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一份真情,带着一份执着,拥着一份淡然,十七年如一日的杏坛耕耘,只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邹秀珍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师,幼儿园高级教师,在幼儿教育的岗位上她默默耕耘,用爱心、细心、真心赢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先后被评为“淮安市优秀共青团员”、“淮安市优秀青年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淮安网上家长学校先进个人”,校“十大育人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在平凡的岗位不断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美丽人生。
坚守岗位演绎平凡之美
邹秀珍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走出校门踏入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富康分园一待就是十七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园内的老教师就把她领到高高的围墙边,“刚从学校毕业,美术功底肯定不错,这面墙的设计你有什么想法?”还没来得及体味初入职场的滋味,她便拿起画笔,站在了两三张桌子垒起的高台上,勾线描边涂色。两天后一只雄纠纠的大公鸡出现在富康分园3米多高的墙上,也开启了她一段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
每天早晨来到班级,她总是笑脸相迎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观察孩子今天的情绪状态,关照家长生活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留意孩子能力发展变化……每句话都是琐碎的,但也是温暖的。活动中,她有时绘声绘色讲起精彩的童话故事《狐狐》,带领孩子们领略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有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公园的线路设计,找一找说一说楚秀园里有用的标识;有时又变成“超级大侦探”,支持孩子们探寻图片中蕴含的秘密。生活中,她是妈妈,手把手教孩子们怎么拿勺子,怎样正确洗手,提醒大家多喝水,考虑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饭量,提醒体质较弱的孩子及时增减衣物,帮助大小便的孩子清理身体、整理衣物。游戏时,她是玩伴,和小班宝宝一起扮演“爸爸妈妈”,和中班孩子尝试为小动物找朋友,鼓励大班哥哥姐姐合作拼插主题建构 “热闹的马路”。而当孩子午休时或离园后,她又忙着整理环境,准备游戏材料,撰写活动方案,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一天天繁忙琐碎的工作真的很累,有时连喝水都会忘记,直到下班回家才会觉得腰酸背疼,头晕耳鸣,但是邹秀珍说:“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悄悄地问她:‘邹老师,明天还是你带着我们玩吗?’孩子们充满希冀的眼神比什么都珍贵!”在这六千多个日子里,她迎来送走了几百名孩子,自己也从一位姐姐变成了妈妈,岁月的积淀留下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自己的乐章。
呵护幼儿流露真情之美
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是观摩一部纪录片《幼儿园》,一小时零九分钟的时间里,一个真实的幼儿园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这样一句话不断被提起: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假如我是孩子”,邹秀珍蹲下身体和孩子交流,做孩子们生活的朋友,游戏的玩伴,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假如是我的孩子”,已为人父母的她更能体会家长的那份担心和急切,晨间接待时给害羞的孩子爱的拥抱,活动中给胆怯的孩子鼓励的眼神,游戏时给调皮的孩子善意的提醒……
洁洁是一名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情绪不定,经常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邹秀珍老师丝毫没有厌烦放弃的想法,给予她更多的关心与呵护。她不厌其烦地捡起洁洁扔下楼的书本玩具,和她玩“什么回来了”的游戏;每天哄着洁洁上床午睡,和她聊一聊美丽的公主和有趣的动物;手把手地教洁洁穿衣服、提裤子,细心为她洗去身上的饭渍污秽;带领全班小朋友为洁洁唱生日歌,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日子长了,洁洁发脾气的次数变少了,和同伴也有了一些简单互动。但她还是和邹老师最亲,早晨来园总是先找邹老师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午睡时躺在邹老师旁边安安静静听故事,其他老师打趣说:“邹老师,你又多了个女儿啦!”邹秀珍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有时会要求严厉,有时会反复唠叨,有时会故作“冷漠”。她的爱不再是毫无原则的爱,不再是一味的喜欢和偏袒,而是更加会爱、懂爱。
在担任托班老师的两年期间,为了让一群刚满两岁的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她想了很多办法:把儿子心爱的玩具带来分享,为宝宝精心准备小礼物,给哭闹的宝宝一个温情的拥抱,用一颗妈妈的心呵护每个宝宝。当时有位彤彤小朋友,刚进托班做医生的妈妈就到北京进修。身为母亲的邹老师了解这一情况,给予彤彤更多的关怀。每天早上从奶奶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轻声抚慰,哪怕是哭了、吐了,鼻涕、污秽沾得满身都是,邹老师也从不嫌弃。最困难的就是中午午睡,彤彤因为恐惧拒绝上床,邹老师就抱着她哄她睡觉,一抱就是大半个小时。每当彤彤在睡梦中哭着喊妈妈,邹老师总是给她一个吻,轻轻地在她耳边说:“妈妈在这儿,妈妈在这儿!”一个多月下来,彤彤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稳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彤彤开心地扑到邹老师的怀里,甜甜地喊了声:“妈妈!”
在实验小学第一届“十大育人模范”的颁奖典礼上,校长为她撰写了颁奖词:“用妈妈一样的微笑,呵护一颗颗稚嫩的童心;用妈妈一样的臂膀,撑起一片片爱的港湾,用爱和责任营造着幸福的家园、学园、乐园!”付出了真情,她收获了小朋友们隆隆的爱意;付出了真情,她收获了家长们真诚的尊敬;付出了真情,她收获了老师们深深的信任;付出了真情,她收获了领导们高度的肯定……孩子说,她是 “园长妈妈”;家长说,她是知心好友;老师说,她是亲人;领导们说,她是最美的幼儿老师。而看着孩子们如花的快乐脸庞,她说,一定会坚定执着地走下去,用自己的真情付出,换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默默耕耘展示奉献之美
美丽的她是一个守着幼教事业潜心耕耘,执着不懈的人。幼儿园的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个不谐世事却又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要做好这份工作,不仅仅需要豪情万丈的热情,更需要润物无声的耕耘,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在工作中她一直牢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自工作以来她先后担任过托、小、中、大班的班主任、年级组长、直至幼儿园副园长,工作中她总是吃苦在前,默默耕耘,正如她所说:“要别人做的时候,自己不做是没有说服力的,我是园长又是党员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她总是用行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富康分园迎接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验收、承担“开心亲子园”的创办和运行、迎接市教育局视导调研、参与清浦区学前教育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她事必躬亲,任劳任怨,牺牲了无数的周末和假期,和大家共同努力,获得了一个个圆满的结果,也收获了一段段丰富的阅历。
邹老师用行动践行着心中最朴素的信念:完美自己、奉献他人!她勤于学习,注重夯实专业根基,坚持读书,提升专业素养;她乐于助人,指引新教师找准发展方向,帮助骨干教师突破瓶颈;她潜心教研,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以推进“课程游戏化” 建设为契机,带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班级的年轻教师开展组内教研课,她从活动目标的确立到环节的设计逐一指导,从活动的每一句语言到每一个肢体动作都亲自示范,指导青年老师参加省市级优课评比获得一、二等奖;带领年级组老师开展月展示竞赛、创设公共游戏区,营造多元环境,丰富多样材料,实施多彩活动,她所在的班级及年级组多次获得市级、园级游戏观摩一等奖、环境评比优胜奖;组织多次园内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和老师们一起学习“提高听课评课的有效策略”、“观察幼儿的不同方法”、“基本功研讨系列沙龙活动”等等,共同提高专业素养。她用自己的勤奋,专业和奉献成就着自己的美丽。
静心研究彰显知性之美
从热爱孩子的原点出发,邹秀珍发自内心地热爱幼教,凭借这一职业观、生活观,她抗衡了幼儿教育工作特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职业倦怠,静静地、专注地观察着、思考着、发现着,研究着,彰显着富有生命力的知性之美。
一次的年级一课三研活动中,邹秀珍设计并执教大班综合活动《快乐旅行》。活动结束后教研组分别对活动的目标、教学的策略、环节的设计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并提出适宜的调整方案。在研讨的过程中,她学习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思考语言组织的技巧,探索环节过渡的时机,每一次都有收获。在接下来的“二研”、“ 三研”活动中,她认真观摩不断思考“别人活动中有什么好的经验,为什么”、“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为什么”,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来组织,准备怎样做?”、“我为什么要这样组织”。就这样,在教学中磨练,在研讨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2012年邹秀珍作为淮安市五位选手之一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备战省赛的四个月,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却也是现在最值得她回味的人生体验,从忐忑到恐惧,从彷徨到否定,从适应到自信。她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备战方案,每天完成一项勾出一项: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的钢琴,临摹字帖一张,准备即兴演讲题目一个、观摩2个教学案例,熟背10个知识点,画4幅儿童画……她把每一次的活动都当成公开教学,用心揣摩。读马拉古奇的《儿童一百种语言》,让她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儿童内心,以“伙伴”的方式倾听儿童声音,以“参与”的方式支持儿童探究,以“鼓励”的方式接纳儿童差异。就这样,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如同竹子拔节般地“学习着”、“反思着”、“成长着”,从分园选拔第一名,到校区选拔一等奖,再到获市级评比一等奖,直至最终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在基本功大赛的舞台上,她饱含深情地说:“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而我拥有着这样的幸福,并将永远幸福下去。”
“园长妈妈早!”“园长妈妈好!”每天早上,邹秀珍都会站在大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幼儿园300多个孩子她能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几百个孩子的妈妈,我都有点嫉妒了……”她在幼儿园是孩子的“好妈妈”,在家中也是儿子满意的“好妈妈”。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骄人的成就,但有的是踏踏实实的努力和成长。在幼教这条路,她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