学生约1600名,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家庭困难户,如重大疾病、残疾等,甚至还有孤儿。基于这种情况,蔡欣便发起了捐资助学活动,实施筑梦计划,联系南京一中、中华中学以及南京等地的爱心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至今已资助了近百名学生。 

  回顾两年的帮扶工作,蔡欣深感要完成好新时期组团帮扶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一点”:一是站位要高一点;二是谋划要远一点;三是做事要实一点。

  蔡欣在镇安已经生活两年,还将在这座美丽小城生活一年时光。蔡欣坚信,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有志而来,有为而归,双向奔赴,不辱使命,一定会为教育人才帮扶工作谱写华章。 

责任编辑:朱璐

蔡欣:秦岭深处谱写“山海情”
——南京市中华中学教师蔡欣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2022年7月,蔡欣受南京市教育局委派,参加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任职陕西省镇安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岁月如梭,蔡欣奔赴秦岭深处的小城镇安帮扶近年,在感受艰辛和孤独的同时,蔡欣收获更多的是欣慰和满足 

  多措并举,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镇安中学始建于1942年,2020年“三校”合并后搬迁至距县城15公里的新校址,是县域内唯一一所公办高中。学校占地251亩,现有教学班101个、学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400余人,是一所大规模、全寄宿、全封闭管理的学校。 

  通过调研,蔡欣发现由于学校资金紧张等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机会极少,专业化引领成为空谈。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的原则,蔡欣力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先后组织选派5批次200多名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班主任赴南京知名高校、高中开展“双高”培训和学科交流,邀请教授、正高、特级等教学名师来校开设讲座20余场次,以此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研究能力。蔡欣亲自带领帮扶教师开设示范课、专题讲座,分享新课程改革经验,探讨学科教学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帮扶团队的示范辐射作用。搭建五大教师发展平台,如设立南京市名师工作站镇安中学7个学科分站,聘请南师附中等名校的名师名校长为顾问,助力名特优教师的成长。又如搭建“宁商时空课堂”交流平台,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和苏陕协作桥梁纽带,借力南京名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两年来,镇安中学2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6人获得省级荣誉,其中1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40多人获得市县级荣誉,创造了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高。 

  “三生”课堂,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只要有空,蔡欣一定会出现在老师的课堂里。老师们已熟悉这样一个身影——手夹蓝色听课本且步履匆匆的身影,就知道又是校长来听课了。通过大量听课,蔡欣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态不良,“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十分严重,教师眼中无学生、课堂无“问题”意识等现象普遍存在。改变课堂教学生态、倡导新课程下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育理念已迫在眉睫。 

  蔡欣借鉴南京先进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提出“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教育主张和“三生”(生态、生长、生命)课堂价值追求,以此引领推动学校课堂革命。先后组织举办“三生”课堂学术论坛、首届课堂开放日、首届班主任节、首届优质课大赛、首届读书节等多项学术活动。在“三生”课堂价值追求引领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依托中国电子援建平台“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先后有6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中获奖。 

  倾力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深入食堂了解学生的就餐情况是蔡欣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欣发现,一个男生特别瘦小,而且餐盘上仅有两样素菜,便走过去询问“怎么就吃这一点”男生腼腆地说胃口不好,蔡欣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便有意记下学生姓名。随后,蔡欣让食堂调取这个学生消费记录,惊讶地发现该男生月平均消费不满200元,进一步了解发现该生家庭刚刚脱贫,是建档立卡户,继而又发现全校这类学生约1600名,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家庭困难户,如重大疾病、残疾等,甚至还有孤儿。基于这种情况,蔡欣便发起了捐资助学活动,实施筑梦计划,联系南京一中、中华中学以及南京等地的爱心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至今已资助了近百名学生。 

  回顾两年的帮扶工作,蔡欣深感要完成好新时期组团帮扶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一点”:一是站位要高一点;二是谋划要远一点;三是做事要实一点。

  蔡欣在镇安已经生活两年,还将在这座美丽小城生活一年时光。蔡欣坚信,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有志而来,有为而归,双向奔赴,不辱使命,一定会为教育人才帮扶工作谱写华章。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