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特融通,校企联合,是保障听障学生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案例基本情况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自1940年创立以来,坚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核心理念,强化职业劳动课程,探索“一技之长”的专业方向。1995年成立职业高中,设立实用美术、电脑文字录入、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奠基式起步;经过二十年职特融通的探索,更多企业走进特校,现代学徒制得到规模化发展;通过“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开启“订单式”专业技能培养模式,2020年,学校携手行业精英洲际酒店集团(IHG),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创办全国首家“洲际恵喑学院”,打通听障学生就业之路,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在特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创新亮点与做法
1.坚持职特融通的办学理念。以听障学生为中心,通过因类制宜,将职业教育理念融入特殊教育,培养听障学生的职业技能,伸展其生命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提升听障学生的生命价值。
2.创设校企合作的“洲际恵喑学院”。将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有机融合,开办“洲际恵喑学院”,设立“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通过“惠喑励志助学项目”精准帮扶并形成长效助学机制。推行“订单式”培养策略,形成“招生(招工)-教育(实训)-考试(考工)-实习(就业)”一站式服务链条。将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帮助听障学生实现精准就业,成就“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3.打造“一生一策”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特殊需求学生能力现状检核评估量表》《PPS职业潜能评估》,为每一位听障学生量身制定“特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他们清晰定位职业方向。同时,通过“多导师制”教师团队建设,对每一位听障学生进行精准施策,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助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扬帆起航,绽放光彩。
三、问题及破解办法
(一)问题
1.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容易自卑,学习动力不足,职业规划模糊,常产生就业无望的心理。
2.目前特殊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听障学生苦于就业无技。
3.多数企业对于招聘残障学生持犹豫、观望态度,残障学生就业无岗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
(二)破解办法
1.铸“心理先导、生涯引导”航标,破“就业无望”
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康复课程的架构体系,在语言、运动、交往、职业素养等具体康复过程中有机切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精神自尊”作为心理先导的第一指针。对听障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系统化、专题化的设计,让每一位听障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改进的过程中提升对自我生涯发展的规范认知,正视自我,走向“成长自信”。
2.筑“前程指导”块垒,破“就业无技”
(1)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校内建设3间五星级客房,1间标准布草间,客服技能、咖啡、中式面点、西式面点、茶艺理实一体实训室各1间;校外与洲际酒店集团旗下10家酒店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与岗位无缝对接,搭建专业与行业的坚固桥梁。
(2)重构职特融通的课程体系。精准对接市场,渗透岗位标准与要求,构建适切听障学生特点的“康复+生涯规划+现代学徒制”职业课程新体系,通过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全过程职业体验,形成融合酒店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新资源,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打造技能上升学习通道。以听障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实践教学,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的教育方式,有效利用校企教学“双场所”,第一学年理论学习和认知实习,第二学年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第三学年企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学习-见习-实习-就业”的快速通道,为听障学生铺设一条通往成功就业的坚实道路。(4)打造多导师的教学团队。采取校企“互聘共培”的方式,汇聚课程导师、德育导师、手语导师、企业导师与岗位师傅的智慧与力量,形成多维教学支持体系。目前,校内培养双师型教师24人,校外企业导师、企业师傅与学生数比例为2:1。
3.织“职业训导”脉络,破“就业无岗”
(1)做好顶岗实习到定岗入职的无缝衔接。第一学年,学校与洲际酒店集团签订《英才培养计划》;第二学年,学生进入酒店见习,开展核心技能培养,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第三学年,根据“订单式”培养目标,学生参加考工考证,取得职业等级技能证书,进入指定岗位跟岗实习,通过“传-帮-带”,最终实现独立顶岗。校企双方经过多元评价为学生精准定岗,企业与学生签订入职协议,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助力其职业生涯顺利启航。
(2)做好定岗入职到稳岗保障的持续追踪。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回访机制,让温暖与关怀常伴左右,定期追踪学生的工作动态、职业发展及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跟一程”,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协助。
四、案例成效
1.就业佳绩斐然,彰显学生自强风采。截止到 2024 年 8 月,该专业毕业学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初次就业率为 100%,其中专业对口率为 58%。在校期间,学生“客房服务(中级)”“中式面点师(初级)”考证通过率为100%。三年间,听障学生在技能赛场上屡创佳绩,国家级荣誉加冕5人,省级荣誉斩获14 席,市级荣誉25项。尤为瞩目的是,在2023年中国国际烹饪技能职业联赛中,与普通学生同台竞技,2名学生分别摘得中式面点桂冠与金牌。我校职业教育实践,让听障学生以技立身,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融入的双重飞跃。
2.办学实力跃升,构筑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校走出了听障学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办学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科研深度、管理体系及校园文化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打造了“一岗多能”的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占职业教师群体的80%。积极拓宽合作网络,与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紧密联动,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资源生态系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经验与启示
1.听障学生的自立自强是建立在就业的基础之上。学校为特殊教育探索出一条职特融通的新路,为听障学生“生活自立”“技能自强”、融入社会打开了通道。听障学生的顺利就业实现了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多赢局面。
2.职特融通,校企联合,是“保就业”“促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职特融通,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听障学生职业技能,让学生就业有望、就业有技、就业有岗。校企双方携手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残疾人就业率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3.市内推广,省外辐射,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张力。面向听障学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本市,已扩展到全类型障碍学生。在省外,联合洲际酒店集团,已成功向青岛、广州、成都、西安等4所特校进行标准化输出。职特融通、校企联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树立了听障学生教育与就业的标杆,促进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理解,营造了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