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省级

“五项制度”牵引“润心”行动落地增效

作者:江苏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专班 发布时间:2025-02-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自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启动以来,省教育厅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主要任务,并通过“管理提级、能力提升、协同提效、生态提优”四个专项行动推动工作持续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缺乏关键抓手,压力传导不畅导致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工作未能形成有效闭环。为推动各地各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省教育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省、市、县三级“润心”专班管理团队,以个案复盘分析、每月情况通报、集中学习培训、定期交流借鉴、重点督查督导五项制度为抓手,精准化施策、清单式推进,牵引“润心”行动落实、落细、落地,全方位提质增效。
  一、个案复盘分析制度查找薄弱环节
  建立分级联动复盘机制,以县区为单位,要求每起个案都认真细致开展复盘,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特别是专班负责同志牵头负责。复盘要求:讲清个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在校情况、心理特点、师生同学关系等;讲清家庭情况,特别是亲子关系和家教方式;讲清直接诱因,通过梳理事情经过,把诱因分析明白;讲清改进措施,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极端事件发生后,省“润心”专班人员一竿子插到底,直接与事发学校负责同志对接了解情况,24小时内向上汇报。针对事件多发地区,省专班指导重点学校和地区召开了复盘分析会,高校做到发生一起复盘一次,带动市、县和相关学校认真查摆薄弱环节。
  二、每月情况通报制度推动压力传导
  省厅“润心”专班每月梳理分析工作进展、相关情况,对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对极端事件发生数量最多、发生比例最高、同比增长最快的设区市,由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工作提醒函,向相关设区市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情况,促进各方面重视,集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已向6个设区市发送过工作提醒函,并约谈了3个设区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对省属各高校,采取同样办法开展工作。鼓励各设区市参照执行,督促指导相关县区改进工作。紧盯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在中秋国庆假期前后、寒假前后、开学前后、“五一”前后、考试前后等重要节点,以工作提醒的方式细致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注重身心健康,指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变化,有效疏解压力焦虑。
  三、集中学习培训制度提升全面能力
  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集中分类学习培训,省教育厅重点抓好各设区市教育部门业务干部、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培训,各地教育局重点抓好分管校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一年以来,针对部分大中专学校、初中、高中学校、市县教育部门分管同志、“润心”专班成员,省教育厅举办了四期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邀请专家授课,重点开展业务交流,总计500多人参加培训。暑期将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增强中小学教师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全面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支持鼓励各高校自主开展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开展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轮训和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
  四、定期交流借鉴制度促进整体提升
  省“润心”专班牵头,事先设定研讨主题,固定在每个季度首月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各地先进学校,互相交流典型经验,形成真正关心重视、扎实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目前已在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得较好、取得较大进展的盐城、徐州、无锡等市召开了3场现场会。各设区市定期组织县(市、区)间的交流,既介绍经验,又检视问题、分析工作不足、提出应对举措。选树典型促进共同提升,省“润心”专班收集整理先进典型材料140多份,以经验汇编形式印发7次,促进各地各校交流学习借鉴。
  五、重点督查督导制度形成工作闭环
  只部署、不检查,工作难以形成闭环。省教育厅将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厅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的重要内容,纳入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纳入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等重要指标,推动学校压实责任链条,建立工作闭环。对极端事件增幅较大的市、县和高校开展重点督导。通过督导引领各地各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和招生考试管理,严控考试频次,严禁成绩排名,不断提升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强化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全面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有效减轻学生、家长压力负担,缓解焦虑情绪。省“润心”专班赴各设区市开展专项督导20余次,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学校、师生,全面深入了解“润心”行动开展情况。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学校和相关人员严肃追责,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对连续出现或在校内出现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学校,在教育部门组织的综合类评审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责任编辑:李朋飞

“五项制度”牵引“润心”行动落地增效
发布时间:2025-02-1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江苏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专班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自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启动以来,省教育厅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主要任务,并通过“管理提级、能力提升、协同提效、生态提优”四个专项行动推动工作持续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缺乏关键抓手,压力传导不畅导致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工作未能形成有效闭环。为推动各地各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省教育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省、市、县三级“润心”专班管理团队,以个案复盘分析、每月情况通报、集中学习培训、定期交流借鉴、重点督查督导五项制度为抓手,精准化施策、清单式推进,牵引“润心”行动落实、落细、落地,全方位提质增效。
  一、个案复盘分析制度查找薄弱环节
  建立分级联动复盘机制,以县区为单位,要求每起个案都认真细致开展复盘,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特别是专班负责同志牵头负责。复盘要求:讲清个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在校情况、心理特点、师生同学关系等;讲清家庭情况,特别是亲子关系和家教方式;讲清直接诱因,通过梳理事情经过,把诱因分析明白;讲清改进措施,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极端事件发生后,省“润心”专班人员一竿子插到底,直接与事发学校负责同志对接了解情况,24小时内向上汇报。针对事件多发地区,省专班指导重点学校和地区召开了复盘分析会,高校做到发生一起复盘一次,带动市、县和相关学校认真查摆薄弱环节。
  二、每月情况通报制度推动压力传导
  省厅“润心”专班每月梳理分析工作进展、相关情况,对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对极端事件发生数量最多、发生比例最高、同比增长最快的设区市,由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工作提醒函,向相关设区市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情况,促进各方面重视,集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已向6个设区市发送过工作提醒函,并约谈了3个设区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对省属各高校,采取同样办法开展工作。鼓励各设区市参照执行,督促指导相关县区改进工作。紧盯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在中秋国庆假期前后、寒假前后、开学前后、“五一”前后、考试前后等重要节点,以工作提醒的方式细致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注重身心健康,指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变化,有效疏解压力焦虑。
  三、集中学习培训制度提升全面能力
  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集中分类学习培训,省教育厅重点抓好各设区市教育部门业务干部、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培训,各地教育局重点抓好分管校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一年以来,针对部分大中专学校、初中、高中学校、市县教育部门分管同志、“润心”专班成员,省教育厅举办了四期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邀请专家授课,重点开展业务交流,总计500多人参加培训。暑期将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增强中小学教师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全面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支持鼓励各高校自主开展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开展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轮训和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
  四、定期交流借鉴制度促进整体提升
  省“润心”专班牵头,事先设定研讨主题,固定在每个季度首月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各地先进学校,互相交流典型经验,形成真正关心重视、扎实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目前已在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得较好、取得较大进展的盐城、徐州、无锡等市召开了3场现场会。各设区市定期组织县(市、区)间的交流,既介绍经验,又检视问题、分析工作不足、提出应对举措。选树典型促进共同提升,省“润心”专班收集整理先进典型材料140多份,以经验汇编形式印发7次,促进各地各校交流学习借鉴。
  五、重点督查督导制度形成工作闭环
  只部署、不检查,工作难以形成闭环。省教育厅将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厅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的重要内容,纳入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纳入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等重要指标,推动学校压实责任链条,建立工作闭环。对极端事件增幅较大的市、县和高校开展重点督导。通过督导引领各地各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和招生考试管理,严控考试频次,严禁成绩排名,不断提升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强化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全面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有效减轻学生、家长压力负担,缓解焦虑情绪。省“润心”专班赴各设区市开展专项督导20余次,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学校、师生,全面深入了解“润心”行动开展情况。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学校和相关人员严肃追责,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对连续出现或在校内出现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学校,在教育部门组织的综合类评审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