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朝松,男,中共党员,宿迁市优秀党员,“感动宿迁教育”十佳人物,连任宿迁中学新疆部主任十二年。
十年如一,心中无我
2011年宿迁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教育援疆”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宿迁中学创办了新疆高中班。2012年8月,经宿迁中学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黄朝松为新疆部负责人,黄朝松接过这份重担,一干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来,新疆学生由起初的两个班90人左右,一度扩大到八个班350人。黄朝松跨年级教授新疆班思想政治课,多年任教毕业班,并长期兼任班主任。在学生每年八月底到校至第二年六月下旬返疆连续长达300天的时间里,他每天从早到晚深入教室、宿舍和民族餐厅,全面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经常与其他老师、厨师和新疆孩子们交流谈心。12年,3600多个日夜,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就连每年的大年三十、初一,他都在校陪伴学生写春联、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与学生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由于长时间的积劳,他曾因高血压和胃病两次住院。可病情稍有好转,他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忘我地工作着。
“爱”字当头,亲情为本
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十二年的工作中,黄朝松同志把每个天山学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同他们真心交朋友,倾注爱心。政治课堂上,他激情满怀,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社团活动中,他亲自教授书法课,耐心指导学生写好方块字,做好中国人;在办公室宿舍,他经常从家里带来牛奶、水果和棉衣送给家庭困难或身体不适的学生;在运动场和公园,经常见到他与学生一起跑操或促膝谈心的身影……
为了促进问题学生转化,由他倡导的“导师制”结对帮扶活动率先在新疆部实施,每年他结对帮扶的学生都在十人以上。每年夏天接送学生赴疆期间,他都冒着酷暑深入学生家庭。十多年来,黄朝松上门或线上家访达200余家。此外,他还积极倡导并带头实施“我在宿迁有个家”润心关爱行动,每到中秋和春节,他把自己结对帮扶对象带到家里,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节日亲情关怀和家的温暖。来自天山南北的学子们发自内心地由起初叫他“黄爸爸”,到现在称呼“黄爷爷”。
不畏困难,勇于开拓
新疆的孩子容易在具体问题上无原则的“抱团”,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往往会不顾事实,相互作证,紧紧站在一起跟老师理论、争辩。为了克服这一顽疾,他多方借鉴早期办班学校经验,制定并完善了《新疆部日常管理制度》《新疆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严重违纪清退制度》《学生外出活动管理制度》《学生医药费使用管理制度》《手机使用管理制度》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增强了学生的规矩和诚信意识,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新疆孩子的普通话基础很弱,部分学生畏难退却,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激励新疆学子们学会普通话,用好国家通用语言,他牵头创办了《金胡杨》小报,发现培养学生记者、编辑。小报专门介绍学生学习成功的事迹,刊登学生的优秀文章,得到了新疆学子们的一致欢迎。目前,《金胡杨》早已发展成为新疆部内部阅读刊物,每季度印发一期。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号召,在市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疆部在第一时间建成了“红石榴之家”工作室,为主题班会、支部团建、师生谈心、生生交流、家校沟通创造了优雅温馨的环境。2022年由黄朝松牵头设计实施的“一起向未来:新疆班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基地”成功建成了省级课程基地。
孜孜以求,成绩卓然
十二年来,黄朝松同志在新疆班教育和管理岗位上任劳任怨,孜孜以求,甘做民族团结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宿迁中学新疆部还成功打造了“卓越之旅”、“珍爱和平之旅”和“包容之旅”三大品牌活动,受到了新疆教育厅教育协作组和国家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的高度肯定。
宿迁中学新疆部通过系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确保了多民族大家庭的稳定和谐,十多年来没有过发生一次违法违纪事件,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责任事故。2017年度新疆部荣立市“校园综合治安管理”集体三等功。2015年和2018年度,黄朝松两次荣立市“校园综合治安管理”三等功。2019年黄朝松被授予“感动宿迁教育年度十佳人物”荣誉称号。2023年10月,黄朝松代表宿迁中学新疆部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研讨会(武汉站)上作经验交流。2023年度,江苏省宿迁中学被省民委评为“红石榴家园”精品单位(全省共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