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采访组走进盱眙县实验小学第三分校
10月22-23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强富美高’新江苏·教育在行动”淮安采访组,由总社副总编辑赵建春、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波担任双领队,《江苏教育报》编辑部主任何刚、淮安市教育局宣传信息处处长华跃任双组长,《阅读》编辑部主任谢玲、编辑李慧,《小学生数学报》编辑孙昀、《初中生世界》编辑张雪韵等走进金湖县、盱眙县、清浦区、涟水县等地相关学校,深入采访报道。
10月22日上午,采访组第一站来到金湖县,围绕提升初中教育质量话题进行采访。在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学校负责人介绍了“活动德育”特色。据了解,该校通过“四节活动”“四周活动”,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诚信教育,以接力赛形式,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在地处偏远的金湖县吕良初级中学,采访组一行感受到了教育现代化给农村学校带来的变化。该校用设备齐全的特色化教室,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这所仅有6个班级共129人的农村学校,采用特色化的小班教学模式,教室也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布置,极具特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10月22日下午,采访组抵达盱眙县教育局,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就该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做了详细介绍。据了解,盱眙县通过教师内部资源整合配置,在实现基本教学条件均衡的基础上,放大优质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要贡献,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随后,采访组一行又分别走入盱眙县实验小学第三分校、盱眙县桂五镇中心小学、盱眙县经济开发区学校做深入采访。
10月23日上午,采访组走进淮安市清浦区盐河镇中心学校。校园一步一景,处处有“美”,给采访组留下深刻印象。在邵其国校长的介绍中,采访组也感受到学校改革的新成果。该校的成功办学经验,丰富了国家“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的内涵。下午,采访组奔赴涟水县安东学校,在那里感受学校所倡行的“竹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在涟水县,采访组一行还与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就该县“十二五”教育进行总结,发掘其中的特色亮点,并对“十三五”教育规划进行展望、畅谈。
在为时2天的采访中,采访组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淮安教育“十二五”的新面貌、新成果。农村学校美了,亮了,校舍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先进齐全,整个校园都有合理的绿化,为师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盱眙县桂五镇中心小学,一所始建于1938年的历史悠久的山区小学,新校区于2013年投入使用,现在拥有30个教学班,全校师生1300余名。施教区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约4万人口,其中留守儿童约800余人。学校以“韵美文化”为办学特色,提倡“幸福教育”,用“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理念,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们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盐河镇中心学校,是清浦区最偏远的农村中心学校,从2013年起,学校锐意改革,真正实现“校长可以一声喊到底”的先进管理机制,用一年时间实现了三年目标,让“教师快乐有尊严,学生开心快发展,家长满意得实惠”,在教学现代化考核中荣获一等奖,与另外三所城市小学“龙头老大”并列,彰显了它可喜且骄人的变化。对同为农村学校的金湖县吕良初级中学,采访组久久不能忘怀那些独特的专用教室——史地教室的屋顶是各大星系,墙壁上有着巨幅地图,还有各具特色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教育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和共享,学校文化建设立足于本土和乡土之中,让农村学校告别“薄弱”,办出特色,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
采访过程中,淮安一些新办学校布局合理,营造出全新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也给采访组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新办学校不仅仅完成了装备硬件的升级换代,更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上的创新。涟水县安东学校成立于2013年,学校精心构建“竹文化”,以“每天突破一点,进步不止一点”为办学理念,以“循环——差异”为主要特色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卓著的教育教学成绩。在2015年教师节县教育系统表彰的十个先进集体中,安东学校因为广大民意网络投票决选,而当选为其中之一。2013年9月正式启用的盱眙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发展特长,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艺术体操队等八支专业队伍和文学、音乐、书法等各类兴趣小组10余个,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该校的女子橄榄球队,是省内为数不多的校园橄榄球队,已为学校夺得众多荣誉。
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新办学校,在采访组走入的这些学校中,都极大地体现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教育理想,也显示着淮安教育主动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信心、决心。
淮安采访组走进涟水县安东学校
采访组一行在盱眙县教育局采访该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举措
在金湖县吕良初级中学,史地教室里的专用设备引起了采访组一行的兴趣
采访组一行在淮安市清浦区盐河镇中心学校采访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