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海燕,女,1978年10月出生,江苏沭阳人,中共党员,现任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从教二十余年,杨海燕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如何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自2018年起,杨海燕抓住青少年润心成长这一关键问题,创新开展“美润童心”系列行动,通过“课程育美、童心润美、行走向美”践行教育理想,扎根一线,坚守苏北教育大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穿行四季,她是课程育美的探寻者
每周五,学校的孩子们都会盼着中午一节特别的“润心课”,那就是杨海燕和团队老师精心设计的“四季美”课程。两年,四季轮回,120节微课,孩子们与自然四季、历史人物、家国情怀心意相连,在深度浸润中获取成长的力量,成为爱自然、有诗心、懂礼仪、会生活、勇担当、乐成长的现代中华少年。被四季美课程圈粉的,还有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他们通过“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认识了会讲故事的杨老师,参与她的中华文化课,最高点击率达150万人次,实现“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文化场景。
四季是儿童自然生长场,也是美德培育场、美育生成场。杨海燕以“四季生长,自治养德”为主题,建设“紫薇花开”思政小学堂,通过红色地方课程、橙色成长课程、绿色体验课程、蓝色时事课程、紫色劳动课程,促进学生自治、主动成长,被评为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井喷式发展,杨海燕校长又立足数智时代的生成式学习,通过聚焦生成式学习,创生校本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实施样态,探索生成式儿童美育的实践样本,探索“四季美”到“四季创美”的迭代生成。相关课程成果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一等奖、教学成果等奖,并先后立项为江苏省课程文化、品格提升项目 、前瞻性教改项目,有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育人361度,她是童心润美的探寻者
作为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领衔人,杨海燕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探寻,凝练出361度润心育人模式:即润心的温度比36度的体温多一度,更温暖;润心的视野比360度的关爱儿童多一度,更全景。育人361度,即倡导“3个对话”:妈妈与妈妈的对话、孩子与家长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开展润心“6项行动”:我想听你说、我来做导师、我要去家访、我做小哨兵、我给你回信、我们来团辅;推动“1种校家社协同力量”,通过学校引导,家庭主体,社会协同,实现同频共振的育人合力。
三八妇女节,她率先开展“妈妈与妈妈”的对话,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单亲妈妈通个电话,了解困难,疏通心结。对于特别有困难的孩子,她总是主动前往家访,自己带上牛奶、书籍等,和家长促膝谈心。当她得知学校一位腿脚略有残疾的小姑娘家庭遇到困难时,想办法解决孩子的用餐困难,并定期资助,孩子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亲切地喊她“校长妈妈”。对于学校一些自闭或智力上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杨海燕总是多一份特别的关爱,她会和心理老师一起给孩子做个案辅导,建立档案,还会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家长进行团训指导。她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外设悄悄话信筒,每班教室都设有心语信箱,孩子们会将烦恼以纸条投递。每周五,杨海燕校长都会带领几位心理老师打开信箱,阅读每一封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她还通过家长会主题宣讲、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公众号、心理健康小报及新媒体平台等,让家长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提升家长应对子女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的意识和能力。2023年6月,全省润心工程课堂研讨活动在青海湖路小学举行,学校的雨点润心行动得到一致好评。在徐樱副省长、江涌厅长开展的专项调研中,杨海燕对学校润心行动开展工作作了汇报,得到了高度赞赏,徐省长,指出青海湖路小学的润心工作用心、用情、用智,探索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工作的可行路径。“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杨海燕用自己的行动让润心工程落在实处、立在深处、行到远处。
送教地图,她是行走向美的探寻者
行走美好课堂,绘就润心长线。在杨海燕心中,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不局限于书本,不困囿于课堂。而行走的美好课堂最为特殊,它是老师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是小小教室外的另一片天空。作为江苏省全民阅读推广人、市首届书香家庭获得者,杨海燕更是美好课堂不懈的推广者。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杨海燕用自己的足迹绘就了一张公益送教地图。从临近社区到偏远乡村,从家长夜校到儿童阅读,从宿迁大地到西部地区,杨海燕参加的各级公益送教活动达100余场次。2019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家校联通大讲堂”活动中,她担任首期主讲嘉宾,面向全市学生家长授课。从2014年起,她每年都参加“乡村送教”活动,并面向四川、新疆、内蒙、山东等地的师生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她克服身体不适,为当地师生上课讲座,取得较大反响。杨海燕常常回忆并和同事们说起自己第一次到四川送教的经历,当震后重建的新盛镇小学校屹立在她面前时,她的心里是震撼的;当纯真的留守儿童知道她来自遥远的江苏,激动又充满热忱;当融合教学的特殊儿童拉住她的衣角,给她看画的四不像的小动物时,她的心里又是充满感动的。所以,两年来她定期捐赠书籍,进行线上指导,让两校的孩子建立友好联系。2024年4月,杨海燕校长带领校骨干踏上熟悉的路途,奔赴四川罗江进行送教,让美好的课堂,不仅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更是走进了四川老师的心里。还是在那里,她收了第一个四川的“小徒弟”——一位初登讲台的新老师,用大爱书写着教育家精神的使命担当。
海纳百川诠释爱,燕衔春泥铺锦绣。杨海燕校长说:“童年是最美好的世界,我愿做美润童心的探寻者,让每颗童心都向着美好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